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卫生信息化在发达国家是绝对的热门话题,美国学者认为医学IT将是全球最后一个软件大市场。发达国家的学者在医院信息化研究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医学信息标准化也紧密依赖这些研究成果:如HL7 3.0主要得益于面向对象系统设计的技术,尤其是UML(统一建模语言)的进展;HIS的子系统互联正在使用企业应用集成(EAI)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力量进行创新研究,更多的是学习国外的文献,先把书读懂,再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研究成果和技术。
HIS新产品投资陷入停滞
从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医院信息化经历了7-8年的高速发展期,2000年以后进入了技术发展的平台期。其突出表现在,开发HIS(医院信息系统)的公司在新产品投资方面陷入停滞。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医院在信息化需求方面持续快速发展,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在市场上却找不到满意的公司和产品。这主要有3个方面的问题:
①开发商大规模投入后普遍不能回收投资,影响再投资的信心;
②医院信息化虽然需求旺盛,但软件费用仍然相对过低;
③HIS的发展遇到管理和技术的瓶颈,需要较大投入进行基础性研究,而这是中国IT企业普遍缺乏的东西。
虽然国内HIS市场一直很不规范,充满恶性竞争,但近年来成熟速度明显加快:在大型医院的招标会上,已经看不见“三五个人、一两条枪”的小公司了。因此,在医院支付HIS费用趋向合理的情况下,仍然找不到满意的公司和产品,就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国内HIS公司一般规模很小,注重短期效益,无力进行长期投资。在简单模仿国外HIS的路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有路到尽头的感觉。电子病历(EHR)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EHR在国外也不是十分成熟;其次,我们在讨论技术问题时,往往需要将医院管理的问题也列入其中,因为它与技术瓶颈十分类似,需要由甲、乙双方共同研究解决,而国内HIS公司在这方面缺乏研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没路的感觉也表明我国医院信息化越来越接近国外的水平,所以成熟经验越来越少。
医院信息化呼唤标准和技术突破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国内医院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还是惊人的。从1995年到2005年,大型医院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预算从100万发展到1亿,呈现100倍的增长。按照这个速度,5-10年以后就非常可观了。近年来,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医院信息化的基础研究、标准化和技术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目前国内各个领域都在开展医学知识的“本体”研究,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大规模知识系统、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常识知识库、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基于本体论的产品信息集成研究等。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发了基于本体的“中国医学生物信息网(CMBI)”,第四军医大学的徐勇勇教授主持研究的“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化基础框架”本质就是一个基于医学本体的医学术语标准化体系结构;国内还有一些单位正在开展基于本体和语义网的临床决策系统的研究。
国内医院也十分重视数据仓库技术的应用,纷纷尝试各种工具,使用HIS保存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的试验,但还未见到大规模应用的报道。大型医院的HIS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处理工作,因而数据的抽取、清理、装载、刷新工作十分艰巨。一些医院尝试用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数据仓库工具直接从OLDP/OLTP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统计分析,以降低这个阶段的复杂度和工作量,但缺点是无法实现随机的统计分析。
国内的医院管理尚处在十分原始的状态,更多还是依赖经验管理、定性管理和终末环节管理。HIS的普及对医院流程改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管理人员素质问题(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限制),科学、定量的管理需求仍十分有限,因而多数医院还没有决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仓库的研究。
此外国内对成本核算的热情也说明,我们的大多数管理者还没有管理随机数据的需求和能力。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基础研究和科研投入,由公司、政府和医院共同投入力量,医院信息化呼唤着技术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