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局以商务崛起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目标,负重拼搏,克难而进,大干快干,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一、今年工作总结:
(一)三大指标完成情况
利用外资
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577.75万美元,同比增长24 %,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260万美元的105.1%,提前1个月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540.95万美元,比上年的2248.513万美元增长57.5%;外商其他投资2051.92万美元;对外借款984.88万美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9家,合同外资额8884.0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2%和40.16%。
外贸进出口
据海关统计,2006年累计进出口总额1.23亿美元,同比增长43.5%,占市下达目标任务1.01万美元的121.4%;提前1个月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出口8320.9万美元,同比增长18.1%,进口3944.53万美元,同比增长159.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年目标任务61亿元的101%。
(二)主要工作成效
1、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取得丰硕成果。经过反复地跑省跑部,锲而不舍地为我市企业、产业发展申报争取项目,共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22个,各类支持资金1000多万元。
2、多项指标占全省份额和位次前移。
利用外资总额列全省第10位,同比增幅列第7位;
外商直接投资额列全省第8位,占比列全省第5位;
外贸进出口额列全省第11位,比上年前移两位,同比增幅第5位,获市政府通报表彰(后附市政府表彰通报),并被评入“2006年度黄山市十大新闻”(后附黄山日报新闻);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全省第15位,同比增幅列第6位。
3、外贸增长方式明显转变。进口增长快于出口,特别是资源性原材料的进口猛增、符合国家外贸政策调整趋势,06年,全市进口达到3944.53万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比重大幅提高;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效果明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发展加工贸易,一举改变我市以农产品出口为主的传统局面,形成了机电产品、农产品、纺织服装、化工产品四个支柱产业,特别是机电产品出口高速稳定增长,而且硅芯片、模具等高新技术产品也开始有出口;区县外向型经济发展突出,已成为进出口主力军,在全市比重逐年上升,特别是歙县,进出口已达3782万美元,增长94.9%,增幅列全省县(市)第三。
4、利用外资结构优化。一是总量扩大。利用外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分别迈上6500万美元和3500万美元台阶,同比各增长24%和57.5%。所有区县均完成当年目标任务,同比实现增长。其中休宁县和黄山区突破1000万美元;二是态势良好。利用外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新批项目数、合同外资额等指标呈持续良好增长态势,且所有指标都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合同外资额同比增长40.16%,为明年利用外资打下了基础;三是质量提升。从利用外资方式看,外商直接投资占利用外资总额的53.8%,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1.4个百分点,从新批项目看,单个项目的平均合同外资额达到306.3万美元。从外资到位看,在有外资到位的23家企业中,大部分为今年新批和上年已批准的项目;四是特色明显。新批项目以茶叶深加工、家具制造业和旅游及其配套服务项目为主,符合我市“以旅游经济为主导、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新批农业类项目3个,我市农业利用外资有了新的起色。在投资的国别和地区上,香港仍是我市重要的投资伙伴,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的投资比重也有所加大。
5、商贸流通工作有新起色。一是完成了六大规划的编制任务。根据市政府和省商务厅要求,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实施规划引导,加快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商贸流通组织化程度。截止目前,《黄山市“十一五”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并获市政府批准实施;《黄山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进一步调整后上报市政府;《二手车流通行业发展规划》、《拍卖业发展规划》和《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已报省厅通过;《黄山市成品油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另外,我局根据商业网站规划的需要还编制了《十一五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规划》。二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经商务部核准,06年新增黄山区、徽州区为试点区县,歙县立新商贸公司等7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全市三区四县全部列入试点,15家企业成为试点企业。经验收合格,全市新建和改造农家店380家,完成省厅下达年度计划320个的118.7%,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352个的107.9%。三是项目申报和板块招商全面丰收。上报“振兴老字号”工程项目2个,获商务部批准1个(屯溪胡开文墨厂荣列首批“中华老字号”);上报社区商业示范创建、三绿工程、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茧丝绸产业结构调整、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生猪活体储备等项目11个,获准9个。制订了《商贸服务业板块“招商引资年”活动实施方案》,拟订了《全市商务部门积极融入招商引资年活动的意见》,并及时将任务分解,指导区县编制了招商项目册,开展小分队招商。全年完成商贸服务业板块招商项目19个,到位资金4.591亿元和160万美元,超额4个完成任务。
6、各类市场监管工作走上轨道。一是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在“元旦、春节”、“3.15”、“五一”、“十一”期间进行联合专项检查。全市12家定点屠宰场全年累计屠宰生猪101872头,同比增加1726头,增幅1.72%,检出病猪数75头,全部作了无害化处理,全市中心城区定点屠宰率达90%以上。二是推进中心城区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我市首家牛羊定点屠宰场于12月6日正式运营,注水牛肉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牛羊肉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三是开展《生猪屠宰许可证》换证工作。对全市12个屠宰场检查换证。四是开展酒类流通备案登记管理工作。全市520家酒类经营企业进行了备案登记并逐步实行随附单制度。五是组织开展加油站(点)的年审工作。对全市加油站(点)进行清理并核发了零售经营批准证书。主动同中石化、中石油二大集团公司沟通联系和协调,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计划内用油指标,另一方面积极调运计划外油投放市场,缓解了市场压力,确保了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用油需要。六是开展直销企业服务网点申报的审核工作。对6家企业17个直销门点进行了现场确定认可并上报商务厅。七是及时制定了《黄山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印发各区县执行。八是规范拍卖、典当、二手车经营、报废汽车等特种行业管理。
