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税用数据说话 做信息化管理文章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15日电(贠相忠 王颖超) 2006年,山东国税收入突破1800亿元,达到创纪录的1840.61亿元,同比增长28.63%,增收409.7亿元;剔除海关代征后,国内税收收入完成1407.8亿元,同比增长27.78%,增收306.08亿元,税收收入规模、收入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山东省国税系统按照一体化的要求,全面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省局整合12个应用系统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仓库,开发税收监控分析系统,搭建高效的信息应用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全面加强了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应用,取得的良好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他们针对税收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按照"宏观分析定方向,微观分析找问题,健全机制求长效"的思路,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应用,强化税源精细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探索了以信息化推动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发展之路。

    宏观分析定方向


    近年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国税收入快速增长,但宏观税负仍然偏低,全口径国税收入占GDP比重等多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总局领导对此十分关心,要求他们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强化征管。去年2月,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一行亲自到威海市开展宏观税负专题调研,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此,山东省国税局高度重视,全省国税系统层层发动,统一思想,周密部署,按照"面上入手、点上突破、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工作思路,坚持眼睛向内,求真务实,以和谐的手段,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宏观税负调查分析工作,促进了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


    他们结合山东经济产业集群特点,省局分税种排查了18个门类重点税源企业的行业税负,找出了各市低于全国税负的行业。各市局根据省局的分析数据,按照税负低于全国、全省水平等条件,具体分析本地行业税负,筛选出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50多个行业作为调查分析重点。各县(市、区)局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本地的主导行业和特色行业税负。


    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省局利用信息化手段集中全省数据,针对日常税收征管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分析了综合征管、流转税管理、所得税管理等10大类25个重点问题,运用进项增幅高于销项增幅、连续三年亏损等50多项指标,排查出3309个重点企业的疑点问题,为市局的调查分析指明思路。市局对所有纳税人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23.5万户疑点纳税人,深入排查每个企业的各种疑点问题。基层税务机关根据省局、市局排查的疑点,加强巡查,清理漏征漏管,与纳税人约谈,督导其进行自查;对自查不彻底仍存在疑点的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稽查。


    在宏观税负调查分析工作中,山东省各级国税部门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分工负责制和工作督导机制,领导包片、部门蹲点,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确保调查分析工作扎实有效。去年以来,全省国税系统共调查分析纳税人52.19万户,其中有问题户21.12万户,查补税款66.85亿元,入库税款60.36亿元;如计算增值税抵顶留抵税额和应纳税所得弥补亏损,共增加税收75亿元,占2006年国内税收收入的5.33%,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国税收入的快速增长。

    微观分析找问题


    在开展宏观税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山东省国税局结合税种管理的特点,以"滞留票"、"四小票"为重点,人机结合,上下联动,开展了专题数据分析,深入查找税收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


    ——运用增值税稽核系统数据,比对"票流"、"货流"差异,深入开展"滞留票"数据分析。山东省国税局在日常数据监控中发现,有些纳税人对应当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却放弃抵扣,从而在各级稽核系统中形成异常滞留票,这与纳税人搞帐外经营、隐匿销售收入密切相关。对此,他们设定了滞留率和红字发票影响率两个指标对滞留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问题的滞留票主要集中在商业企业。他们提取各级稽核系统的存根联滞留票数据和防伪税控系统的红字专用发票数据,集中到省局数据仓库,将滞留率超过10%、滞留金额大于1000万元、红字发票影响率低于40%的企业确定为疑点纳税人,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专项检查。为防止滞留票问题屡查屡犯,省局进一步加强了对滞留票的日常管理,按季度提取、汇总和逐级清分下发滞留票数据,各市、县国税局跟踪分析,及时检查落实。去年以来,全省共查处涉及"滞留票"的纳税人4790户,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计1.86亿元。


    ——拓展外部信息共享渠道,强化部门信息交换,深入开展海关完税凭证数据分析。近年来,山东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税额总量增长较快,其中外省海关开具的尤其明显。在稽核比对不符的异常票中,以部分敏感地区海关名义开具的完税凭证比重较大。2005年山东省11973份外省海关完税凭证中,有3251份稽核比对异常,占总量的27%。省局着重加强了与海关信息数据的交流共享,统一组织了与海关信息的两次关联比对,全省共查出疑点海关完税凭证2300多份,查出涉嫌虚抵税款2.34亿元。


