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辽宁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12月26日)
张文岳
同志们:
克强同志所作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深刻分析了我省当前面临的形势,着重阐述了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克强同志的讲话,对于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根据省委常委会议精神,我就如何判断当前全省的经济形势和明年的基本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讲两个问题。
一、对全省经济形势的判断
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主题,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到9200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00多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50亿元,比去年增加1516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0亿元,增加431亿元,增长14.5%。外贸进出口总额471亿美元,增长14.9%;其中,出口278亿美元,增加43.6亿美元,增长18.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8亿美元,增加22亿美元,增长6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8亿元,增加134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300元,增加1192元,实际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0元,增加360元,实际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3%,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稳定的态势。
经济领域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一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得到实质性推进,列入改革计划的40户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85%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1320户商贸流通、交通建设等领域的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82%。石化、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战略性重组。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预计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400亿元,增长16%,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8%。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明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前11个月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24%和16.2%,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5.3%和48.6%。三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全省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9家、各类研发中心63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285项。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沈重集团、大连船舶集团、沈鼓集团产品自主研发取得实质性突破。四是以“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为重点的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沿海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大量废弃盐场、荒滩得以开发利用,入区项目148个,总投资463亿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增长16.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468万标箱,增长23.8%。五是以县域经济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全省已建、在建县域工业园区达214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50亿元,入园企业1.5万家。预计44个县(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亿元,增长3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达到38个,占总数的86%。海城、大石桥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瓦房店、普兰店、东港、庄河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前200名。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局部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345亿斤。六是认真贯彻中央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政策,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优化投资结构,一批期盼多年的重大项目经国家批准得以推进实施。在加快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新型产业基地建设,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增量将占城镇投资增量的50%,其中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量占工业投资增量的60%。以沈西工业走廊为主体的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大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始形成,鞍钢西区500万吨精品板材等一批项目投产。七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提高8.3个百分点。
振兴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群众。全年争取国家支持和省本级投入102.5亿元,着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一是提前一年超额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共改造棚户区1212万平方米,比原计划的848万平方米多完成364万平方米,新建回迁住房1332万平方米,改善了34.5万户、120万人的居住条件。7个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安置居民6.8万户。二是全年实现实名制就业120万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三是提高了基本养老金、城市低保和优抚补助发放标准,487.3万名群众从中受益。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20%—30%。四是实现了对142.3万城镇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将66.7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五是解决了近60万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对80万城镇“4050”人员提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补贴,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到30.4万人和24.5万人。六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农民达到1810万人,参合率84%;433万农村群众直接受益,核销医药费3.5亿元。七是对470个村实施了整村扶贫,4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八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07所。九是完成饮水工程1108处,解决了农村5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十是完成农村黑色路面3690公里,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完成。同时,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生产、信访、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经济总量与东部省份相比仍然偏低。近几年,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十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去年增长12.3%,今年预计增长13%。但从经济总量来看,今年前9个月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仍低于东部十省市平均值3162亿元,差距仍然很大。二是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前11个月,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位次虽然前移了4位,达到9465元,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6元。三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前9个月,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072元,比沿海九省平均水平低476元。我省农民现金收入60%以上为家庭经营所得,工资性收入所占份额不足1/3,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宽。四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我省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也未调整到科学合理的地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及局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问题,在局部地区、局部行业甚至还有加剧的迹象。五是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仍然很大。全省城镇还有170万人需要就业,农村还有20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部分已就业人口的就业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全省城镇各项社会保险还没有做到全覆盖,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均存在较大缺口。六是工业重点行业效益下滑明显。前11个月,石油加工业实现利润-149.1亿元,同比增亏51.9亿元。面对这些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把对策想得更周全,把措施制定得更有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确保把明年的经济工作做得更好。
二、明年全省经济工作基本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07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也是为今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上来,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六个必须”和“四个着力”的要求,努力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安排:一是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二是结构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50%、40%和1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7%。三是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五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六是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在3%以内。
