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关系到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国家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里、现代会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志,政务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加快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既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转变工作
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和管理好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北京市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作为首都信息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其自身的知识管理与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具有标榜性的作用。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基于多年来对知识经济、政府服务、知识管理、电子政府的深入研究,自2002年起承接了北京市科委电子政务的系列咨询项目,旨在把知识管理理念引入到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中,满足北京市科委的各项业务需求,推动北京市科委的电子政务进程,为科技项目进步和科技项目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落实科技发展观。
本系列项目包括以下子项目:
北京市专家顾问团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2002-01-29至2002-12-18);
北京市科委电子政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MIS系统)(2002-03-13至2003-01-08);
科委KM二期经费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2003-12-05至2004-08-25);
顾问团网络化管理支持(2002-12-10至今);
崇文科委专家顾问团决策支持系统(2003-08-01至2004-10-22);
北京市科委专家库系统建设 (2004-11-30至今)。
二、客户背景
北京市科委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社会服务办公部分和内部办公管理部分。社会服务办公部分包括政策法规宣传、产业支持与业务系统,其中业务系统包括:科技统计、项目招标、专项管理、项目申报、行政审批事项等;内部办公管理部分包括委内办公系统、项目计划管理与项目经费预算等。
根据首都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及首都科技发展和网络应用日益增加的需要,“十五”期间,建立以北京市科委为枢纽,以北京科教信息网为基础的机关政务网站,逐步完善北京市科委MIS与OA系统,最终建成以“三大系统、一个网站和一个资源库”为基本结构的北京市科委机关系统政务信息化网络,实现北京市科委办公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三、项目内容及特点
1、项目内容
本系列项目的实施跨多个学科和领域,不仅涉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支持,而且涉及业务流程的分析与优化、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一直以来,不断进行持续研究,总结以上领域的实践规律和理论模式,并通过本项目的多个子项目的有效实施,全面切实地落实这些研究成果。
项目完成主要围绕多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分析、构建、设计、开发和实施,针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多维需求,涉及到的业务和系统的类型也分为多种,主要包括:
专家顾问团知识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与服务系统
科技项目管理系统
专家库工作系
决策支持系统
经费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
网络化管理支持
相应地,完成的有关上述系统的主要任务内容包括:
需求调研,获取准确信息; 对外服务总体分析与设计;
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设计;
资源的归整与分析;
系统概念设计和总体需求分析;
系统开发;
系统测试;
系统实施与运行支持;
系统的接口设计与系统集成。
2、项目主要创新点
理论创新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构建完整的电子政务框架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共享的需求日益突出,政务信息的社会共享呼声也将愈益高涨,海量的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挖掘的需求也不断突显出来。这些都要求电子政务要引入知识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深层次应,在优化决策流程、改进决策方式、加快决策速度、提高决策质量。
长期以来形成的软件设计理念中,系统中的模块应尽可能地独立,降低模块间的耦合性。这种设计思路违背了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给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巨大障碍,后果是人为地在企业中形成独立的管理体系。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环境下系统构建的新模式,其理论中关于知识创造、积累、共享、交流的管理模式;关于显性知识、隐形知识的管理策略;关于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管理手段对于指导知识型政府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
项目组基于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长期对计算语言学、知识本体论、信息学、语言分析、系统学多等学科的研究,对电子政务中知识管理的引入进行了探讨,并在系统构建和应用的实践中,不断修正。项目将电子政务的运作过程看作知识处理的过程,在知识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系统体系设计思想,在系统中涵盖知识资源管理、知识流程优化和优质知识服务所构成的电子政府管理体系。在软件功能上支撑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电子政务的业务运作,使政府各类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所有基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使企业的信息化在完备的体系下发展,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使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向知识共享、决策辅助等纵深方向发展。
