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勤俭:加强宏观指导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来源:信息产业部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7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和特点,研究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近期工作的重点和措施。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24.8%,产业规模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实现工业增加值6500亿元,增长25.9%,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量的9.3%;软件业收入3000亿元,增长23%。与其他工业行业相比,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保持领先水平,前10个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工业平均水平高出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主要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生产手机3.76亿部,程控交换机5530万线,微型计算机8092万台,彩电7325万台,集成电路256亿块。

  (二)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主要表现:一是利润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1—10月,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利润1087亿元,同比增长29.6%,高出收入增速4.8个百分点。二是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回落,同比下降11.2%。三是产销衔接良好,主要产品产销率均在97%以上。四是高端产品比重继续提高,平板电视产量占彩电比重比上年高出5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占微型计算机比重高出上年3个百分点。五是企业库存有所下降,至10月底,全行业销售库存比由上半年的7.9%下降为4.6%。

  (三)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各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加强规划引导,着力抓好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整机的转型升级,拉动了新型元器件的市场需求;前10个月元器件行业的生产、效益增速均超过30%。集成电路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软件领域发展态势良好,新一代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器件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突出。通信设备行业前10个月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4.6%和37.4%,家电行业发展平稳,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为8%和6.1%。

  (四)自主创新稳步推进。今年8月,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召开了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宣贯了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对全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部署,启动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科技专项。全行业着力提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芯工程、LINUX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等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大国际标准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展顺利。基于TD-SCDMA技术标准的系统、芯片、设备及终端均已成功完成测试,并在青岛、保定、厦门、北京四个城市开展了规模网络技术试验。光通信领域成功研发出世界先进水平的40Gb/s SDH系统。开展了AVS、IPTV、汽车计算平台等技术的试验和研究。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投入应用。

  (五)大公司战略继续推进。大企业是建设信息产业强国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基础,百强企业是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平稳运行的中坚力量。1—10月,百强企业累计完成营业收入8548.7亿元,同比增长18%;联想、海尔2家企业接近千亿元门槛。整体盈利能力逐步增强,1—10月百强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49.7亿元,同比增长5%,华为、海尔2家企业利润超过10亿元。出口规模保持高速增长,1—10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289亿元,同比增长28%。上缴税金继续增长,累计上缴税金227.8亿元,同比增长10%。

  (六)电子产品出口和企业“走出去”取得新成效。1—10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52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6.5%。出口288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7%,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进口2314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36%。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华为、中兴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球的海外营销网络,华为已在全球建立8个地区总部、85个分支机构,和一些国际知名的大跨国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海尔、海信、康佳、创维等家电类企业,通过海外设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实现本地化生产销售。联想、京东方、TCL尝试通过跨国并购加快国际化发展,有的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七)产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部颁布了《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和《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政策》,完成了WTO对我国过渡性审议和贸易政策审议的相关工作。推动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工作取得新进展。50个税目的IT产品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本土配套率,促进了外贸出口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正在开展“软件产业统计分类研究”课题,旨在加强嵌入式软件产品分类和核算标准研究,促进国家恢复实施相关的产业政策。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颁布,三个配套标准相继出台。整顿和规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开展了软件正版化、移动电话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加大了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税控收款机等产品的管理力度。

  (八)支撑和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断增强。研究制定了信息产业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加强了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提出了发展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的政策建议,在煤炭、钢铁、化工等行业推广信息技术取得新的进展。《电子签名法》进入实施阶段,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推进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金卡、金税、电子口岸等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开展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各项信息化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行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完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适农信息技术产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体上说,今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基本实现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预计全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6%,比去年提高0.66个百分点。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将实现良好开局。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产业结构尚不合理,核心基础产业薄弱,多数产品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体制和机制还远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要求,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走出去”的政策尚不规范,企业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当前的实践中也遇到一定的困难。此外,人民币升值较快,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继续上涨,这些都给电子信息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第一,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总体仍然看好。

  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球化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趋势日益突出,电子信息产品国际市场将延续增长势头。据IDC等机构预测,明年全球电子信息产品总量增速将保持在5%以上,其中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0亿部,计算机约2.5亿台,液晶电视7千万台,数码相机1亿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将保持两位数增长。从国内情况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需求稳步提高,为电子信息产品提供了新的市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子信息产品在中小城市和乡镇的市场前景看好。北京数字奥运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大幅增加对通信和广电领域的基础设施投入,为通信和广电设备行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第二,技术升级和产业调整的趋势日益明显。