上述指标中,节能、减排目标是约束性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等目标是导向性、预期性的。在实际工作中,务必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增长,做到发展速度不减、规模不减、效益不减,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低于今年,不低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为此,我们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了适应加速辽宁全面振兴、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进入东部发达地区行列的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务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突破。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尚未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大型企业要逐户研究制定改革方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彻底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煤炭、有色、军工等行业为重点,基本完成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通过调整和重组,把我省钢铁、石化、造船、汽车、机床、输变电等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同时加快纺织、食品等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退出。二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措施,特别是放宽非公有资本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家允许外资进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争取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20%。三是加快财政体制、农村综合改革、分配制度、事业单位、投融资体制、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改革。
第二,进一步加快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今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基本结束,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既给我省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农业、服务业和制造业关键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是加快“五点一线”开发开放。制定完善各层次规划,落实支持政策,按照打造面向沿海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格局的要求,加强和完善“五点”的路网以及水电、公共设施的配套,推进滨海公路、辽河口疏浚等工程建设。要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中央大企业、国际跨国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到“五点一线”投资开发。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依托,整合港口资源,增强辽宁港口群的竞争优势。加强大窑湾保税港区规划建设,尽快封关运营,建设对外高度开放的示范区。同时,推进以沈阳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经济区扩大开放。二是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自主品牌建设,大力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控制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的出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短缺的能源资源。外贸出口增长15%,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0%以上。三是加强对内对外经济合作。支持企业在矿产资源等领域开展跨国投资经营,建立海外矿产等资源基地。加强与周边地区在能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协作,积极参与环渤海区域和东南沿海省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争取引进内资400亿元。四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用好国家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扩大开放的政策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规定,吸引外资投向装备制造、石化、高新技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领域和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争取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0%。
第三,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省经济结构仍然不合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发展滞后、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仍然突出。对此,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快自主创新。在50户骨干企业进行创新型企业试点,加快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重大装备研制、原材料工业精细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中国知名品牌甚至是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二是加快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继续推进100个工业重点建设项目。抓住国家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机遇,做大做强沈阳和大连机床、沈鼓、沈重等一批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抚顺乙烯、辽阳芳烃、鞍钢精品钢材等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提升原材料工业水平。继续推进100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与软件、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采取降低准入门槛、税费减免、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等措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要积极发展各种生活性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特别要支持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流通,进一步搞活经济、扩大就业。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辽西沿海经济区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大对阜新、抚顺、盘锦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第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保持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更加重视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以县域经济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发展壮大县域工业。继续落实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15个重点县率先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县的支持力度,特别要继续加大对县域工业园的扶持,推进县域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培训农民20万人,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0万人。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稳定在320亿斤左右。做大做强畜牧业,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01亿元,增长13%。实施“渔业倍增计划”,渔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增长12.6%。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县城和中心城镇,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搞好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解决农村1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建农村黑色路面3000公里,确保78%以上的村通油路。新建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100所。
第五,积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要认真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有保有压”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100个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增长。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债和中央预算内建设资金,吸引外资和民资,抓好朝阳至赤峰、沈阳至彰武、抚顺至梅河口高速公路和滨海公路建设。加快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沈阳地铁、大连轻轨、红沿河核电、庄河电厂建设,推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重大油气项目建设。二是抓紧规划一批重大项目。要规划引进一批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牵动力大的新型工业项目,储备一批能源和水资源项目,还要抓好交通、生态环保、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要高度重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五”期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消费需求还没有很好调动起来,这与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很不相称。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一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购买力,提高消费水平。二是改善消费预期。要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查处教育、医疗等行业的乱收费,增强群众消费信心。要以食品、药品为重点,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群众消费安全。加快农村商业流通体系建设,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三是增加有效供给。