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第五年。从2005年起,我国主要产业过渡期将大部分结束,在2007年6月31日前,我国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分阶段开放外资进入国内产业的限制,入世对我国的影响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后过渡期”面临的形势是:关税减让基本到位,服务业开放承诺接近终点,许多行业保护将取消。呼和浩特市面临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应对贸易摩擦和维护产业安全的任务更为繁重,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面临更大挑战;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开放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
如何正确运用WTO规则加快经济发展,做好积极应对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性工作。呼和浩特市入世“后过渡期”应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遵守WTO规则和运用WTO规则相结合,履行义务与享受权利相结合,扩大开放和维护产业安全相结合,迎接挑战,积极应对,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WTO多边体制下推进呼和浩特市国际化进程。
按照中央、内蒙古自治区的总体工作部署,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入世为契机,在积极应对入世后过渡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商务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使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
一、入世后过渡期应对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是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
先后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人民政府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呼和浩特市全程办事代理实施办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事项受理办法》,规范了操作程序。积极推进“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受理和出件的工作制度,促进政务大厅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提高政务办理水平和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高效,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
二是建立和完善商务促进服务机制
加强了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西促资金等一系列商务发展促进资金审核上报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合理、高效的原则,完善各类商务政策支持资金的使用。
外贸经营资格由审核制转为登记制,完善外贸、外资经营资格年检制度,规范外贸企业行为。采取积极举措,推进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支持发展地域经济支柱产业,推进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在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提高招商项目开发水平,创新招商形式和方式,引导开发园区创新体制和机制,优化投资环境上狠下功夫。积极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在全市组织超市下乡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试点,探索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流通新方式。
三是大力开展商务法规和标准建设
呼和浩特市先后制定下发了《呼和浩特市肉制品市场管理办法》、《呼和浩特市商业网点规划》、《呼和浩特市流通业发展状况及建议》、《关于征集2007年度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代拟了《呼和浩特市酒类流通管理实施办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通知》,同时认真组织好国家和商务部有关法规和标准在我市的实施和推广。促进了首府商务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是加快了商务信息化建设步伐
印发了《呼和浩特市政府政务系统信息工作实施方案》,开发了呼和浩特市政府网、呼和浩特市招商网、呼和浩特市商务网等一系列政务信息服务平台,为各级商务部门和企业提供信息交互服务平台。
五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了市场一体化
从加大宣传、加强法规制度和执法机制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狠抓食品安全、规范特种行业发展、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和非法垄断,开展了诚信建设、品牌万里行—绿色草原品牌行、酒类专项清理整顿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整规活动。对地方封锁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通过以上努力,促进了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的初步形成。
六是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我们把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监测体系作为科学决策、调控市场、引导企业、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前提来抓,主要在抓样本企业、抓市场分析、抓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市场运行监测的内容逐步扩大到城市生活必需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建立了城市生活必需品、重点流通企业两大直报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分析制度。加强对成品油、典当等特种行业的市场管理,规范了全市成品油、典当拍卖经营资格申报许可办法,加强了特种行业的网点规划。
七是推进企业改革进展顺利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以实现产权多元化为目的,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积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加快产业化、集群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乳业、电力、IT制造、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六大特色支柱产业,呼和浩特生物制药出口创新基地也正向国家进行申报。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使企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八是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建设自2004年起已经连续两年被列入国务院工作要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建成国家、地方、行业和重点企业“四位一体”,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损害预警指标以及预警模型体系。呼和浩特市按照《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重点进出口企业为主体产业保护工作体系。在世贸法律知识宣传、人员培训、为企业提供反倾销咨询、案件跟踪调查、涉案企业回访调查制度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国内外贸易争端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全力提高产业损害预警水平和效果。2005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有三户企业遭遇贸易摩擦。其中欧盟土豆淀粉倾销案经商务部初审我方胜诉;博源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被澳大利提起小苏打倾销案初审已胜诉,目前正在进行复审;中润制药(中石药公司)倾销案通过努力对方已经撤诉。三起贸易摩擦均通过积极应对,维护了企业利益、避免产业遭受到不正当贸易的损害,为呼和浩特市的应对贸易摩擦工作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表现为政府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一是现有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不能适应入世后形势的要求。 二是在管理规范化、政策透明度、工作效率、依法行政水平和服务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在体制上多头管理、制约了应对挑战的能力。
其次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高。呼和浩特市地处西部,经济基础薄弱,一些行业和企业对长期应对准备不足,对过渡期结束后的市场环境缺乏准备。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较前两年更大的挑战,因而需要做长期应对的打算和准备。
三是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亟待加强。当前,一些行业恶性竞争,压价出口现象严重,不仅损害了整体利益,还经常受到国外的反倾销诉讼。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缺乏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来协调行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利益,确立行业准则,并且对外形成合力,在反倾销诉讼中联合和组织企业进行应诉,真正发挥行业协会所具有的服务功能和桥梁作用。
三、后过渡期应对工作的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入世带来的权利和机遇。要抓住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投资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等比较优势,更广泛深入地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是按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树立长期应对的准备。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为履行承诺赢得主动,同时通过入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体制创新,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形成符合WTO规则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三是要下大力增强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知名品牌的能力,尽量采用国际标准,加强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总体水平有实质性提高;
四是要提高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水平,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深入研究世贸规则,灵活运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各种经济手段,建立必要的协调机制,统筹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