  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加快,技术融合不断加深,产品界限日趋模糊。数字化促进了音视频、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涌现出了一大批集合性新产品和新业务。三网融合使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融合在统一的网络框架之下。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汽车、能源、交通等传统产业的结合,不断催生出新的产品门类。手机、个人电脑大量进入家庭,投资类和消费类产品的边界趋于模糊。信息服务新业务不断涌现。绿色制造技术将广泛应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无害化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些都将促进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产业竞争呈现新的格局和特点。

  一是跨国公司为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包括业务融合、全球市场重新布局、开展跨国公司间的并购等,对我国企业构成新的挑战。二是外资企业加大了与本土企业在低端市场的竞争,不仅更加注重低端产品的开发,也增加了对中小城市和乡镇市场的营销投入,市场和产品的竞争领域日益扩大。三是元器件升级带动整机行业竞争加剧,Intel与AMD加大对芯片市场的争夺,影响国内计算机企业的竞争格局;跨国公司凭借完整的液晶面板产业链优势继续对国内整机和器件企业形成压力。四是网络服务商和渠道商介入制造领域,强化了业务融合的优势;部分代工企业凭借强大的加工能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整机产品,也对国内企业构成新的竞争。五是国家间竞争日益激烈,周边地区日益重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市场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日趋显露,对我国产业竞争优势构成挑战。

  第四,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国际市场份额快速增大,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发达国家从反倾销、技术壁垒到收取高额专利费,跨国公司现又采取环保壁垒等措施来打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欧盟在实施WEEE和ROHS指令后,又将推出EUP(Energy-Using Products)标准,对进口电子产品规定明确的能耗要求。此外,欧盟正在酝酿出台“劳工标准”,并将此与欧盟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协调挂钩。
总的来说,明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面临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机遇大于挑战,优势胜于劣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做好明年的工作,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三、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的要求、目标和工作意见

  今年下半年,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央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要求,为我们做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我的理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推动产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同时,做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二是做好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支撑服务作用,尤其是加大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对明年行业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指标,部相关司局几经讨论后提出一个初步意见,建议的指标为: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58000亿元,增长22%,其中软件业6000亿元,增长26%;工业增加值13300亿元,增长21%;利税2300亿元,增长15%;出口3800亿美元,增长15%。上述指标是一个指导性指标,请大家认真分析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下面,我对做好明年的工作谈几点具体意见:

  (一)做好“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增强对核心基础产业的控制力。

  目前,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的附件,已经报送国务院审批,即将颁布实施。各专项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信息产业“十一五”的发展思路是:着力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完善发展环境,推进战略转型。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创新效益型转变,为建设信息产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政府定规划,规划管政府。各地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要把“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作为明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区域的产业规划与行业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要按照规划要求,做好产业投资、消费、出口的引导,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切实发挥规划对产业的指导作用。

  “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核心基础产业的概念和目标。核心基础产业包括软件、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工艺装备和基础材料等,其发展水平薄弱,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强的瓶颈。促进核心基础产业发展是“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909等重点项目实施升级改造工程,继续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优先发展设计业,培育设计服务业,推动集成器件生产线的建设,建设植根于中国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要依托国内制造业和信息化市场,大力实施重点领域软件振兴工程,通过系列应用和示范项目,促进软件与硬件融合发展;要鼓励软件企业承接国内跨国公司和传统行业的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发展,尽快做大产业规模。新型元器件要以新型显示器件为突破口,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支撑,提高TFT-LCD和等离子显示器件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适应国内数字电视发展需要;要加强大型投资项目的协调与整合,推动地区间、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和完善的产业链。

  (二)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必然选择。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要切实发挥好引导和扶持作用。一是积极营造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目前部参与制订的扶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即“超18号文件”已经上报国务院,不久就要出台;《我国信息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是《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60条配套政策之一,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已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正在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主动式关税价格管理,通过关税调节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二是认真组织实施信息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重大专项有3项,分别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制订专项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逐项论证启动。要以专项为中心,加强上下游间的合作与配套,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三是充分发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中坚和带动作用,建立和完善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鼓励和引导大企业之间进行产业联盟、出口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对数字化3C产业联盟、RFID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AVS产业联盟等的工作指导。电子发展基金对大企业的重点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大企业联合攻关,参与重大专项和工程。对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等重点领域,探索从小行业的角度出台扶持大企业的政策措施。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重点领域建设共用技术平台,既要依托大企业,又要注重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的参与。四是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国内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在掌握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联合制定技术标准。定期发布信息产业领域专利态势,引导企业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相结合,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

