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为网上建议而出台的红头文件从2006年2月到年底共有500多份
昨日,本报刊登了有网民发帖直谏《西安公交十大问题》,随后经过记者联系,西安市运管处、市公交总公司对此进行了答疑解惑。对普通市民发的帖子,政府部门积极回应,这并不是第一次。从2006年2月到年底,因网民谏言而出台的政府红头文件共有500多份。网上发帖已经成为普通市民参加城市建设的重要渠道。
2006网络上的政民互动
最近在西安的几个大的网站论坛中,不少网民贴出了对西安各个方面2007年城市发展的新期望,小小的帖子犹如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跟帖中,大家对网络发言的被采纳性有了更强的信心。
昨日上午,西安市民艾果在西安市政府网站———中国西安门户网的“政民互动、网上建议”中填写下了《谢谢你们让网民有话可说》,感谢政府网站开通市民“网上建议”栏目、倾听并回复市民建议的举措。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西安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白湘霖说到网站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骄傲的笑容:“2006年2月8日,西安市政府网站———中国西安门户网改版升级,将单一的政府信息发布网站变成了政务公开、政民互动、网上办事三大主流板块互动性、谏言性更强的网站。”在三大板块中,政民互动深得人心。
白湘霖介绍,“网上建议”原本是给两会准备的,让人大代表们在网上看到这些建议,加入到他们的议案中。由于栏目的特点和强烈的反响,这个栏目被常规化,放在了网站显眼的位置。“市民在填写了建议后,网站工作人员会进行搜集整理,并以正式公文形式发送给各相关单位,相关单位也将在20个工作日内解决,再以正式公文上报。”换句话说,一个普通市民的建议被采纳后,会得到政府为回复其建议的一个红头文件。因网民发帖建议而出台的红头文件,从2006年2月到年底,共有500多份。白湘霖说,一年来通过“网上建议”栏目收到市民建议1400多条,其中有效建议800多条,已经得到回复的500多条。
除“网上建议”外,网站在2006年7月份还开通了在线投诉,处理政务咨询和投诉,到2006年年底网站收到咨询和投诉共计1400多条,这些信息被网站通过各个政府单位的门户网站保障联络员告知相关单位,10天内予以督促办理,回复效率在80%左右。白湘霖说,不仅仅是在中国西安门户网里搜集谏言帖,他们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西安其他的热点网络论坛进行监控,搜集整理其中有价值的谏言帖。
这些建议改变古城
■2006年8月9日,网民“清渭”在古城论坛里发帖《老话题韦曲和郭杜能否通上直达公交》,指出韦曲和郭杜之间仍然没有直达公交。第二天中国西安门户网的工作人员专门将其做了一期专题信息报送市上领导,立即得到了西安市交通局的处理结果:由长安区客运公司新开通906路公交车“杜陵经韦曲、郭杜科技产业园至发动机厂”的线路,解决了这个困扰两地人们多年的出行难题。
■2006年8月9日,网民“登上月球”发帖《就紫薇田园都市空气污染致西安市长的一封公开信》,诉说从2005年入夏以来居住在小区里的市民时常受到一股来历不明的呛人气味污染,长达一年多。小区居民自己组成搜索队,仍旧无法找到来源,环保部门也曾多次检查无果。
在第二天的专题信息中,网站工作人员也将此帖报送市上领导,随后,高新区和长安区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了调查组,8月11日晚上就进入小区,对30多名业主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在随后的几天内,工作人员将小区附近的工厂逐个排查,长安区环保局关闭了一个防水材料厂,经过环保人员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7日找到了污染源———“垃圾台焚烧垃圾污染空气。”
■2006年9月5日,“没落的刀客”发帖《西安火车站何时能成为西安的骄傲》,指责火车站脏、乱、差,帖子中措辞甚是激烈,“西安火车站,请不要再让更多的人对你反感了!”等话语见诸网上。中国西安门户网工作人员再次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孙清云立即作出了批示,而火车站今天面貌的改变可以说让每一个西安人脸上都增光不少。在火车站面貌焕然一新之后,网站工作人员还不忘找到这个“没落的刀客”,回复他“建议被采用,希望前往火车站察看”。
在这些牵动你我、改变我们周边环境和所生活城市大的举措中,有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一篇小小的网络帖子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除了上面的三个例子外,2006年改变我们生活的发帖事例还有很多。在昨日对白湘霖的采访中,尝到市民网络谏言甜头的他又透露了一个自己的新想法:“打算由中国西安门户网牵头发一个帖子,让市民跟帖畅谈2006年西安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是太好,大家对新的一年还有什么样的良言谏言,这个帖子将在一个星期内发出,而大家的谏言也将通过我们的整理上报给市上领导,希望能给西安建设添一份力。”
在西安市所有的城市发展建议网帖中,发布在中国西安门户网的帖子得到红头文件批示的比较多,而能够传达市民呼声的论坛,西安还有不少,华商论坛、古城热线也都是网民们谏言的好去处。
2007网民寄语西安
1月5日,网名“我啊”的网民在华商论坛里贴出了《2007,我对政府有四盼》的帖子。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他对政府说出了自己的四个期盼:一盼更重“聪明增长”;二盼更加关注民生;三盼制度真正“下地”;四盼给百姓更多话语权。一个普通的市民通过网络说出了他对城市新年的期盼。
“我啊”并不是一个独行侠,最近在西安的各大网站论坛里面,对西安新年寄语的帖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在跟帖者中也能看到社会上各个阶层的角色:
希望农民种的东西全都能卖出去。不要再出现蓝田的西瓜和阎良的芹菜那种事,让农民心里更高兴———这是一个农民的心声;
希望上、下班时不再堵车。上班可以不因迟到而被罚,下班可以早点儿回家吃上热饭———这是一个上班族的心声;
希望就业形势能好转。不愿看到大学毕业生们坐在省体台阶上茫然的眼神———这是家长和学生的心声……
心声在一个个论坛里面延续,普通市民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敲击着键盘,在网络上规划着西安在自己心中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