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 新农村建设诱人的互联网
来源:农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诱人的互联网
  互联网不是渔网。当翟妙彩与互联网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她就发现:互联网网不了鱼,但可以网住钱。
  翟妙彩是河南省巩义市北山口镇北山口村一组的一位普通农妇,2005年年初开始养猪。当时她认为,养猪有什么难的,按时喂饱就行了。但是很快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喂养不当,母猪和猪崽都死掉了。
  在她颇感郁闷的时候,村里来了新“玩意儿”:借开展河南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试点的契机,郑州网通公司为村里接入了宽带网,并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对村民进行了养殖种植技术培训,在接受培训之后,她郁闷的心情烟消云散了。目前她养了16头母猪,100多头肉猪,年收入超过了2万元。
  现在她和很多邻居一起被心甘情愿地卷进了互联网。
  被互联网改变了生活的不仅翟妙彩一个。据悉,截至目前,北山口村已经发展养殖户60多户,种植户200多户,村民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村里也获得了小康村的称号。
  郑州市惠济区政府自2005年7月底开通试点投入使用以来,在每月的10日前将本月所要播放的节目单以“明白卡”的形式发放到每家每户,采取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每月逢5的日子安排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逢10的日子组织农民学习致富技术,同时根据农民需求有选择性地播放节目,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普遍欢迎。
  惠济区古荥镇古荥村四组的孔庆安是葡萄种植户,他在接受远程教育前,因不知道如何有效预防天气影响及病害虫,最终导致烂果较多,产量下降,也因此使三分之一种植户改种其他。经过区政府组织的远程教育,孔庆安学习了栽培技术,熟练掌握了病害预防技巧,2005年葡萄亩产量较上年有了大幅度提升,种植户信心越来越足了。孔庆安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前学习种植知识要么是请专家,要么是通过学习课本,效果都远远不如远程教育这种方式。专家讲的东西理论性太强,书本上讲得太笼统,针对性不强,而远程教育方式生动形象,灵活实用,贴近农民实际。”
  不过他也指出了唯一的缺陷:“就是远程教育点开通得太少,不能满足目前农民收看的强烈愿望,应该一个生产队一个点,如果家家户户都能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就更好了。”

  打造通往农村的信息公路
  农村现在流行一句口号叫“要想富,先修路”,这路不仅指道路,也是说信息之路,郑州网通正努力修建一条通往农村的“信息高速公路”,以此来消除城乡间的信息鸿沟。
  据了解,2005年,郑州网通在全省率先完成首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所有试点的开通率都已达到90%以上,其中上街、中牟已经100%的完成计划站点的开通工作,全市开通站点数量及开通比例居全省第一,共建和开通站点2153个,覆盖了全市2005个行政村、109个乡镇及25个办事处、14个县(市)区委组织部。早在2005年郑州市召开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上,郑州市委有关领导也对郑州网通在工程施工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扬。在当年10月召开的河南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对郑州网通做出了“进度快、质量高、投资省、效果好”的高度评价。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2006年春节在郑州网通考察时,更是高兴地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通信的发展和普及。河南‘村通工程’建设提前实现了‘十五’目标,为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们省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需要信息化建设先行,网通公司要进一步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好农村远程教育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拓展农产品的渠道和不断受教育的平台。”
  徐光春还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希望网通能为农民快速致富提供一条‘信息高速路’,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新农村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多措并举确保建设进程
  建设农村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但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建设。农村的地域、经济客观因素,以及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都造成了工程施工困难较大的局面。所以要完成这一工程,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支持,一方面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勤奋努力,艰苦工作。
  在统一部署下,郑州网通针对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优势力量,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重点突破。
  首先,按照市、县(区)、乡(镇)、村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进行明确分工,并要求他们拿出具体的实施措施、工程进度计划,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先期施工,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突破。对不具备条件的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确保工程进度。其次,公司要求市场经营部、计划建设部、大客户服务中心、商都信息港、物流中心等相关部门大力配合,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协助施工单位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郑州网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亲临施工现场指挥作战,要求施工队不得耽误时间,不得拖延工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天每一周的工程进度。
  在网络方面,为保证工程质量,郑州立足农村工程建设的实际,组织相关部门整合网络资源,对一期试点村的网络和线路设备等资源进行认真统计、整合、勘查,结合市委对远程教育建设的具体要求,发挥公司已建立的宽带网络优势,组建相应的互联网辅助教学平台,并对宽带设备进行升级和扩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在技术方面,加强多方协调工作,在工程的调试和建设过程中做好技术支撑。同时,加强培训工作,在设备安装、调试、养护、管理人员等培训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保证工程各个环节不脱节;为村镇站点详细介绍硬件日常维护和软件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并在站点相对集中的镇区进行现场示范。
  在管理方面,配备管理员负责接收点的设备操作、教学组织、联络协调等工作,形成市、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真正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的各个阶段工作落到实处。对较为贫困的地区,公司免费向12个县(市)区委组织部和2个开发区提供了整套设备,自投设备在全市自建108个支局站点,对所有具备使用的站点采取年收取100元费用的包年形式。

