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12月25日电(祁正华 王晓康 张曙晓) 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
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内容的“三基”工程建设,是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一抓三年,最终实现基层“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保障标准化”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一年来,省公安厅党委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战略机遇意识和改革创新思想,立足甘肃实际,积极寻求突破点和切入点,科学制定建设思路,强力组织和领导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了“三基”工程建设起步扎实、推进有力,呈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此项工作甘肃在全国排名跃居前八位,在西北居首位。为此,6月上旬,公安部在甘肃省召开了推进“三基”工程建设西北片座谈会;8月份,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座谈会上甘肃省交流了经验;10月下旬,在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甘肃省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4个单位书面介绍了经验,并被公安部树为全国“三基”工程建设先进典型。
成效之一:党委政府重视促进公安建设新发展。公安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公安工作。今年,全省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开展以来,省委书记陆浩、代省长徐守盛等领导先后深入公安机关进行专题调研或亲自参加公安机关的会议,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制约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问题;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将“三基”工程建设提升为政府行为。公安“三基”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酒泉、金昌等市,渭源、甘谷等县以党委、政府名义专门下发文件,把“三基”工程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全省已有6个市州、32个县级公安机关一把手已按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由同级党委常委、政府副职兼任,分别占总数的42.9%、37.2%,有54%的派出所所长解决了科级待遇,比去年上升22个百分点,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的核心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成效之二:解决经费保障迈出了新步伐。2006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下大力解决制约公安工作经费短缺的“瓶颈”问题。在省上有关领导的主持下,省财政厅、公安厅联合召开了全省公安装备财务工作会议,并组织联合工作组逐市逐县督导落实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不少地方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公安机关的投入,使全省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达标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据统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投入公安经费比去年增长了28.36%,其中公用经费比去年增长102.3%,有84个县级公安机关达到了省上规定的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占县级公安机关总数的97.8%,比去年底增加了74个,全省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不力的状况有了根本性好转。
成效之三:队伍正规化建设有了新提升。按照全省公安机关2008年整体实现正规化的要求,在警力配制上,省委常委会决定,从全省党政部门给公安机关调剂增加编制5000名,使全省公安机关编制总数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将从过去的万分之九点二八上升至万分之十一点二一,基层警力紧张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缓解。同时,全面落实“警力要下沉”的目标要求。一年来,全省各市、县公安机关精简内设机构201个,有2626名民警下沉到一线实战单位,下沉警力达到了全省总警力的11.8%,一线实战单位警力占到了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86.41%,其中派出所警力占39.7%;全省共建成社区警务室、农村驻警点5649个,配备社区和责任区民警3572人,社区和农村警务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的53.55%,警力大幅度倾斜一线,基层实力进一步增强。在警用设施、设备更新上,全省公安机关已新建、改造基层所队310个,新增警务机动车357辆,新增防护装备4796套,新增微机2431台,基础设施和装备落后的面貌逐步改善。在统一外观标志、整合警力资源上,有32个县级公安机关实现了110、119、122报警“三台合一”,828个派出所统一了外观标志,2468辆警车统一了外观制式,向正规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成效之四:公安信息化应用有了新进展。网上办公、办案和追逃,是警务工作向现代化迈出的坚实一步。2006年,全省公安机关有2342个基层所队、7877台微机联入公安信息网,接入率从年初的18%提高到现在的95.3%,有10.8%的旅馆业已与公安机关微机联网。网络的开通和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各级公安机关办公、办案和追逃效率。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网上信息破获案件13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85人,网上信息破案占破案总数的10.8%。尤其在全省发起以打黑除恶、命案必破、打击“两抢一盗”、追捕逃犯、治爆缉枪等为主要内容的“陇原风暴”行动中,情报信息彰显威力,为铲除社会“毒瘤”提供了重要帮助。
成效之五:基层警务勤务机制改革有了新举措。为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警务运行机制,省公安厅在金昌市和13个县级公安机关开展了警务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行主动、实效勤务,初步建立了适应动态社会治安特点、符合基层实战要求的警务机制。兰州市公安机关实行民警业务技能等级化管理,平凉市公安机关探索建立“五个一”练兵机制,临夏回族自治州公安机关实施基层基础工作“图表工程”,定西市公安机关探索实施“网上办案”,形成了一些符合本地实际、体现时代特色的“三基”工作模式。各地政府还出资组建了6195人的辅警力量,发展了12000人的保安队伍,调整加强了25845个群防群治组织和29万人的群防群治力量,每个派出所民警建立了30人以上的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延伸了公安工作的触角,夯实了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
成效之六:强化执法素质训练有了新途径。为了深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强民警的技能体能训练,省公安厅开展了上送培训、下送教学活动,在中国刑警学院、云南警官学院举办了刑警支(大)队长、首任公安局长政委培训班,在甘肃警察职业学院举办了16期基层所队长晋升培训班;建立了530人的教官人才队伍,先后组织6批教官团开展巡回教学活动123场次,现场解答民警提问1500多条,有效推进了岗位练兵活动;同时,组织执法质量服务队送法下基层,与基层民警共同研究探讨基层公安机关执法制度建设和适用法律问题,推动了基层单位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广大民警在加速提高自己、强化良好养成、培养爱民情怀、塑造文明形象上下功夫,带动了公安工作的全面进步和队伍战斗力的显著提升。1至11月,全省刑事发案下降了2.13%,社会治安形势保持了持续好转的良好态势。
成效之七:省厅组织指挥协调职能有了新加强。在全省“三基”工程建设中,省公安厅先后制定下发了《2006年至2008年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规划》《2006年强化基层基础重点抓的20项具体任务和厅机关服务基层的10件实事》,采取签订责任书等办法,把具体任务靠实到了厅领导、厅属各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并运用督查、通报等措施全力抓好落实,着力解决制约公安机关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为了在全省公安机关迅速掀起“三基”工程建设的热潮,建立了厅领导包片联系和督导制度,先后4次向各地集中派驻督导组52个,进行了大规模、高强度的检查、指导;组织厅机关相关部门编辑了《基层基础建设学习手册》,印发全省公安机关和基层民警;在省内政法、公安媒体创建互动平台,设立了“三基”工程建设专栏,编发“三基”方面的稿件信息15000余条;“三基”工程建设信息网编发简报、动态700余期,刊登调研文章200余篇,浏览人数每天接近600人次,为指导各地“三基”工程建设提供了密集的信息和宝贵的经验。
成效之八: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方法措施上有了新创举。多年的实践证明,公安工作在抓基层方面,派出所是重点,看守所是难点;在打基础方面,对民警的教育管理是重点,警务保障是难点;在整体推进上,巩固是重点,创新是难点。为了着力解决看守所这一基层建设的难点问题,省公安厅与武警甘肃总队组织开展了全省看守所民警向驻所武警中队学习活动,并联合召开了全省公安监所向武警中队学习活动经验交流现场会,探索建立看守所学武警长效机制。为了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引领和推广作用,全省确定“三基”工程建设示范点323个,其中省公安厅确定52个;排摸出后进单位119个作为帮扶对象,其中省公安厅确定帮扶单位43个,培育典型,帮扶后进,并召开现场会观摩学习,抓两头带中间,整体推进了“三基”工程建设。同时,全省公安机关自上而下建立了包片督导和重点工作落实责任制,充分发挥机关、警种和基层三个积极性,动员全警力量参与“三基”工程建设,形成合力,收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