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决策是动员组织与实施的基础和保证,不同战争背景下的动员决策差异性较大。较之于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在技术条件、制胜理念以及军兵种合成程度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认清这些变化有助于创新动员决策思路,推动动员决策与战争相适应。
决策层次向顶层提升
层层决策是机械化战争时期动员决策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被广泛采用,并在历次战争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是因为其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首先,机械化战争时期,由于动员信息采集、处理、传递等手段不够发达,上级动员部门只能粗略地掌握下级动员部门的动员信息,层层决策不仅有利于发挥动员部门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确保动员决策的正确性。其次,对于动员决策的时限性要求比较宽松。由于机械化战争往往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因而对于动员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可以采取层层决策的办法来进行。
信息化条件下,动员决策将明显地呈现出顶层化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撑使动员决策部门及时掌握信息成为可能。如,美军依托“全资产可视化系统”、“作战后勤保障系统”、“全球战斗保障系统”等,可实时准确了解从战场单兵到市场末梢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对时限性的高要求也使减少动员决策层次、提高决策时效成为必然,有时甚至需要将动员的决策权提升至顶层。
决策手段的信息化
动员决策手段的信息化,是指动员决策者需要依靠先进的动员决策辅助系统、借助于高速运行计算机而进行决策。信息化战争中,参战军兵种数量多(据统计,美军目前各种作战物资总和达420余万种,俄军达410万种),技术含量高,动员保障需求复杂,军事需求的多样性和后勤保障的精确要求,使得过去那种主要靠指挥人员的睿智和战场经验的决策方式难以满足动员决策需要。只有借助智能化的信息辅助决策系统进行辅助决策,才有可能使动员决策做到科学合理,才能有效提高动员指挥决策的准确性、科学性、时效性。
能否依靠信息化手段进行动员决策,是衡量动员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志。开发适应本国国情、军情的动员辅助决策系统,已成为世界各国国防动员活动中的重点关注点之一。
决策程序的一体化
信息化战争时代,由于信息技术在动员领域的广泛运用,传统的作战需求信息与动员保障之间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减,作战决策者完全可以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决策动员与作战相关事宜。加之高度发达的空运、海运、陆运系统在军事领域的运用,进一步促使动员与作战走向一体。
动员与作战决策的一体化在美国近期参与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一是作战指挥机构中设有动员席位;二是由作战部门牵头统一拟制动员计划。“快速决定式作战”使用的动员计划,都是由作战部门牵头制定的,是其作战“计划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门。
决策时机的随机实时性
以作战分界线划分作战任务是机械化战争的主要特征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动员任务也是预先所规定的,体现在动员决策上就是预先决策。而在信息化条件下,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但更多的是根据具体情况实时决定作战单元的任务。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有三分之二的飞机是升空后才临时受领任务的。
作战任务的临时赋予,必将牵动动员决策随机实时性。以攻克一座城堡为例,既可以采取传统的办法,是哪个作战单元的作战地域就由哪个作战单元去攻克,如果采取这种办法,那需要后方动员保障的就可能是大量的弹药;也可以采取远程精确打击的办法,而采取这种办法,对于动员的要求就可能是需要保障大量的精确制导炸弹或弹药。两种办法究竟采取哪一种,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指挥员临时决策,因而动员决策也必须进行实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