  汗水是克服困难的捷径
  由于大部分站点分布在县(市)分公司,具有区域广泛、地理复杂、节点分散的特点,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对此,郑州网通各县(市)区分公司专门成立项目组,抽调精干力量,发挥经验优势、技术优势、人力优势和关系优势。
  一是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落实“远程教育”网点数量、位置、安装进度表等信息资料;二是根据掌握的网点信息资料对线路、网络设备的提供能力进行实地勘察;三是对于线路、网络设备不具备能力或存在问题的,查明原因及时上报,统一分析,集中解决;四是对于具备设备开通能力的,积极与政府部门联系沟通,加快施工进度。最终,各县(市)区分公司按照施工要求,克服重重困难,组织力量,昼夜施工,努力加快工程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郑州网通立即组织装维人员和技术人员召开会议进行再部署,针对具备安装条件的,迅速组织设备安装,而对于偏远山区,不具备安装
  ADSL条件的,积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采用了光纤接入的方案。施工期间,装维人员有时冒雨铺设线路,踏着泥泞山路四处奔走调测,2005年9月28日,上街公司为圆满完成最后的一个试点,加班至深夜,返回单位已是凌晨1点。
  巩义网通康店支局长康学礼带领机线员经常冒雨铺设光缆,雨水和着汗水洒在山间田地,庄稼划伤了皮肤,他们毫不在意,顽强施工。他们为赶进度放弃了节假日,忘记了下班的时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光缆铺设好,把接收点调测好,保证工期。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郑州网通员工敢于吃苦、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当地村民,使他们深切感受到,网通在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加之远程教育方便、直观、快捷、形象的学习教育形式不仅让党员干部受益匪浅,同时也辐射到广大的农民群众,让农民获取了科学信息,学习了技术,发家致富,从而更让他们增强了对郑州网通的好感。
  老百姓都高兴地称赞:“网通公司给我们带来的远程教育真是好,专家教授家里找,不用管饭不花钱,你想听啥他讲啥。”通过远程教育平台,使村干部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拓宽了思路。所以现在开通试点的农民都尝到了甜头和好处,各村委会的领导班子纷纷表示以后要继续加强与网通公司的联系,带领全村农民使用郑州网通提供的一切业务。

  鲜活的教育打造郑州网通速度
  郑州网通在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教育手段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自身通信业务尤其是宽带业务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
  郑州网通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能够实现异地同步的图像、声音以及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具有资源丰富、方式灵活、成本经济等显著特点,组织营销人员对宽带多媒体、网络DVD业务进行现场宣传,让农民切实感受到宽带网络的丰富、神奇和实效。特别是结合各村镇的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宣传,如:种植养殖大户希望看到的新技术信息,青年人希望看到的时尚、动漫信息等吸引了一些农民对网络应用的兴趣。鲜活的教育打造出郑州网通速度,郑州网通在短短3个月内就发展农村各类宽带业务共计5743户,仅巩义分公司在两个月内就受理农村网络DVD131户、宽带1557户。
  但是,郑州网通对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他们希望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圆满完成郑州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的系统工程,确保郑州市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郑州市农村远程教育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目前取得的成果仅仅代表过去的努力,以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郑州网通将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奋发努力,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