义乌公安为何成全国典型?
来源:中新浙江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中新浙江网12月20日电 (通讯员陈正明记者贾维中)今年以来,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立足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的时代背景,通过夯“三基”求“三实”,即“抓基层服务实战,打基础提高实效,苦练基本功增强实力”,各项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年1至11月,全市呈现发案下降、破案上升的良好态势,追逃数稳居全省第一,人均破案数、人均打击处理数列全省前茅,并被评为全省禁赌专项行动、狱侦破案、换发二代证工作先进集体,为维护国际性商贸城市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作出了贡献,实现了“平安和小康同行”。全市流动人口犯罪率由2000年的5.3‰下降到目前的3.6‰。广大外来建设者、境外人员自豪地说:“社区是我家,平安靠大家”。他们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和谐稳定的义乌社会,成为真正的“新义乌人”。

  为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该局做到“三必”:即发现问题苗头必专题调研核实后及时向市委市府汇报反映;汇报问题必提出可行性强的解决方案供市委市府决策参考;对市委市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必抓好落实抓出成效。市主要领导对“三基”工程始终加强领导、参与。市委书记每季度带领五大班子领导深入农村、社区参加治安大巡查;市长明确表态对公安工作尤其是“三基”建设的保障不遗余力,并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当场拍板解决新建派出所用地等难题;市人大、政协每月一次对“三基”重点工程进展情况组织专项督查。现全市每月镇街、部门工作汇报会上,“三基”工程是指定汇报内容。市财政局除了全额保障公安经费外,对涉及“三基”工程的项目一路绿灯,仅今年就为基础建设安排了7450万元资金。义乌的社会治安尤其是“三基”建设已由单一的公安行为转变为综合的政府工程,实现了“公安有为、党政重视、公安有位”的良性互动。

  该局精心构筑了“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路上有卡点、社区有联防、室内有技防、阵地有管控”的立体复合型防控体系,重点区域实现了“24小时不眨眼、24小时不断人”。在社会面防控上,采取了两大动作。一是组建由960名民警、协警组成的巡逻防控警察大队,在52个巡区内按“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模式开展“24小时不断人”的巡逻盘查;并在巡区以外的9个镇街全部组建了非公安专业巡防队伍,真正让老百姓觉得警察每时每刻都在身边。今年以来,巡区内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3%,其中街面“两抢”、盗窃机动车案件分别下降35%和52%。二是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从2004年开始,分三期投资1.39亿元建成2325个治安监控点,并与主要道口的31套智能卡口、单位(社区、村居)内部的1.2万个监控探头形成了“面上成网、外围成圈”的技防架构,实现“24小时不眨眼”电子监控、电子排查、电子取证。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运行管理机制建设,在10个派出所监控中心安排了380名监控队员全天候值守,牢牢抓住人员素质、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环节,注重巡防与监控的配合衔接,努力实现人机互动、打防互动,成效非常明显。今年以来,截至11月10日,全局通过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共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707名,其中直破命案5起。

  在场所行业阵地防控上,该局通过行业协会自治和网络化管理,牢牢控住了犯罪分子“吃住行销乐”等环节。加强娱乐场所“人防专业化、技防电子化、管理制度化”建设,推行“三统一”工作模式,涉及娱乐场所的接处警量从原来的每月100多起下降到现在的5起左右。严密旧货流通业管控,通过划定专门场地实行市场化管理、物品流通情况实行信息化管理、业主经营情况实行记分制管理等措施,不断完善行业自律管理机制,开发了废旧物品回收业信息管理软件,对废旧物品回收业实行“四统一”管理。不断完善出租车行业治安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出租车出城登记和“一看二问三查”制度,成功实现了出租车司机10年“零被害”、“零被抢”。今年以来,全市依托行业阵地控制共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594名,既有效防控了违法犯罪活动,又开辟了新的破案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