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文一西路延伸段管道煤气泄漏,爆炸后起了大火;
11月27日,西湖大道延安南路口发生煤气泄漏,附近七家饭店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2月12日,绍兴路东新路路口,施工时挖土机闯祸,水管突然爆裂;
同一天,湖墅北路一处热力管道破损,而昨天,湖墅南路上脆弱的热力管线,再次发病……
这个冬天,杭城的地下管道屡屡闯祸,从破损泄露到修复完好,起码一天时间,像12月12日的那次热力管道破损,光是找到破损点,就花了足足6个小时。
在城市应急体系中,这样的速度,显然不够。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发现更早,反应更快,处理更及时?
“湖墅南路85号附近热力管道破了,两台挖掘机正在挖”
昨天下午3点20分,冯先生给杭州日报热线85109999打来电话。
记者赶到现场。湖墅南路85号门前的马路上热气腾腾,路面被挖出一个2米深的大坑,周围用警戒线隔开,交警在大坑前指挥交通,劝阻行人不要在路中间围观。
破裂的是供应热水的热力管道,大约有600毫米粗,外面一层是保温层,破裂得很明显,“真正麻烦的还不是保温层破裂,就像水瓶一样,里面的内胆才是关键部分。”现场一名施工人员说。公司电脑自动检测系统下午发现湖墅南路有热水泄漏,仔细检查后,发现这个地方有蒸汽往上冒,但具体的泄漏地点不能确定。
下午3点40分,一辆工程车开来,将挖出的泥土运走。由于仍没找到泄漏管道的具体地点,现场指挥人员又派了两名工人下去手工挖掘。这时坑里的水已经很深,管道里面的热水最高能达到110摄氏度,人们既为没找到泄漏点而着急,又提心吊胆担心两名工人的安全。
“湖墅南路热力管道的热水是从北大桥的热电厂输送过来的,主要供应市政府以及附近的几个宾馆。”热力公司工作人员说,泄漏对附近的居民影响不大。
下午4点30分,记者致电星都宾馆,行政部介绍,宾馆物管部已经接到热力公司暂停供应热水的通知,立即采取了应急措施,烧锅炉供应热水。
下午5点左右,记者获悉,泄漏具体位置已经找到。热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凌晨左右会恢复热水供应,修复路面不会对第二天早高峰造成影响。
杭城三分之一地下管道资料空白
供水、排水、污水、雨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人防……十余种地下管线静静地躺在地下。
这些,都是一个城市发展必备的条件。据杭州市规划局的统计测算,目前杭州10种主要地下管线总长度约为6330公里,其中已经有地下管线数据资料的约为4370公里,还有1960公里,近三分之一的地下管线,它们的资料,是一片空白。
空白,意味着道路开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出了事故,也没法及时定位修补。
数字城管明年要覆盖到地下
杭州数字城管一期工程,把街面设备纳入数字化管理,采集员长年奔波在外,一旦哪件城市家具受损,一个电话就联络到相关责任部门,定位准确,处理及时,这种方法,能不能运用到地下管线的管理上?
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办获悉,杭州市数字城管二期工程目前已经在招投标,二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将数字城管覆盖到地下,进行城市家具立体化管理。换言之,杭城所有的地下管线,就要跟地面上的果壳箱、垃圾桶、路灯一样,进行普查,标上编码,建立统一数据库,在数字化平台上,实行高效管理。
杭州的数字城管已经是创新之举,这一步,更是走在了全国其他城市的前头。
这样一来,出事故,产权单位推不了责任
建立地下管道数据库,首先就是要调查整理,填补那三分之一即1960公里的空白。
地下管道出事故,可能会被很快发现,但往往不能立即找到相应的产权单位。这个单位说没有该管道资料,那个单位说早已不属他们管辖范围。纳入数字城管管辖范围后,这样的尴尬,将会大大减少。
因为除了填补1960公里的管线资料空白外,剩余4370公里的地下管线资料,要全面丰富。
今后,杭城所有地下管线的资料,要能通过数字城管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定位和显示。这些资料包括能够显示地下管线的种类、材质、管径、埋深,建设和维修记录,以及产权归属和管理单位。哪条地下管线出了事故,电脑上一查,产权单位就推托不了了。
上城、下城首先试点,明年全面运行
据了解,地下管线普查建库正在招标中,不久后就会在上城和下城两个区先行试点。普查范围包括空白地区和背街小巷里新埋下的管线。
在所有资料得到核实、确认后,明年,地下管线库就会投入运行,纳入数字城管统一管理平台。
到时候,当发生地下供水管线破裂、地下燃气管线泄漏等事故时,数字城管系统可以更加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定位,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责任单位和企业,尽快处置和解决问题。
当城市道路需要开挖、改建或维修时,数字城管系统也可以充分地为有关部门提供地下管线的分布资料,避免对地下管线造成损害。能够及时处理事故,并且能够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地下管线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