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东西部数字鸿沟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12-04-14

 

  新年伊始,笔者读到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一则报道显得多少有些沉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中国西部青年发展报告》显示:西部青年在电脑的使用频率上只是与西部社会的平均水平持平。

 西部青年中每天都上网的为2.7% ,一周上几次的占4.4%,一个月才上一次网甚至从不上网的高达85.2% 。

  对此消息,我有感而发,不光是因为我身在西北,而是因为这是西部互联网发展之忧,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之忧。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了1.23 亿人,而且这一数字仍在攀升。互联网在给我们大多数人带来科技文明之光的同时,也在重复着过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走过的老路:数字鸿沟差距的拉大。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面对信息化的机遇,东西部地区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受政治、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知识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东快西慢、城市快乡村慢的特点。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走向成熟指日可待。而在西部大多数城镇地区,宽带接入才刚刚起步,普及率较低。笔者长期工作、生活在甘肃兰州,接触互联网也只是近三四年的事, 2004年才拉上ADSL ,网速只有512k。2006 年下半年,兰州"宽带"才开始全面提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据笔者了解,目前甘肃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仍在为宽带接入奔走呼吁,由于基础设施极为落后,资金投入缺口很大,再加上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互联网进村入户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另外,从域名和网站数的地域分布看,我国东部区的网站和域名数均远远多于中、西部的网站和域名数,几乎相差6 倍。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将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差距,这似乎与互联网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2006年11 月,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中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自方方面面,而互联网也责无旁贷。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只有更好地体现公平正义、关爱有序的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为欠发展地区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才能称得上是利国利民之举。

  因此,要尽可能地缩小东西部数字鸿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突出重点地区,更要兼顾欠发展地区。互联网的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追求社会效益,促进不同地区的和谐进步、共同繁荣。要在产业发展中始终体现信息共享的平等观念,发展地区群众有享受上网、接受咨询的权利,欠发展地区群众同样享受这一权利。我们不能因为现实条件的制约,而放弃互联网发展的平等观,放弃互联网发展的科学观。退一步讲,如果中西部的广大受众最终因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文明与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就不能算是完美与和谐的。笔者也真心地希望,缩小数字鸿沟,应成为业内的共识,更应成为业内行动的指南。

  其次,在互联网发展上,要加强对欠发展地区的支持力度。要从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欠发展地区的资金、项目支持,业内要以此为契机,借中央战略之东风,加大这些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继续实施 "村村通电话工程" ,促进网络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加强互联网接入能力建设。要继续构建和完善农村互联网平台,窄带拨号上网服务向乡镇地区延伸。要继续开发网络信息内容,推广经济实用的网络服务,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享受到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只有这样,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才能保持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才能体现互联网产业信息共享的本质,使互联网惠及全民,恩泽百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相信,只要你我同心,业内同力,互联网,就一定能为消除东西部数字鸿沟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