    ——开展国地税信息"五个比对",促进分析应用双向互动,深入开展运输发票数据分析。运输发票的管理难点,在于抵扣信息和开票信息分属国地税两个部门管理,不法纳税人通过假企业、假业务、假发票等手段钻管理空子,虚抵进项税款。2004年、2005年全省运输发票抵扣税款总额增长异常,增速超过了50%。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公路内河运输发票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他们加强了国地税信息交流比对,省局集中了全省纳税人的运输发票数据,按照公路内河运输发票抵扣金额占全部运输发票抵扣金额50%以上的标准,初步筛选出20337户纳税人作为调查对象;各市局利用国、地税共享信息,采取比对国税抵扣运输发票金额与地税申报运输收入等"五个比对"方法,确定4687户疑点企业进行调查核实。在此基础上,省局将协查确认的开具虚假运输发票企业列入"黑名单",利用数据库中的运输发票抵扣联明细信息,提取接受抵扣企业名单及运输发票票号等信息,清分到各市、县国税局,按图索骥,逐户查实。各地再将查实的和新发现的虚假运输发票企业信息汇总到省局,实现了分析到应用、应用再到分析的互动。运用上述方法,目前全省已开展了3次查处虚假货物运输发票的专项行动,共检查疑点运输发票56538份,涉税金额49.92亿元,查补税款和加收滞纳金、罚款3.9亿元。


    ——延伸管理链条,抓住主要环节,深入开展废旧物资发票数据分析。废旧物资行业的管理难点,在于其产业链条中,既有征税环节,又有免税环节,经营企业低进高开、用废企业虚抵税款等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针对废旧物资经营企业和用废企业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分析和查处方法。对废旧物资经营企业,他们以关联企业为重点,筛选出供货数额较大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采集其购销存数据,建立分析模型,采用"以进控销"方法,将当月开具的增值税销售发票金额、普通发票金额与收购发票金额以及库存废旧物资金额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废旧物资经营企业虚假申报、关联交易中发票高开虚抵等疑点。去年,全省共查实废旧物资发票虚开虚抵问题纳税人918户,查补税款1.1亿元。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比对销货人户籍信息,深入开展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分析。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难点,在于纳税人使用收购发票的过程中"自开自抵",税务机关在审核进项税额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时,缺乏有效的比对数据。山东是农业大省,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额占"四小票"抵扣税额的比例最高,存在问题较多。使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企业的平均税负较低,2005年仅为1.99%,相当于全省一般纳税人平均税负的55.6%。


    为核实纳税人进项税额的合理性,他们利用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测算纳税人应税销售额或农产品收购金额。各市局采集有代表性企业的耗电、耗材等20多项生产经营数据,建立重点行业主导产品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测算投入产出比。各基层局运用数据指标,推算纳税人产品数量和农产品原料消耗量,确认应税销售额或农产品收购金额。如德州市国税局通过投入产出法对某重点纸业集团进行分析,查补税款653万元,企业税负率增长一倍多。


    为核实进项税额的真实性,各基层局筛选出农产品抵扣税额较大、申报税额为零的疑点纳税人,将农副产品收购发票上的销货人信息与公安部门户籍信息进行比对,确认销货人的真实性。去年全省共检查农副产品收购发票318799份,查补税款2.98亿元,有力地打击了利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偷骗税款的违法行为。

    健全机制求长效


    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全省国税收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成果,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山东省国税局结合各税种管理特点,初步建立了包含预防、预警、核查、内部管理4个方面、49项重点内容的征管长效机制构架:预防机制起到源头防范的作用,使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发生或很难发生;监控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没有防住或无法预防的问题,增强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审核检查机制重在调查核实,使涉税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内部工作机制强调责任的落实,通过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机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个人。特别是监控预警机制,是征管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他们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宏观税负、各税种税负和关联交易等预警指标体系,科学设定预警参数,构建微观纳税评估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发布和应用,充分发挥数据处理分析工作在税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谈在如何搞好今后税收数据分析工作时,山东省国税局局长胡金木说:税收分析是税收工作的眼睛。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既是税收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更是税收管理理念的转变。山东国税系统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总局的工作要求,认真总结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将税收调查分析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征管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