目前,中低收入群众对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热情很高。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宅供应,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发展信贷消费,扩大汽车、住房等大宗商品的信贷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第六,努力做好财政增收节支工作。明年,我省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再就业、“三农”和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增加支出,特别是落实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就净增支出91亿元。同时,受消化炼化企业增值税留抵,以及石油、钢材等价格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值税、所得税等增收压力加大,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高度重视增收节支工作。一是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要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特别要加强煤矿和非煤矿山的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抓紧清理到期的优惠政策,禁止擅自减免税收。积极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特别是土地出让金收益的管理。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继续完善预算制度,整合财力资源,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保证工资、离退休费及时足额发放,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的经费支出,保证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环保和生态建设等重点支出;增加社保就业和困难群体救助资金;安排7亿元技改、6亿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三是加大节支工作力度。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和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控制财政性资金用于楼堂馆所建设和非公益性城市建设。清理和压缩不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各项开支,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公务用车、差旅费和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财政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加大对重点支出的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
第七,加快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全省上下积极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必须看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和更好的工作,加快解决和消化历史积累的民生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筹集120亿元用于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全面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各项农业补贴,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切实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着力推进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和棚户区改造回迁居民稳定就业,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120万人。三是基本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国企职工安置问题,对失去就业能力的并轨职工,通过提供养老保险等办法,保证其基本生活。四是启动实施城市5万平方米以下连片棚户区改造工作。五是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体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六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城市困难群体、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机制;基本解决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加快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七是建立完善城市困难群众供暖援助机制,确保每户困难家庭安全过冬。八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供养、残疾人和孤残儿童救助、住房援助等工作,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实际困难。九是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完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政府奖助学金制度,完善覆盖各类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十是加大农村整村脱贫工作力度,着力扶持40万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基本解决30万贫困人口的稳定温饱问题。
第八,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近年来,我省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环境和资源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重工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规模大,决定了我省结构性污染将长期存在,治理污染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全省湿地面积减少,辽西北局部地区沙化呈扩展趋势;铁矿、石油、煤炭等资源进口或调入的数量逐年增加,建设用地不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下更大力气加以推进。一是加快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把节能节水减排作为考核企业的硬指标,建立严格的企业节能环保管理制度,争取全省全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同比下降3.1%。建立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以辽河治理、渤海近岸海域治理、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坚决依法查处非法矿山,将全省矿山企业总数压缩至5000个以内。同时,实施一批重大探矿项目,加强资源和能源储备。二是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保护好东部天然林和水源涵养林,加大对辽西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快荒山造林步伐,认真搞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湿地、黑土区保护和小流域治理。全省新增造林面积30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万亩。
第九,下大力气抓好软环境建设。近年来,我省在改善软环境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全面振兴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更多地放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构建和谐辽宁上,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倾斜。二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对现有行政执法主体进行依法认定和清理,避免职责交叉和多头执法。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三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社会公示、重大决策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定期向社会发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四是着力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贯彻《公务员法》,教育广大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力解决政务服务不到位,效率不高,甚至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问题。五是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全面落实各项监督措施,抓好源头治理。严肃查处各类案件,重点治理商业贿赂问题。六是改进工作方式。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大力推广“一站式”服务、限时服务,推行首问负责制。以民心网为依托,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反映的问题。加快企业诚信认证体系建设。
最后,我强调一下近期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当前正值年终岁尾,各地区各部门要再接再厉,做好今年的收口工作,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圆满完成。同时,要及早规划明年的工作,确保明年一季度工作开门红。一是抓好春耕生产的准备。尤其要抢修水毁工程,治理病险水库、堤坝,搞好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要抓好备耕工作,切实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市场的检查,做好农用物资保障,严防坑农事件发生。二是搞好救灾救济。今年我省一些地区遭灾较重,受影响的群众数量较大。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把城市低保户、棚户区居民、下岗职工、农村贫困户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救济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安排好节日市场供应,让全省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三是做好供暖工作。要对城市供暖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尤其要确保棚户区回迁居民和城市困难群体不受冻。四是抓好安全生产。近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强化对煤矿和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加强对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建筑等行业的安全管理,查隐患,堵漏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交通运输、车站、娱乐场所和学校、医院等场所的安全监管,确保群众出行安全。五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要搞好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值班工作,确保指挥和信息畅通。最近,我周边国家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对此,要做好监测和防范工作。六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七是做好省“两会”相关准备工作。特别是要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多为群众办实事,保持社会稳定。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