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开封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加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开封而努力奋斗
——在中共开封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开封市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团结拼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开封复兴步伐,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开封而努力奋斗。
    一、市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市八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八届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打基础、增实力、添后劲,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取得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新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大力实施以工业强市、开放引进为重点的“六大战略”,以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市化率超过30%为标志,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预计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80亿元,比2001年增长5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亿元,是2001年的3.7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5亿元,是2001年的2倍,其中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亿元,是2001年的3倍多。工业强市成效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00亿元,是2001年的2.6倍。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61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68.5%、45.3%。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完成了以区带乡(镇)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区划调整。郑汴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实施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预计2006年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6.8%。全市城乡市场繁荣,商贸流通、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
    ——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坚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坚持妥善安排好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一批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开封,为我市国企改制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属国有企业85%以上已完成了改组改制。市直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进展顺利,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明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完成预定目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323亿元,引进境外资金9646万美元,进出口总值4.1亿美元。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与韩国永川市、浙江省杭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澳大利亚温格卡瑞比郡等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与我市缔结友好城市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内外城市已达19个。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开展了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和行政效能革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建、改建公路5082公里,新增“村村通”行政村960个。日南、大广高速公路开封段以及郑开大道先后建成通车。整治了金明广场至东司门道路景观,改造市区背街136条,建成了西区污水处理厂,实施了黄汴河整治工程,建设了午朝门广场和环城公园,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创三城”工作,荣获省园林城市称号。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累计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3亿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定量补助得到较好落实。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四个县被定为省劳务输出基地县,2006年全市劳务输出10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6亿元。积极开展扶贫救灾工作,完成了145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取得了黄河兰考段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及兰考黄河滩区移民迁建工程基本完成。解决了3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地防控了“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开展了农村艾滋病防治帮扶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广泛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认真组织了《江泽民文选》的学习。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培养和树立了韩顺风、周永军等一批先进模范。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开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市民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邮政通讯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有了新进展。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新社会阶层人士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了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实施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基层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市得到加强,“四五”普法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政法干部素质。以争创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市为目标,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加强了民族宗教工作,广泛开展了和谐乡村共建活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畅通渠道,健全机制,规范秩序,开展“千名干部下访”、“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等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妥善处置了一批群体性事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开展了“三学一比”等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更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五综合”考察干部办法,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顺利完成了县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开展了“三级联创”和机关干部下基层“联乡驻村帮扶”、“联系街道进社区帮扶”工作。加强了对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党员违法违纪案件、纠正不正之风取得新成果。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拼搏,苦干兴汴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增长快,城乡面貌变化大,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增幅最高,人民群众收入增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汴部队、公安干警和武警官兵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开封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有几方面的启示: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先进理念引领实践,通过强力推进工业强市、对外开放等重点工作,在实践中打破思想禁锢,用发展的实际效果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二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开封发展放在全省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一切从开封实际出发,把工业化作为加快开封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统筹兼顾,全面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进一步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以改革创新推动扩大开放,以对外开放促进改革创新,不断为加快开封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必须坚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六是必须坚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求真务实精神,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能干成事业的党员干部队伍,使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实现开封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经济总量偏小,企业规模不大;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少数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依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开封复兴的历史任务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实现开封复兴,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中原崛起特别是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经过5年的努力,使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再经过1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主要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郑汴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全面实现,开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开封。这是贯彻落实省委实现中原崛起战略部署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市490万人民的殷切期盼。
    今后五年是我市工业化的转型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期、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提升期,对开封的发展至关紧要。当前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开封实际的发展之路,全市上下谋发展、图振兴的氛围更加浓厚。面对新的形势,关键是要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就是要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支持开封发展的政策优势,我市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农产品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利用土地潜力大和电力能源充足的优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和科教基础较好的人文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发展质量,做大经济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后发优势,就是要紧紧抓住中原崛起和打造郑汴洛工业走廊、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这一最直接、影响力最大的历史机遇,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我市集聚,加速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的新跨越,为全市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只要我们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打造新优势,再创新业绩,就一定能够加快开封复兴步伐,谱写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开封复兴全局,抓住中原崛起和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引进、旅游带动、科教兴汴、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跨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开封。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2万元左右,年均分别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以上,达到3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经济全面提速晋位。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由目前的27.6∶42.6∶29.8 基本调整到17∶48∶35。纺织、食品、化工、医药、机械设备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优势更加明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型开封建设初见成效。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五年引进市外资金达到400亿元以上。
