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治安“难点”成了“亮点”
来源:新民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本报讯 (记者 江跃中通讯员肖旭锋)夜晚的毛家弄,在彭越浦河的映衬下,灯火闪烁,分外迷人,河边的绿地成了附近居民散步最爱去的地方。而在前一年,这一带还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吸毒人员泛滥,抢劫斗殴事件时有发生,附近百姓怨声载道。 

  治安“难点”变成“亮点”,毛家弄的变迁,是闸北区今年以来社会综合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2006年“平安和谐闸北”创建活动中,这个区社会治安持续平稳,铁路上海站地区综合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显示,2006年闸北区刑事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舍得大投入 解决治安难

  由于历史原因,闸北区棚户简屋多,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80多万人,老城改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任务相对较重,各类社会矛盾相对较多,再加上铁路上海站又坐落其中,社会治安形势历来复杂。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治安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第一环境,稳定也是生产力。”今年初,闸北区启动了平安建设12项实施项目,仅在防盗门、监控探头、电线改造、社工队伍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就高达4000多万元。旧区防盗门建设原本打算分3年完成,但在征求民意后,闸北区委、区政府果断决定,追加1000万元资金,将实事提前一年完成。目前,防盗门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安全效益,今年6月至9月,全区入室盗窃案下降36.8%,降幅居全市前列。

  与此同时,大量人员加入到全区构筑的群防群治网络。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闸北已经先后发动11万人次,参与到治安志愿者队伍中来。

  牵住“牛鼻子” 活了一盘棋

  铁路上海站及周边地区,长期扮演着闸北乃至整个上海治安晴雨表的角色。这里每天30余万人次的人流量,构成了一幅复杂的治安图。

  火车站之乱,集中表现在“治安之痛”:在一次次声势浩大的打击后,发案高峰又一次次卷土重来。几经酝酿,闸北区今年开始在铁路上海站地区推出治安新思维、新机制,包括群防群治、杀鸡要舍得用牛刀等思路,四局联手(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上海铁路分局、闸北公安分局)、五所联动(上海站地区、天目西路、北站、宝山路、芷江西路派出所)等管理模式,实实在在推动了治安面貌的变化。如今,铁路上海站地区群众最为头疼的“两抢”案件、诈骗案件,与高峰时期相比下降了近6成,受此带动,闸北区的社会治安形势也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管好外来者 管理信息化

  闸北区外来人员的犯罪率,曾经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能否解决好这个难点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能否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经过一系列实践摸索,闸北区创新来沪人员全员、全面、全程的全息管理服务理念,开发应用了一套来沪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区各个街道、各个部门乃至市有关部门,都可以在该系统共享信息。今年以来,通过该系统,已经排摸、抓获270名犯罪嫌疑人。今年11月,针对拆迁空房成为部分外来人员的落脚点,沦为治安“盲点”的情况,闸北在全市率先试行了“发现——报告——劝离——处罚”的治安管理模式,产生了良好的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