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确定2007年综合配套改革重点
来源:21世纪经济 更新时间:2012-04-14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范利祥 特约记者 余群  
  2006年12月29日上午,在浦东新区政府与上海社科院的合作签约仪式上,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透露了浦东新区要在2007年的综合配套改革中寻找的八大突破口。  

  一是通过事权的调整,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浦东新区已经提出了“精深化开发、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路径。目前,浦东正在把川沙功能区域打造为“川沙新镇”,在财权、事权上直接与浦东新区对应,并撤销了原川沙镇、机场镇的建制。  

  新镇内设7个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议员”通过选举产生。这也是上海第一家区域共治组织,这一管理架构将在浦东新区六大功能区域内全面进行推广。  

  二是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中介结构,转变政府职能。  

  三是增强行政运行的透明度,尤其是政府财政的预算、支出,更要“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行政管理的流程改造,比如,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各部门要无偿地提供资源,以便于企业与市民进行查阅。  

  五是推进城市管理中心下移,并赋予街道办、乡镇对一些社会问题牵头协调权。  

  六是全速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张学兵认为,这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七是建立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管办评”的联动机制。即政府进行监管,委托校长、院长们来管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  

  八是在国资监管尤其是开发公司的改革上要有大的突破。  

  浦东开发开放16年来,已形成陆家嘴、金桥、张江、外高桥四大开发公司。这些开发公司下面有很多国有子公司,体态非常庞大。而目前这四大开发公司做大以后,能不能在浦东新区以外的地方进行投资也是问题?如果在区外投资,则会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这又与政府当初成立开发区的意图背道而驰,而且,开发公司享受很多政策资源,如何保证与其他公司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  

  “这些问题,必须加快进行解决。”张学兵表示,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了70%;“剩下的30%则是难点部分、重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