    ——城市化进程取得新进展。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汴西新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边村新城、汪屯工业区建设初具规模,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扎实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休闲之都建设初见成效。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
    ——文化旅游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发展的活力、实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亿元。
    ——构建和谐开封迈出新步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环境和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更加公平,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社会大局稳定。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成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集体。
    实现开封复兴既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视察开封时,充分肯定了开封复兴的战略构想,勉励并要求我们在创新中跨越、在开放中振兴、在奋斗中崛起,让千年古都重现辉煌。我们一定要不辜负省委的期望,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在创新中跨越,就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根本,更加积极、自觉地深化各项改革,推进观念、体制和机制全面创新,激发各领域的创造活力,为加快开封复兴提供不竭动力;在开放中振兴,就要继续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在思想上、导向上、精力上、措施上把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建设、促稳定,使开封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在奋斗中崛起,就要继续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心无旁骛干事业,认认真真抓工作,踏踏实实谋发展,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以人一我十的努力奋起直追,艰苦创业,把开封复兴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千年古都重现辉煌!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化城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工业化是开封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城市化的产业支撑,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保证。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统筹城乡发展,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市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转型,靠改革消除体制弊端,靠开放聚集资本,靠发展解决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一)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要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推进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生机焕发、主导产业优势凸显、后续产业快速跟进、高新技术产业超前引领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优化产业布局。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汴洛工业走廊的机遇,加快工业区建设,走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整合空分设备、阀门、仪表、预应力、汽车配件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着力抓好杏花营高科技工业区、汪屯精细化工区、边村重工业区、黄龙工业区和尉氏纺织工业区建设,大力支持五县工业区建设和各区新上项目向市工业区聚集,促进资源配置集约化、高效化,加速产业集群发展。
    壮大支柱产业。坚持抓大促小方针,充分利用我市现有工业基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靠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纺织、食品、化工、医药和机械设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中原城市群重要的特色工业基地。完善对各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扶持措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企业集团。
    推进自主创新。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积极支持企业搭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建设研发中心,努力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品牌经济,培育更多具有开封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支持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构筑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和科技发展的示范区。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开封复兴的主力军,要完善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到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企重组改制,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及法规未限制的一切领域。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非公有制企业搞好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家成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规划先行、突出重点、搞好试点、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工业化理念促进农业发展,把发展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把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着力构建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抓好四个国家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县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普及,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增加其科技和资金投入。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变农产品为工业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和完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解决西瓜、辣椒、大蒜等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外部增收空间,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打造开封劳务输出品牌,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乡村道路养护和管理,60%以上的自然村实现村村通油路,逐步实施村户通,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加强村庄规划,着力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等问题,使村容村貌有明显的改观。加强通信、电力、流通等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县域延伸,引导城市产业向县域拓展,实现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全面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实施开放引进、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严格考试录用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行以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实行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改革,做好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社会资本,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加快国有中小企业和区街集体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投资、财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投融资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 支持农村信用社、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积极培育劳动力、技术、土地、产权、信息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市场体系,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出发,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逐步改善投资结构。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环保要求、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公共平台作用,努力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机电产品、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扶持兴化精细化工厂、特耐集团、开药集团、东大化工等一批出口骨干企业。加强对外劳务合作,扩大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规模。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带动,保持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强项目库、商情库和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深化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介和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抓好晋开公司年产18万吨合成氨和30万吨尿素、平煤集团东大化工公司年产15万吨离子膜烧碱和6万吨有机硅、永煤集团橡胶制品改扩建、中原皓月集团肉牛屠宰加工等重点项目,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局面。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建设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舆论等手段,优化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深入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创新政务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诚信开封。鼓励一切遵纪守法的投资创业和创新活动,努力把开封打造成为资本集聚活跃、创业氛围浓厚的热土。
    (四)加快汴西新区开发和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坚持“保护、修缮、适度开发老城区,高标准建设新城区”的方针,加快城市改造和建设步伐,五年实现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1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10万人的目标,努力把开封建成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新老城区各展风采、宋都古城个性鲜明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加快汴西新区建设步伐。编制和完善汴西新区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与郑州的城区对接、空间对接、功能对接、产业对接、服务对接和生态对接,形成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功能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商贸金融区、居民居住区和文化生态功能区,把汴西新区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集约用地的示范区,成为与郑东新区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特色鲜明的园林式现代化新区。高标准快速推进郑开大道两侧产业带建设,加快运粮河休闲度假、高速公路连接线防护绿带、马家河亲水景观等区域工程建设,实现汴西新区建设三年树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
    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科学编制、认真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规划,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以开发和恢复老城区水系工程和修复城墙建设环城公园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保护和修缮老城区名胜古迹、历史街区,整治和规范传统商业街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人居环境,完善老城区功能,增加公共服务和文化休闲设施,彰显宋都古城的独特魅力。推动老城区机关、企业和人口外迁,降低人口和建筑密度,促进老城区的保护和修缮。
    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支持五县提高县城建设品位,扩大县城规模,增强其带动能力,建成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农副产品集散加工基地、农村商贸流通基地和人口转移基地。积极引导小城镇发展,重点抓好朱仙镇等8个省重点镇的规划和建设。探索小城镇建设多元投资机制,推进产业和人口聚集,使产业支撑和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用新的文化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整合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做到职权下放,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区、街道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管理。巩固“创三城”成果,切实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适应郑汴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快构筑多层次、广就业、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大型商业集团。支持著名品牌和老字号餐饮等行业快速扩张,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提高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发展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策划等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方式创新。
