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中共辽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来源:辽宁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在中共辽宁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李克强

  同志们:

  这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总结今年工作,部署明年工作,扎实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现在,我受省委常委会的委托,报告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对明年工作安排提出意见。

  一、一年来工作情况的回顾

  今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各项部署,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增长千亿元以上,预计今年增长13%;财政收入、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同步增长。今年1—11月份,我省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分别增长10.75%和10.4%,是十多年来最高值;我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年预计增长20%,突破800亿元,这些都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实实在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进展较快,科技创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全面振兴增添了新的动力。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在国际原油、铁矿石等重要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建立了一批工业园区,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0亿元,增长35%,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预计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和谐辽宁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以上,分别过1万元和4000元。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我们在年初预定的目标全面完成,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达到或超过了东部地区平均水平,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

  今年10月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步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三项重点任务。一年来,我们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坚持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集中力量推动地方大型国有重点企业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活力。全省国有大型工业企业85%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工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坚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结合起来,积极打造大型优势企业集团,抚顺铝厂、华锦化工集团、沈阳重型机械集团分别与中直企业联合重组。努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预计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400亿元,增长16%,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二)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进一步推进沿海地区开发开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全面启动,已开发土地面积77平方公里,注册入区项目14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63亿元。“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正在成为我省引进内资外资、优化结构、带动发展的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力度加大,大窑湾保税港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全省港口吞吐能力大幅度增加。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1%,外贸出口增长18.6%,对外开放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三)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建设新型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增加值增长幅度为24%,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数控机床、汽车、船舶等重大装备产品的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大型工业区。沈西工业走廊建设加速推进,沈阳机床、沈阳鼓风机等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开始向这一地区集聚。原材料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并正在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100个工业结构调整项目顺利推进,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沈阳和大连数控机床及成套生产线改造、鞍钢西区500万吨精品板材、辽化80万吨PTA等项目已经或即将竣工投产;鞍钢鲅鱼圈精品钢材、抚顺百万吨乙烯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我省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年初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明确了在继续搞好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坚持用科技创新引领老工业基地改造。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担保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了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的分配政策。积极推动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的提高。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1050亿元,增长27.5%。

  (五)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对15个重点县进行了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地认真落实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省提前一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提前两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年完成369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防病改水工程取得较大进展,粮食产量达到345亿斤,喜获丰收,是第二个高产年。沈阳、大连的中心城市牵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协调,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步形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新的进展。

  (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有保有压的方针,关系到老工业基地长远发展的一批水利、能源、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并陆续开工,形成了建设高潮。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工程完成过半,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丹东三湾水利工程、锦州锦凌水库、葫芦岛引水工程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国电康平发电厂新建、华能营口二期、抚顺发电厂供热机组扩建等电源工程进展顺利,辽宁红沿河核电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沈阳至抚顺(南杂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铁岭(毛家店)至朝阳(三十家子)高速公路加紧建设,烟大火车轮渡投入试运行,沈阳地铁一号、二号线开工建设,东北东部铁路通道辽宁段、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制约我省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得到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七)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辽宁。一是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零就业家庭就业、城乡困难群体救助等民生工程。城市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提前完成,两年里实际拆除棚户房1212万平方米,新建回迁房1332万平方米,120万群众喜迁新居。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新出现的3.4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大城乡扶贫帮困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在居住、看病、子女上学和取暖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职业教育,调整高校结构,办学质量有所提高。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大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社区创建力度;弘扬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了一批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品牌。四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省委批转了省人大《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若干意见》,颁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人大、政协在全省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争创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采取领导包案下访、开展大排查等措施,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我省非正常进京上访人数已由2004年的全国第3位、2005年的全国第5位下降到今年11月的第15位。

  (八)推进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先后三批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部完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顺利进行了省市县三级党委换届工作,特别是成功召开了省第十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为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进一步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党委常委会提名、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制度,省委全会已经累计票决通过了28名市(厅)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积极探索对部分副省级干部考察对象人选进行差额票决的办法。积极推进人才工作,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进一步形成。努力推进治省理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并规范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群团组织的领导,召开了省委工会工作会议和统战工作会议,注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虽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仅就石油加工业情况看,今年前11个月就亏损149.1亿元,说明我省的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很大,改善城乡群众生活的任务还很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确保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国内外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和科学判断。做好明年工作,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蕴藏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可望继续较快增长,世界经济格局继续发生变化,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发展势头良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这有利于我省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拓展发展空间。从国内环境看,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这些都为我省加快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但也要看到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潜藏着一定的风险,我们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当前,我省经济正在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一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近三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2%以上,并逐年加快。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连续三年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增强。近年来,我省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经济外向型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结构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升级,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三是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强。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投资持续旺盛,消费平稳回升,出口稳定增长,这些都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积极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动性日益增强,形成了团结奋进、共谋振兴的强劲气势。但也必须看到,我们仍然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还有一个过程,我们一定要不骄不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加速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做好明年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对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具有重要意义。明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这个主题,努力取得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的新突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标志是动力增强、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环境改善、后劲充足、增长稳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基本着眼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明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按照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要求进行安排,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11%。明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深化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加快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要坚持把深化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围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对改革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全面完成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使国有企业在推动全省经济增长中的爆发力充分释放出来。要深化产权多元化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增量资产奖股、改制上市、股权置换、整体转让等多种有效形式,分类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尚未改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抓紧改制。对已改制的各类国有企业要继续做好完善工作,推进企业健全和完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集中,着力打造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国企“航母”。加快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企业改革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化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国家允许外资进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组建担保公司。努力改善融资环境,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效机制,积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资金、产品、技术和品牌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向重点发展产业、重大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集聚。推动非公有制企业与大企业集团开展专业化协作。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依法规范公务员管理。

