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水利工作的五项重要任务
来源:水利部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去冬以来,全国降雨普遍偏少,大部分江河来水和水利工程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已多年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异常灾害天气频率加大。从去年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台风灾害和历史罕见的干旱灾害看,我国防灾减灾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防洪能力低、防御台风和山洪灾害工作相对薄弱、防汛抗旱应急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要认真总结反思,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抓紧受灾地区的水毁工程修复,优先安排资金,加快施工进度,尽早保质保量完成。去年降雨偏少、蓄水不足的地方,要着眼于抗旱春灌,及早做好抗旱准备。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抓紧加固维修、清淤扩容、配套完善,提高安全水平和蓄水能力。
  坚持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在确保大江大河、大型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设施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做好中小水库和中小河流防汛准备工作,特别要完善防台风预案,加快海堤达标建设;开展山洪灾害易发地区防御试点,抓紧实施水雨情监测、通信预警系统等项目;宣传普及防灾救灾避险知识,提高群众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切实加强各类水库、水电站安全管理,严格调度权限和调度运用计划,确保安全度汛。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继续组织好蓄滞洪区调整、分类工作,抓紧开展有关专题的研究。
  进一步健全防汛抗旱工作体系,加强基层防汛抗旱指挥和协调,在山洪灾害严重地区,要逐步建立乡镇和村级防汛抗旱组织。完善防汛预案,编制好洪水风险图,特别要做好突发灾害转移避险工作方案,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加强抗旱基础工作,组织研究区域抗旱规划,建立抗旱预案审批备案制度,做好《抗旱条例》颁布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推进防汛抗旱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汛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和指挥决策能力。备足灾害应急物资,以应急需。


  (二)加快水利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今年是基本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十九项骨干工程建设目标的最后一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要打好治淮建设攻坚战,基本完成剩余的10项骨干工程建设,确保实现治淮建设目标。全面建成尼尔基、百色等骨干水利枢纽工程。在加强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重点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快实施第二批规划项目,开展第三批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甘肃引洮等水资源工程建设。做好水利扶贫和水利援藏工作。
  这里强调一下水利工程验收工作。验收是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是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有效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环节。为此,水利部制定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要按照规定,及时对具备验收条件的工程进行验收;对应该验收但不具备条件的工程,要采取措施,尽早验收。今年要对长江干堤加固、小浪底、万家寨引黄一期、沙坡头、乌鲁瓦提、临淮岗等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抓好农村饮水安全、灌区改造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力度,推进规划实施,强化项目管理,解决农村3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做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中小灌区的建设步伐,加大末级渠系改造力度,提高灌溉效益。继续实施中部地区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编制好县级农村水利规划,完善"一事一议"等政策措施,扩大"民办公助"项目投资规模,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稳步推进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组织实施南水北调水源区等水土保持工程,加快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建设。加大对贫困山区、老少边区、粮食紧缺区和退耕还林集中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的投入力度。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抓好第二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全面开展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落实"三同时"制度。完成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推动考察成果应用。
  积极发展农村水电事业。新增装机继续保持在600万千瓦以上,在建规模保持在2000万千瓦左右。推进"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搞好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建设,继续推动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工程。进一步规范农村水电建设秩序,加强对已建电站的安全管理。总结推广各地水能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逐步理顺全国水能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制度,启动流域水能资源规划编制工作。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科学推动,实践带动,进一步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扩大试点建设范围和规模,加强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指导。完成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认真落实国务院460号令,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继续推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定重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争取用两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覆盖流域、省、市、县各级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快用水定额的编制和修订,明确主要用水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搞好水权分配和水权转让试点。加强对重点行业和用户的用水、节水情况的检查,加大节水监督管理力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有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继续搞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教育。
  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和总量,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限制排污的意见。组织实施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抓紧制定水源地保护监管的政策和标准,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继续做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影响评估和论证,探索建立生态用水及河流健康指标体系。扎实做好水利风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搞好水利风景区评估。全面完成地下水功能区划和超采区划定,继续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生态治理保护工程,抓紧制定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下水压采规划和措施,遏制地下水超采趋势。
  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落实《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确保黄河不断流。建立干旱和紧急状态水资源调度制度,做好生态补水、调水工作,保证重点缺水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的用水需求。推进城市水资源调度工作。开展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启动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动态监测,提高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水平。


  (四)加强行业能力建设,为水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加快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当前,要集中抓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已取得重要成果,要抓紧做好协调工作,尽早向社会发布;水资源配置也有了初步成果,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全国、流域、区域相协调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建立我国水权制度、进行水资源科学分配和调度奠定坚实的基础。流域综合规划是十分重要的规划,要按照昨天上午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的要求,抓紧开展工作,落实各项措施,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扎实做好"十一五"新建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强水利法制体系建设。立法方面,重点是争取《水文条例》和《抗旱条例》在年内颁布实施,推进《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审查、《节约用水条例》的起草、《水土保持法》的修订工作,加快行政许可规定的清理。执法方面,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理顺执法体制为重点,继续推动水利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水事纠纷的预防和调处,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
  切实加强河道管理。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是行洪的通道,是生态的屏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河道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要树立责任主体意识,大力加强河道管理,切实当好河流代言人。加快《河道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完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规范和约束涉河事务。要抓紧编制主要江河重点河段岸线利用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域、岸线提供依据。要理顺河道采砂管理体制,抓紧做好河道采砂规划,划定禁采区,明确禁采期;加强采砂许可管理,指导砂石资源有序开发,确保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要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积极深化水利改革。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今年要在落实人员编制和两项经费上下功夫,力争年底前基本完成省属工程及市县骨干水利工程改革任务。以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组织形式,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建立和完善工程运行的长效机制提供保障。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对非农业用水合理调整供水水价,对农业用水实行终端水价制度,改革水费计收方式,逐步建立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体系。进一步深化水利系统财政"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深化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做好全国水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全面实施中央水利经营性资产效绩评价,推进中央水利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企业改革工作。
  进一步推进水利科技创新。积极落实国家有关科技政策,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结合部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好各类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加强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机制建设,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加强成果推广转化,加速水利现代化进程。加快水利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水利认证认可工作。加强水文和水利信息化建设,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启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二期工程,继续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数据中心、电子政务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好在华举办的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和第二届长江论坛、第三届黄河论坛等国际会议,搞好重要双边交流,广泛参与国际性和地区性的水事活动,扩大中国水利在国际上的影响。妥善处理好国际河流涉外谈判,维护国家利益和外交大局。加强外资项目管理,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水利行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五)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实施水利人才战略,组织实施"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切实搞好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能手。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有效地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深入推进行风政风建设。加强对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的管理,开展执法监察和工程稽察,强化审计监督,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深入开展和谐创建和文明创建活动,激发水利职工的热情和干劲。加强水利宣传。做好水利信访工作。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