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网站"黑"了电子商务的诚信 经济损失巨大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06-12-21

 
 
近年来,网上购物人数大幅度增长,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消费者网上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年度交易额在500亿元左右,而网上投诉却日益增多,某些“黑”网站让许多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有关部门发出了紧急消费警示:“消费者应该到正规的购物网站购买,查看网页上的红盾标识是否可以点击,如网站贴有公司营业执照,可以到http//www.mingsuo.com/网站查询该企业是否登记注册,是否具备经营所售商品的资质,以免上当受骗。”

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中心负责人介绍,一个正规合法的经营性网站应该具备两大标识:一是当地工商局的“红盾”标志;二是当地信息产业部门颁发的ICP证(即《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主要问题在两方面:一是消费者意识普遍不够;二是政府监管还有待加强。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文类网站有200多万家,其中电子商务类网站约有20万家,然而,其中有半数以上的网站没有获得ICP备案,即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却开展着经营活动,导致网络欺诈事件频频发生,这必然让众多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诚信表示质疑,势必影响到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因此,如何减少电子商务欺诈事件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首先,网民必须具有正确的购物心理。这些黑网站不少都是利用网民喜欢贪便宜的心理,销售的商品价格要比市场正常价格低上很多,引来不少人光顾。其实“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价格会有高低,但是不可能低的太离谱,否则就存在问题,很容易掉入“低价陷阱”。

其次,政府必须加强对购物网站的监管。购物网站的开设在法律许可上至少需要营业执照,ICP许可证以及在红盾315上进行经营性网站备案。对于网民来说,ICP许可证及红盾315备案信息都可以在线查询。问题是把谨防欺诈的任务完全交给网民,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实现的。这需要政府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电子商务网站的监管,改善购物环境,提高网民对购物网站的信心。

第三,要鼓励购物网站和网民多采取一些信用安全保证措施。比如,货到付款、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电子商务的腾飞离不开健全的监管机制和信用体系,这需要不断加强网上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通过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才能营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