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创新能力愈发被重视的今天,国产软件业的创新能力,无疑是制约其发展的命脉。怎样才能做到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863“开源社区技术环境”专项副组长姚郑说:“开放源码至关重要。”
在他的介绍下,开源社区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门户网站为开源社区提供支持
开源社区技术环境是国内权威的“一站式”开源专业门户,是促进国内开源知识和成果传播的重要窗口。
姚郑说,从组成和应用上看,其总体架构包括资源层、工具层和应用层。资源层包括原创源码库、成熟源码库、安全告警及文档中心。其中,原创源码库是指源码处于开发过程中,允许用户与源码拥有者之间直接交互甚至参与到开发活动中,或者将有关的错误报告和补丁程序反馈给源码开发者,具有实时更新、相对不稳定的特点。成熟源码库提供了大量的经过整理的半成品和成熟的开放源码软件,主要来自国际上成熟的源码,具有相对成熟和稳定的特点。
安全告警包括了60个左右常用的重要开源软件的安全漏洞告警信息,文档中心则汇聚了与开源文化/法律、开源技术/工具、开源软件工程、开源知识导航等相关的各类文档和资源,为开源社区规避相关安全隐患、学习利用开源知识提供支持。
资源层是“一站式”开源专业门户网站的核心所在,融开源相关的学习、实践、成果传播等职能为一体,搭建国内人士了解和参与开源运动的自助平台。
工具层包括协同开发系统、源码管理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对于资源层的使用提供支持。协同开发系统是基于Internet的网上协同开发环境,支持异地团队开发,对原创源码库提供支撑。源码管理系统对成熟源码库提供支撑,在源码分类和检索上与协同开发平台采用相同机制,以维护一致性。文档管理系统支持对于安全告警和文档中心的统一管理,与协同开发系统、源码管理系统有机集成。
基于资源层和工具层的支持,开源社区技术环境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同时,由统一的问题管理系统对来自资源层、工具层和应用层的各种问题进行记录、跟踪和监控,为开源社区技术环境的运行和服务提供支持。
软件创新项目的实施
姚郑说,国际上,强大的开源项目开发社区是开源运动茁壮成长的根本。
课题组充分借鉴了开源开发惯例和成熟的软件工程模式,利用开源软件大赛、网络协同开发等灵活方式,吸引和鼓励国内开源人士借助开源社区技术环境进行开源软件研发,凝聚了原本分散的开源社区力量,所开发的开源项目类型涉及安全解决方案、文件共享应用、网络管理、LINUX系统优化、系统管理工具、桌面应用、教育娱乐应用、嵌入式应用等等。
这些开源创新研究成果将是开源软件资源库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成果共享和重用,也是中国对于国际开源社区的回报。
参与国际功能定义的制定
课题组有效的组织了国内开源力量,参与开放源码开发实验室(OSDL)组织中桌面Linux(DTL)工作组的各项工作,提炼桌面Linux功能定义项,推进中国电子政务需求进入DTL功能定义的进程。
姚郑说,这是国内开源软件研发模式的新探索,在独立自主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开发,通过全程参与OSDL的各项活动,为中国软件和软件企业未来的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将中国开源软件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关,通过OSDL对外发布,充分吸收全球智力资源,掌握优秀开源成果。
姚郑介绍,未来可采用合作开发的方式共同攻克难关,同时通过项目的方式培养专家,将全球桌面Linux聚焦到中国,在中国率先实现规模应用,从而取得中国桌面Linux在国际桌面Linux发展的主导地位,并建立可持续的桌面Linux发展模式及实现桌面Linux基础框架,通过与OSDL的合作,也可以扩大中国开源运动的影响,获得国际开源组织、跨国企业的资助,使中国的开源软件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