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博客(BLOG),在WEB2.0时代,任何人都有了自由发言的空间,于是乎,明星开博,老板开博,作家开博,草根也开博,自然,政府官员也能够开博。
官员开博是件新鲜事情,因为官员不是一般的公众人物。
在中国,对于官员的工作或者生活的报道方式是有着独特要求的。官员开博,自然有机会打破了这种报道方式的界限,让官员们有真实的人性的一面展现在网民面前。同时,人们对于官员开博还有一种期望,就是政务公开透明以及通过博客,普通人也可以和官员们互动交流,下情上达。
愿望是好的,但是我以为这些愿望大致上都会落空。
其实对于政务公开的要求,是有其正常渠道的,那就是政府网站。但是,看看最新的一个调查报告就会知道,2006年,全国只有11个省级政府实现政务公开目录上网。
今年8月,国务院提出了“十一五”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目标到2010年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在线处理。政务公开目录上网,成为建设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手段。
但据一份计世资讯提供的“2006政府门户网站研究”,今年仅有11个省级政府实现政务公开目录在其政府门户网站中公开,占有所有省级政府的比例为35.5%。
该有政务公开的地方找不到政务公开,因此,有人奢望,通过官员博客这样的新鲜事务可以找到政务公开的影子。这当然是一个错误逻辑,该有的地方没有,可有可无的地方怎么会有呢?
博客,其实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力量的。李湘在博客上公布了离婚的消息;黄健祥在博客上公布自己签约凤凰卫视;向文波则在博客上挑起了一场外资并购内资的大论战。
博客的优点在于个性化,任何人都可以有张扬个性的一面,可惟独官员没有,这里的重点不是究其原因。这里的重点是,个性化的博客,造就不了个性化的官员,只有个性化的官员,才能写出个性化的博客。
既然有政务公开的网站,又要求什么官员博客。我直接怀疑,如今很多官员开博客的目的,尤其是听说有地方政府要求官员都开博这样的消息,就怀疑的愈发厉害。
博客是个性化的、私人的,为什么要由行政指令来分配任务?如果希望传达一种政务公开的信息,那为什么政府网站的内容却从不更新,一年到头一个内容呢?
如果没有实质内容,官员开博就是一阵风,吹过了就过了。这个地方看着那个地方官员开博,自己也要走过场,行“亲政爱民之风”。
这就好像很多年前开始流行的市长电话一样,每个市长都安排一部电话,专门接听群众来电。当然不是市长亲自接,市长很忙,但代替市长接电话的办事员也很忙,不然,怎么有那么多市长电话打不通呢?
最近,很多明星承认了自己的博客其实是由人“捉刀代笔”,明星们忙着呢?官员们不是也很忙吗?明星的捉刀人,是其公司花钱雇的“妙笔生花”的“高手”。官员开博,又由谁来捉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