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超越1万美元广州率先“发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广州市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236亿元,按照现行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1000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

广州市人均GDP预计在2006年超过1万美元,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跨入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城市。

“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广州可以说是站在现代化的门槛上。”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人均GDP将超过11000美元

2005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51.23亿元。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的预计,2006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4%。按照这个速度,实际上广州市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236亿元。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广州市总人口994.3万人,户籍人口702.66万人。按照现行汇率和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1000美元。

此前不久,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已经在公开场合表示,预计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000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

普遍认为,人均GDP是比GDP更科学的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

日本人均GDP在1984年超过了1万美元,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人均GDP分别是在1987年、1989年、1992年和1995年超过了1万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公布的2005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均GDP排名中,45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超过了10000美元,其中中国的香港、台湾分别以24581美元和13926美元排在第23和37位,中国内地以1703美元排名106位。

2005年,广州市人均GDP达到85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383。这一年年底,广州有关部门就曾表示,“广州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小康水平”。

也就在2005年,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广州人均GDP超过了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一年,京沪深的人均GDP分别为5457美元、7600和7300美元。

按照今年的统计数字,广州将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进入“发达状态”的城市。

人均GDP超万美元

仍将作为未来四年目标

12月25日,广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开幕,履新约半年的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做工作报告,报告中的部分经济数据引起了各方的兴趣和注意。

报告提到今后五年广州市的主要目标时,如是表述:“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基本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那么,为何在已经达到10000美元之后仍然将“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作为四年后的目标?

“之所以这样表述,和最近几年对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各种衡量标准的变化有关系。”彭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这次提出的说法和以前还是有所不同的。”

“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比2002年翻一番,进入富裕型小康社会。”这是2006年春天广州“两会”通过的广州市“十一五”规划当中对于经济增长目标部分的表述。

“达到和超过还是不一样的,超过多少也是超过。”广州市统计局的一位专家表示。

广州市委一位接近领导层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之所以这样将2010年的目标确定为“超过10000美元”有几个原因。

首先,此次广州市委书记的工作报告和之前的“十一五”规划是有所不同的,“考虑到今年人均GDP很可能已经超过10000美元,所以工作报告中的表述为‘超过’,而之前‘十一五’规划中为‘达到’,超过这个概念没有上限。”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其次,如此表述和广东省政府方面明年的经济发展思路有关系。在此前召开的中共广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传出消息,广东决定大幅调低明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期,初步设定的增长目标为9%,预计将比2006年减速5个百分点以上。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广东大幅调低明年GDP增长预期,一方面主要是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9%左右的目标相衔接;二是引导各方把主要精力放到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增长方式上来;三是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避免经济运行绷得太紧。

“广州市的经济总量占广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任务。”上述人员表示。

此外,广州市统计局的一名专家表示,广东省区域内向来对统计数据的习惯是“与其他省份相反,有所保留”。在2005年进行的GDP数据调整中,广东省2004年GDP修正后增加了2800多亿,广州市修正后的数据增加了340余亿元。

“人均之辩”

彭澎表示,此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对2010年的目标描述可能的关键在于“人均”,“此人均非彼人均,前者可能是按户籍人口计算,后者可能是按常住人口计算”。

2000年,上海、深圳、顺德和广州几乎同时提出在2005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当时各种指标深圳最高,但是引起了其他城市专家的质疑,因为深圳市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的,而深圳恰恰是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最悬殊的城市。

深圳实际人口规模已达到1035万,其中户籍人口171万,暂住一年以上流动人口531.7万,暂住一月以上一年以下409.3万,一月以下94万。

“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全体参与经济建设的公民共同努力得到的,所以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有失偏颇。”彭澎说。

2010年实现现代化?


对于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权威的是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三套标准。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十项现代化指标:人均GDP 3000美元以上;非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85%以上;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5%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50%以上;非农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70%以上;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10%~15%以上;人口净增长率1%以下;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万人拥有医生10名以上;成人识字率80%以上。

联合国提出过一个人文发展指数(HDI),其中包括三项指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NP平价购买力。而在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人均GDP706美元到3035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

在参考了各种指标体系之后,广东省方面制定了十项现代化标准: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0%以上,城市化水平60%以上,信息化综合指数81.5%;平均预期寿命75岁以上;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20%以上,;社会保险参保率95%以上;环境综合指数90分以上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

“这些指标中信息化综合指数等三项指标广州在2001年就已经达标了,有5项在2005年完成,只有社会保险参保率和环境综合指数未能达标。”彭澎表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之后,广东省和广州市方面调整了实现现代化的日程表,广东省从2010年调整为2020年,广州市从2005年调整为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