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打开国门的头一年,面对外资的疯狂扩张,我国零售商业集团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跑马圈地、迅速抢占商业网点资源的战略。然而,规模急速膨胀的同时,经济效益并没有随之同步扩大。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有人才的原因,有管理经验的原因,但不可否认,信息化的滞后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零售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外商在中国设立的商业企业已累计达868家,开设店铺总数突破5000家,达到5127家,经营面积达到1253万平方米,投资额高达67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在上海共开设了连锁性大型超市114家,其中外资60家,占52%;中外合资20家,占18%,国内企业国外融资16家,占14%;内资18家,占16%。另有消息称,从2004年至今年7月,中国至少有150家中小型的本土零售企业关门倒闭。
显而易见,外资已经不仅仅是“兵临城下”,而是“破城而入”、“攻城掠地”了。
目前在中国连锁业中最为主力的发展业态——大型超市,外资已经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这一地位和占比正在不断扩大。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型”本土零售企业,在资金、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落后的情况下,大都选择以重组、扩张等壮大规模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家电连锁业为例:四年前,苏宁电器的扩张还是非常缓慢的,平均每40天才开一家店。但是,随着国美、永乐两大家电零售商的加速“圈地”,苏宁电器也加快开店速度。截至今年11月26日,其开店速度已经达到平均每2.2天一家,其中今年“五一”期间一下子就出了22家门店。然而这其中却有一个现实不容忽视,同样是家电连锁行业龙头企业的国美电器,其2005年上半年门店数增长了90.7%,但是其销售额却只增长了32%。
以做强、做大、突破地域限制为发展特点的零售连锁业,为什么在中国却随着规模的扩大,背离了规模效益的法则,出现规模与效益增长不同步的现象呢?这是中国零售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吗?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减少这种“成长的烦恼”呢?信息化在缓解中国零售业成长阵痛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一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年的作为进行一些思考甚至是反思。
与精细化管理相去甚远
两年前,一举合并7家上市公司的国内最大“商业航母”百联集团正式“启航”。当时,这一“商业旗舰”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国内最大的两家连锁超市——联华、华联未来的发展趋势。今年4月,在并入百联集团2年之后,联华、华联两家上市公司分别公布了它们的年报。年报显示,两者当年“强强对抗”的局势正在悄悄地发孀?联华利润大涨31.7%,华联利润直降44%。
有分析认为,联华去年利润大涨31.7%的奥秘在于急速上升的进场费,一年间仅进场费就至少收取了1.27亿元。与之相比,截至2004年底,华联超市共有门店1693家,其中大卖场10个,标准超市1660个,便利店23个,但其中的加盟店数量达到1430个,自己的直营店只有区区230家。加盟店占比高达86%的华联超市,很难像以直营店为主(加盟店占比43%)的联华那样,在进场费上获取丰厚利润。
那么,为什么在同一旗帜下的直营店和加盟店在管理上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呢?零售业信息化专家、双汇集团CIO刘小兵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他认为:和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品牌的加盟连锁店相比,中国的加盟店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加盟”,国内的许多“盟主”并没有真正服务好加盟者,并没有告诉加盟者“你的XX洗发水已经有两个星期没卖出去一瓶了,需要减少采购,或者采用XX促销方法”或者“这个月,你有三位顾客要买XX香皂而没有货,客户满意度降低了30%,你需要调整这种香皂的采购量了”等。相反,许多“盟主”却只管收取固定的加盟费,至于加盟店经营是否良好似乎跟盟主没有任何关系了。作为双汇集团的CIO,刘小兵坦言,在双汇连锁便利店中也有不少加盟店,它们中的一些由于无力或者不愿承担统一安装双汇的软件系统所需的费用,而自行购置了简单的单机版系统。这些系统很难和双汇总部的软件系统对接,因此对它们的管理就松散得多。相比之下,像麦当劳这样的国际连锁品牌,上一套统一的软件系统恐怕是加盟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