  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发展资本、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国家的部署,认真做好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工作。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

  (二)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步伐,以开放促振兴

  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沿海意识,切实增强加快沿海经济带建设的紧迫感,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实现快速发展。

  加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强省。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战略构想,是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筑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新格局的重要突破口。明年要在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切实抓好当前在谈项目的跟进和落实,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省里将设立“五点一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贴息,并争取建立产业发展基金。进一步转变招商方式,把大项目引进与产业集群规划相衔接,面向海外和国内东南沿海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积极吸引国有、民营、境外资金共同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特别要积极争取中央所属大企业集团和国际跨国公司到“五点一线”投资上项目。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通过引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在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同时,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发展高技术产业、有竞争优势的加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充分发挥新型产业的带动力量,形成临港新型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要通过“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带动全省的新一轮大开放,努力形成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开放新格局。

    把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建设作为重点,带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保税港区是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经济区域,是开放型经济的助推器。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是东北唯一的保税港区。要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积极推进的原则,举全省之力把大连保税港区规划好、建设好、利用好。创新保税港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保税港区政策和功能优势。整合全省的港口资源,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不断提升保税港区的综合功能和吸引集聚航运要素的能力,使之成为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执行范围和投资物流企业试点范围,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环节和节能环保等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推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建立辽宁全球采购中心。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矿产等资源基地开拓和建设,抓好对外工程承包和境外投资项目,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开放先导区和产业园区的带动作用。支持各类开放先导区和产业园区在新形势下继续创新体制机制,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要求,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带动原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在着力发展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的同时,抓好其他通用装备和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主机、辅机、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协作、社会化配套的产业体系,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沈阳和大连要发挥产业优势,加快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沈西工业走廊要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区,营口产业基地要加快建设钢铁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冶金、建材等重点原材料产业要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继续抓好100个具有示范牵动作用的工业调整改造项目,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努力拉长产业链。在优化工业结构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咨询、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科技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坚持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抓住国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的机遇,充分发挥我省的产业和科技优势,在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核心关键技术。在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与软件、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100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园区作用,重点支持沈阳先进制造产业园、大连软件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推动沈阳和大连动漫产业、大连生物与医药产业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要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继续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发展新型产业,建设循环经济。强化政府责任和依法治理,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力求取得实际成效。

  要把调整产业结构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结合起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沈阳和大连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破除行政壁垒,建立健全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和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的合作机制。辽西沿海经济区要把发挥沿海城市群的整体优势和实现中心城市突破结合起来,努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加大对辽西北地区和民族自治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帮扶力度,高度重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提高资源的探明程度和采出程度,保持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和谐。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目前我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存在着进驻项目不足或项目质量低等问题。最近,省里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的文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加以落实。明年要着力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努力为项目进驻园区创造优良条件,在项目建设上取得突破。省里设专项发展资金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为城市企业配套的项目,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通过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工业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

  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落实扶持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及时发布有关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信息,抓好服务体系建设。要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布局,着眼于加工的需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和绿色食品比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加工要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拉长产品链和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在大力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稳妥推进城镇化。积极创造城市就业岗位,改革和完善户籍制度,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分配、工资拖欠、子女义务教育、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目标,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实施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争取让更多的农民工掌握一种技能,增强农民进城就业能力,变农民工靠输出劳务增收为输出技能增收。切实维护进城农民工权益,为农民进城就业、安居创造宽松环境。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和体制保障。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力争经过“十一五”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要在“放活”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给县(市)区更多的行政审批自主权、经济决策权。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较大幅度增加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对欠发达县的专项支持力度。

  (五)打造面向沿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既要注重关内关外连接,更要注重腹地和沿海的连接,把临港工业、沿海经济与腹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腹地利用沿海地区向境外、海外发展,沿海地区利用腹地配套能力拓展服务功能。重点抓好100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工作,特别要加快重点电源项目和沈阳—彰武等高速公路项目、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等水利项目、沈阳地铁等城建项目的工程建设步伐,保证项目按期竣工。继续筛选、策划、包装、论证和推进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做好需国家审批项目的上报和跟踪落实,强化动态管理,完善项目储备。各地要抓紧抓好路网管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重大项目建成后发挥更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债和中央预算内等各类国家建设资金,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用好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六)加大发展软环境建设力度,创造发展的良好条件