  (三)以节能和环保为切入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工作,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方式粗放低效,又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时期,节能和环保形势十分严峻。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两个约束性指标。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推动企业改革和创新工艺;有效实现对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促使产品升级换代;加强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的回收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基于环保要求的技术革新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以实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为契机,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管理办法》中提出的目标要求。各地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都要认真做好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扎实推进。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指导,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使基地和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各地要有类别、有差异的做好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集聚优势,实现协调发展。东部产业发达的省市,要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注重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变单纯的“项目招商”为“产业链招商”和“环境招商”,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品牌,推动形成更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要抓住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承接产业转移,依托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信息引导是政府调控产业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预警机制,及时跟踪分析和预测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走势,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控和信息引导。重点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协调解决全行业产销之间的矛盾,提出推动产业发展的措施建议,促进产业平稳运行和结构调整。

  (四)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做好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应对工作。

  国际化经营是信息产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信息产业要加快调整和优化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把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及时调整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首先,要继续探索“走出去”的有效途径,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我们要看到,当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并购中,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企业经营水平方面,都还显示初级特征。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信贷、保险、外汇等方面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政策扶持。抓住当前我国与非洲、东盟等深化合作机制的时机,推动通信设备、家电等产品扩大出口和开展直接投资;鼓励上下游企业联合对外投资,引导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联手拓展国际市场。其次,要继续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引导跨国公司加快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的建设。第三,要做好贸易摩擦和产业安全应对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完善贸易摩擦的协调应对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在规范竞争秩序和应对贸易摩擦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探索产业安全的立法建设,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御,增强企业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五)发挥产业的支撑服务作用,做好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各行各业对信息基础网络、信息技术产品以及信息服务业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全行业要开拓视野,更新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主动务实地做好信息化推进工作,同时促进和带动企业、行业自身的发展。

  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继续实施“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倍增计划”,促进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普及应用,逐步提高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重点对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的信息技术改造,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做出努力。积极发展机床电子、汽车电子等产品和信息系统,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技术支撑与装备服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做好城市信息化、社区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推动城市应急联动与综合服务系统建设,积极配合建设奥运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奥运信息服务和应急处理能力。

  继续开展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研制生产各类适农电子信息产品,引导和鼓励开发农民“买得起、用得好”的信息终端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做好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安全接收方案试点工作,在扩大试点的基础上做好推广应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精准农业。开展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整合涉农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利用多种方式,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

  (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产业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要结合技术、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行业管理的新模式,着重在转变政府职能、防止滥用权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做好引导、规范、监管和服务,努力为行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高度重视政策研究,积极推动行业立法,形成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信息引导,积极跟踪研究两税并轨改革、增值税转型、风险投资税收政策、人民币升值等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引导企业做好生产经营调整。加强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二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重新梳理和清理,总结经验和不足。三是推行政务公开,方便企业办事和社会监督。继续做好出口电子产品的退税、基金验收等工作。电子发展基金管理上要“管好存量、用好增量”,从引导示范为主,转向重点扶持与引导示范相结合,加强对国家重点产业布局项目和电子百强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基金项目的验收,成效好的、差的都要认真总结经验,争取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近年来,各地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在推动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明确思路。省市厅局的工作,要做到两个“贴近”,一是贴近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贴近服务对象,也就是企业。要做综合管理部门没有想到的、不想做的或者没有做的工作;做市场做不了、需要政府主导推进的工作。真正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区域规划、信息引导、经济运行分析检测、推动地方立法和推进信息化建设上来,放到服务企业、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来。

  部机关各司局和省市厅局要加强沟通,加大分类指导、业务协作和工作交流的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支持和指导省市厅局积极参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各省党委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大都提出了本地的中心工作。例如,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提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在这些工作中,信息产业可以大有作为。部有关司局要跟踪了解地方政府的工作动态,协助省市厅局及时研究提出参与和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意见措施,发挥好电子信息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基础、支柱和先导作用。二是加强在重点工作上的沟通联络。部里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要多听取省市厅局的意见,请省厅的同志广泛参与;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也要发挥好省厅同志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联合开展行业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使各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准确定位、积极作为。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热点问题的分析预测,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这次会议还安排了有关直属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近年来,部财务工作成绩突出,已连续六年被财政部评为优秀单位,这与大家的勤奋工作与密切配合分不开。在这里,我再强调几句。审计工作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行业管理的重要保障。部机关和各直属单位要模范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严格内部审计制度,做好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内部财经管理不断完善。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把部的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同志们,2007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指导,必须不断推进自主创新。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这次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促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