    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依托汴西新区的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汴西综合商贸物流园区。利用京珠、连霍、日南、大广、郑民等五条高速公路交会的优势,建设城东大型批发市场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切实抓好市中心商业区以及二级商业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加快老城区批发、仓储业向新区转移。
    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的步伐。
    (一)深入开展科学理论学习宣传,切实做好理论武装和舆论引导工作。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巩固加快开封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学习,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组织好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外宣传,进一步提升开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努力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继续深入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在全市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活动,继续抓好“创三城”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各县有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服务中心的目标。深入开展先进文化进基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城内涵,以宋文化为主线,对我市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加强对书法、绘画、汴绣、木版年画、官瓷等优势文化项目的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创立独具开封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主导文化产业,发展会展广告、娱乐休闲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宋文化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较强的文化产业格局。
    (四)推进旅游产业化,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按照建设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目标,打造宋都、菊乡和水城三大品牌,办好菊花花会、灯会、庙会等节会,努力建好龙亭湖风景区等精品景区,规范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一批四星级以上酒店和休闲娱乐场所,推出一批大型演艺节目,丰富夜游开封活动内容,拉长产业链条。以水系恢复、古城墙保护、鼓楼和历史街区修复、繁塔与禹王台景区开发等为重点,努力把宋都古城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名城。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积极发掘县郊旅游景点,统筹规划黄河生态开发,开辟朱仙镇旅游专线。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开发,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发展水平。
    (五)加快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步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发展活力。加快文化企业单位改革,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利益为纽带,打破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培育文化旅游企业和集团,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对我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六)实施科教兴汴战略,为加快开封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支持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继续推进开封大学升本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开封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和五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教育投入多元化格局。抓好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认真贯彻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科学基础设施和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坚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五、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开封
    促进社会和谐,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发展的保证。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开封。
    (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制度保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协参政议政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民族团结,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村务公开制度。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
    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加强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提高政法队伍素质,规范执法行为,严格公正执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全面落实支持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坚持以创业促就业,营造支持创业的政策环境,激发各类创业主体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形成无业创有业、小业创大业、全民创伟业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全覆盖。积极建立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提高城镇最低工资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认真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加大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就医、上学问题。加快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步伐。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的开发力度,健全和完善其建设、交易和管理制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三级网络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和医疗救助能力。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加强市场监管,保证食品药品安全。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三)加强平安开封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强力推进平安开封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预防和减少各类刑事犯罪。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畅通诉求渠道,切实解决信访问题,着力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努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生产、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社会预报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国防教育,抓好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力争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道路,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污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做好城市大气、水、噪声、垃圾污染和农村污染源的防治工作。建成东区污水处理厂、五县污水处理厂和市垃圾处理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抓好节水、节电、节材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植树造林和绿地建设力度,强化对水源、林木等资源的生态保护,以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乡镇等活动为载体,建设生态城市,打造绿色开封。
    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加快开封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实现开封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加快开封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证。
    (一)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加快开封发展的思想基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列入各级党校培训教学计划,作为各级中心组学习和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决破除一切有悖科学发展观的观念,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思想观念。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实现开封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更加发扬光大。要切实增强在中原崛起的进程中实现开封复兴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这一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形成全市上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水平。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职能分开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领导格局。
    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继续完善“五综合”选拔任用干部办法。完善党委会提名和全委会票决制,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和交流力度,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和组织干部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建功立业。加强干部日常管理,防止和克服重选拔使用、轻监督管理的倾向。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认真做好老干部工作。
    坚持党管人才。切实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各类实用人才。加快建立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坚持用产业集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政策激励人才,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强与河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有效机制。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以完善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继续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的“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以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双强”工程。加强企业党的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重视外出务工人员党建工作。以建党组织、建阵地、建服务体系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继续做好机关、学校、科研院所、文化团体等领域的党建工作。落实中央《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记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把注意力盯在基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一线,反映群众意愿,汲取群众智慧,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坚持求真务实,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形成令行禁止、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信访接待日、市直单位领导及机关干部帮扶新农村建设、帮扶社区和定期下基层等制度,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大力推行公示承诺制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五)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等制度,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等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重大问题由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涉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问题提交全委会讨论。按照实行常委集体讨论、分工负责体制的新要求,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评议、谈话诫勉等制度。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工作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狠抓商业贿赂治理,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立健全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监督,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树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开封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实现开封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肩上。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加快开封复兴,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开封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