  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工作思路已经明确;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全面铺开,各经济区域竞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确定,全省发展振兴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发展的硬环境逐步完善。在新的形势下,软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省软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总体上仍然滞后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进程,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为此,要把加强软环境建设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切实抓出成效。

  就全省来说,软环境建设的重点是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守信的市场环境。在政务环境建设方面,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在法制环境建设方面,要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加大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和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要坚决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打击制假售假等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凡经营性的土地出让、建设项目发包、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必须实行公开招标、投标或拍卖,形成“人人讲信用,事事讲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软环境建设是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只有抓住关键、选准载体、突破重点、带动全面,才能落到实处。要把以下三件事作为全省软环境建设的突破口:一是建立健全市、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对推诿扯皮、贻误工作、不作为和滥作为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切实改变目前一些行政服务中心形同虚设的状况。二是加强“民心网”等平台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认真受理关于发展环境建设的举报投诉,特别要重视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公开反馈查处整改结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风和行风的转变。三是加快诚信体系建设。整合信用资源,逐步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及时公布企业信用情况,使企业因守信而受益、因失信而受损,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努力打造诚信辽宁。

  (七)继续从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入手构建和谐辽宁

  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和谐辽宁,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民生工程,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继续搞好棚户区改造。在今年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明年要向5万平方米以下连片棚户区改造延伸。抓紧做好5万平方米以下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方案制定,在明年春天全面启动,争取二年内全部完成。着力推进和谐棚改新区建设,认真搞好回迁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建立棚户区居民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使棚户区回迁居民住得稳、住得好。

  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体系,通过提供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招用失业人员;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通过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继续做好零就业家庭和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就业援助工作,完善零就业家庭就业长效机制,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有条件的要努力实现家庭双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以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为重点,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对失地农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处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提高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切实做好城乡扶贫工作。抓好城市低保标准调整后的动态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对低保人员的救助方式,保证低保制度平稳运行。采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及时对遇到特殊困难的给予救助,以及实行阶梯式扶贫等措施,改善“低保边缘户”生活条件。农村扶贫要紧紧瞄准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基本解决现有30万贫困人口的稳定温饱问题,帮助40万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继续加大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力度,资金投入和覆盖面要大于上年,着力提升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八)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围绕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成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要重点支持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教育,力争一批县级职教中心进入国家级重点学校行列。相对稳定高校招生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加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强化政府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合比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和功能,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家庭等各种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辽宁全面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精心打造一批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台艺术精品,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加强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繁荣体育事业,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申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工作。

  (九)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高立法质量,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和决定重大事项等工作。支持政协组织围绕省委中心工作,服务全省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坚持在重大决策前进行协商,推动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巩固壮大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积极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依法治省方针。依靠法律和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养。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支持和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整合社会资源,确保政法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年内实现基本达标。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提升执法公信力。

  全力保持社会稳定。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正确认识和有效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提高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省的水平,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打造平安辽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经过努力,继续使全省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安居感和正义感。

  认真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边海防建设,扎实做好双拥共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完成明年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推动全省各项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辽宁全面振兴这一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不断加强学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确保完成明年各项工作任务,迫切需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掌握贯穿其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要组织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全身心地投入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宏伟事业。当前,特别要通过学习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把辽宁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审视,善于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看形势、作决策。

  第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守原则、讲公道、扬正气,以地方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准备工作为契机,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对那些既锐意进取又扎实奋斗的干部、既注重当前发展又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一定要予以关心和支持,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扩大选人用人中的民主,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力度。创新选贤任能机制,以群众公认选干部,凭正确政绩用干部。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和领导班子工作制度,特别是要针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领导班子和工作机制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增强各级领导班子科学决策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防止消极腐败的能力。要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企业、农村、社区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地方党委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各项工作制度,着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严格要求、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坚决惩治腐败,严肃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对买官卖官、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商业贿赂、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行为,要出重拳整治。对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对腐败分子要严惩不贷,绝不手软。要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监督,重点监督人、财、物等权力运行环节,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将于明年下半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各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标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我省党的十七大代表的选举工作,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代表条件和代表构成比例,确保代表的先进性和代表性。

  第三,求真务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制定好明年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落实的反馈和督查机制。要把工作目标和任务从横向和纵向上加以分解,落实到每个地区和部门,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和领导责任,一把手要负全责。对贯彻落实情况实行反馈报告制度,把握进展情况,及时分析解决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加大检查督查力度,认真贯彻《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根本标准和基本依据,促进和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心思集中到干事业上,把本事用在促发展促振兴促和谐上,把精力用到扎扎实实抓落实上,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制定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要转变会风和文风,改革会议制度,把各级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和繁杂的应酬中解脱出来。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认认真真察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新年、春节即将来临,地方和全国的“两会”也要相继召开,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到基层,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进行排查,对安全生产的漏洞和隐患进行排查,对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志们,明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第一年,做好明年工作任务繁重,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奋发进取,扎实工作,把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