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业面临多个新课题
来源:青岛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信息服务业面临的新课题

  背景:几位专家都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服务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信息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毕竟发展的时间还很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全国其他地
区一样,青岛也面临着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专家们普遍认为,信息服务业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规模较小,缺少有实力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二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三是信息服务业的投资机制不完善,创业和发展环境有待加强;四是信息服务业市场管理薄弱,价格体系不完善,服务不规范,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五是有关信息服务业方面的法规、政策不健全。

  陈禹认为,由于信息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它的发展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行业的特殊情况。如某些方面的天然垄断,增值业务的极低成本,进入门槛的特殊要求,技术更新的高速度,使得这个行业中的不确定性更多,更难预测,也就使得宏观调控、协调发展的难度更大。从信息产业自身的均衡发展来看,值得反思的地方也不少。运营和增值服务的关系,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建设和管理的关系,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都需要我们认真地、逐项地去研究和解决,而不能陶醉于高居不下的增长率,忽视了这些从长远来看将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文小凡认为,虽然2005年全市软件销售收入达110.9亿元,但是其中嵌入式软件就占了93.4亿元,这些软件无法算入自主知识产权,只能算是软件市场的销售。2005年经过认定的138家软件企业的销售只有十几亿元,因此总体来说,青岛的软件规模比较小,软件自主研发,自主产权不多。同时,大企业对软件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差,信息产业链的发展也不完善,这就影响了青岛市软件产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文小凡认为,青岛应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软件产业之路。青岛企业应该走软、硬结合的道路,发展嵌入式软件,依靠其软件发展的多元化、多需求化来发展市场,提高加工的强度与精度。

  青岛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吴昀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市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还不够深入,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网上宣传、网下销售”阶段,市民在实施网上购物时主动性不是太高,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生活、消费等传统习惯的影响,目前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传统购物,习惯在传统商店里进行实物挑选;其次人们对电子商务认知度不够,对这一新生事物总感到不是很放心;第三,就商家而言,目前网络上的诚信问题依然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需要一个更好的网络环境;第四,技术问题的制约给企业与消费者在某些商品的采购上带来了不便。

  吴昀指出,青岛应该寻找新的模式来占领电子商务发展的先机。“亿城通”多媒体信息亭便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种创新。青岛市可以在主要商业区、居民社区包括农村等建立多媒体终端机。居民可以通过触摸屏终端查询各种信息、获取新闻,查找地理信息。同时,信息亭还可实现水、电、气、手机等费用的代收代缴业务,市民可通过刷卡或现金支付的方式,向工作人员缴纳各种费用,实现网上购物等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亭还可以与外地网络相连接,使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电子社区在一个服务平台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