针对管理需求,分层定义知识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电子政务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我国尚未形成电子政府的整体发展战略,各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在内容、形式、质量上参差不齐,政府工作人员有待进一步培训,可享受电子政务服务的群体还是少数,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也在逐步探索之中。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对知识管理的长期研究成果,运用分层架构设计思想,项目组定义了知识型政府的标准业务组件,并基于业务组件功能的通用性进行分层处理,分为应用组件、基础业务组件、系统基础功能组件和数据存储组件等。此外,各系统将核心的业务组件,如文档管理、分类管理等,封装成为标准服务,为外部系统提供标准化的功能访问接口。项目运用分层架构设计思想定义知识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通用架构和模式,这在国内属于首次尝试。
技术创新
高度可配置柔性系统
众多的管理软件面临产品化与个性化的矛盾,许多厂商提出了提高软件可配置能力的解决办法。项目组深入研究了各种软件配置技术的优缺点和实现机制,提出了动态配置技术,从界面表现、业务逻辑和配置化模块等多方面提高系统的可配置能力,将管理软件的可配置能力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可配置的标准化界面元素。项目组将纷繁复杂的软件界面归纳为3个基础的界面元素:系统导航、视图和表单,通过这3个元素的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能够产生绝大部分的软件界面。本项目通过配置文件实现标准化界面元素的定义和布局。通过配置的方式提高系统定制的速度和灵活性。可配置的业务处理逻辑。本系统采用将软件的处理能力与软件业务处理逻辑相分离的办法解决产品化与个性化的之间矛盾。软件在设计、开发时只实现其处理能力,而在进行客户实施时通过配置文档定义软件的业务处理逻辑,从而实现系统的高度可定制性。
系统功能模块的三级配置体系。本系统将成为知识型服务企业的通用的,具有多级可配置能力的通用管理平台。本系统的配置功能分为:基于核心功能的二次开发,基于标准化应用模块的模块定制,基于应用模块的功能扩展。使用“基于核心功能的二次开发”的方式,用户能够开发出原有系统没有的全新功能模块;使用“基于标准化应用模块的模块定制”的方式,能够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定制新的模块,例如基于通用文档管理模块定制案例知识库;使用“基于应用模块的功能扩展”的方式,用户能够在现有应用模块的基础上细化模块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扩展的需要和技术能力,选择配置方式,达到扩展系统功能的目的。
注入式的工作流引擎
许多管理软件实现了工作流功能,但是工作流的功能往往本放在“行政管理”下的子功能,或者将工作流的功能绑定在特定的模块上,其他模块不能使用工作流引擎的功能。
灵活的,能够为系统中所用业务对象所使用的工作流引擎是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提高软件智能的重要工具。本系统将实现注入式的工作流引擎,经过简单的配置后,系统中的任何业务对象,例如计划、人员信息表等,无需对业务对象进行修改,都能够使用工作流引擎提供的流程服务,实现表单处理的自动化。
四、项目成效
项目组按期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而且所开发的系统具有技术先进、功能丰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等特点。项目引进了知识管理理念,与客户自身业务活动结合紧密,取得了优秀的成效。整个项目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提供了手段,规范了业务流程,极大地推进了该机构的电子政务进程,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打造知识型政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北京市科委MIS系统的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与优化,它通过委内局域网实现机关内部业务的电子化和通过现代通讯设备实现科委对外业务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主要包括几大系统的建设:项目计划管理系统、项目经费预算系统、拨款系统、科技统计及其催报系统、项目招标系统、自然基金计划管理系统等。委内合同管理与经费拨款已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大大方便了科委机关工作人员的政务工作,减少了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北京市科委业务远程处理系统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它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科委对外办公远程申报、审批等业务。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在安全保密制度管理下,逐步推行政府对外服务和审批制度改革,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优质的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项目远程申报系统、行政事务审批系统等等。我委共有22项行政审批、核准和审核业务。目前,符合上网条件的全部审批、核准、审核业务活动都已实现网上审批。
第三,高新技术企业审批”和“软件企业认定核准”两大远程审批应用系统的建设,使企业事业单位即时在网上填写和提交所要求的文件材料,然后进入我委平台,文件材料信息在我委系统内部流转并审查核准,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审批和软件开发生产企业核准的全部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审批和网上监督过程。
第四,项目所构建的一系列系统,尤其是专家顾问团系统(网)实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知识资源的有效沉淀和整合,极大地推进了北京市科委内部及其与公众之间知识资源的共享,促进了专家顾问与科技项目参与人员之间的虚拟协作。从而间接地支持了科学决策的制订和科技的进步。
第五,项目的开展还使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对原业务流程产生了影响。项目组在项目中根据政府职能业务的相关性和紧迫程度,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整合业务流程,把规范和成熟的业务变成IT流程。以这样的政府服务模式,打破了不同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由于部门划分而形成条块分割的管理局面,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
北京市科委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建成后已成为一整套成熟的囊括办公自动化、网上审批、信息发布网站和其他业务系统等多种功能的系统。它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IT技术,具有与国际软件通行模式接轨的发展余地,符合政府机关政务办公的需求,并且符合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