7、口岸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我市是旅游大市,海外游客入境一直是瓶颈。在省厅及省口岸办关心支持下,经我局进京跑部,努力申报,先后开通黄山—首尔、釜山,黄山—九州、长崎等日韩包机。在我局精心组织、协调和查验单位全力的配合支持下,黄山口岸吞吐量连创全省口岸历史单月新高,包机运营取得良好业绩和影响,全年进出航班、人数分别达到344架次和35339人次,同比增长122%和96%。对促进境外游客大幅增长和加快黄山旅游国际化进程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得到市政府的表彰(后附市政府表彰通报)。
8、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扩大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局机关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共完成招商引资1200万元,已到位500万元如期完成局机关招商任务。 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扶贫工作部署,我局始终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帮扶”原则,休宁县源芳乡万金台村扶贫工作得到有效开展,2006年我局发动全局党员干部为扶贫村修路捐款3100元。三是响应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号召,积极做好竹园村(全市百个示范村之一)驻村指导工作,编写了《竹园村建设规划基础材料》,并积极引进一浙江企业到竹园村考察,达成投资意向,通过多方努力促成美太竹业有限公司与竹园村达成原料供应基地协议。
(三)重要举措和经验体会
1、增强敏感性,用足用活各项发展促进政策。着力争取和落实中部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技改及研发资金、出口品牌建设资金、外资孵化资金、“走出去”支持资金、现代流通业促进政策等中央和省促进政策,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规范操作,按照支持条件、内容和程序会同财政部门认真履行初审职责,推荐全市最好的企业和项目。其次是公开透明,通过各种途径广为宣传各项促进政策,让每个可享受政策的企业都明了政策,项目在审定前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审定政策项目暗箱操作,滋生腐败。第三是科学管理,对政策支持的企业和项目建立动态项目库,跟踪问效,效果明显的企业和项目继续支持,效果不好的予以调整。在确定资金使用计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自觉接受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主动会同财政部门监督企业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2、锲而不舍,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我局抓住商务部和省里有关政策出台的契机,把跑省跑部争取项目作为中心工作,经过努力“双百市场工程”、“东桑西移”等工程我市都有项目列入。由于思想上极为重视,又得到省厅的特别关心,我市争取到的省级各类商务发展项目更多。黄山航空口岸扩大开放是市委、市政府推进黄山旅游国际化工作中的“一号工程”,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反复跑省跑部,尽力抓协调落实,口岸工作力度明显增强。
3、利用展会平台,拓展外贸发展空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组织好徽商大会、100届广交会、第10届西洽会、第17届哈洽会、第10届投洽会、首届中博会、第8届高交会等重大招商经贸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首届中博会上,我市签订两个合同类项目,8个意向性协议项目,签订的“黄山厚海风情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3.2亿元,成为我省最大的内资签约项目。春秋两届广交会共实现贸易成交2800万美元。在第十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期间,我局通过市场化运作,成功举办“美味徽菜大家品”活动,促进了徽菜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期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我市“中国徽菜之乡”称号。
4、形成合力,协调服务企业。一是加强与涉外部门的联系工作,做好风险防范,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部分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所遇到和发生的各类问题,营造了良好环境。二是促进银企合作,资金缺乏一直困扰着进出口企业,资金供给不足始终限制着我市对外贸易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银企合作,一年来通过多种途径为企业协调资金3100万元,增加出口金额1500多万美元。
5、围绕热点,发挥部门独特作用。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充分发挥商务部门职能特点,在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得到市领导、市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认可。一是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二是认真实施“双百市场工程”——黄山茶叶大市场建设项目实施顺利,已做好接收验收的准备;三是黟县“东桑西移”工程已通过省验收;四是抓好绿色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五是加快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六是做好《新农村商报》的发行工作,为农民提供信息支持。
6、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一是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我局提出了“发展、廉洁、团结、服务”的自身建设总要求,大力建设“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高效型、廉洁型”五型机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契机,倡导做个“认真的人、老实的人、负责任的人、健康快乐的人”,不断改进作风,提升干部素质;二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努力使商务部门的一切行政理念、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结果都置于法律法规的规范之中;三是对重点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加强宏观指导、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全面实行承诺服务制、首问负责制;四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免费为企业提供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申请、外贸系统电子政务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外贸流程管理信息化及外贸最新政策等信息化培训;五是以中心窗口为抓手,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公开行政事项,开通局长热线及举报监督电话,不断改进局机关工作作风;六是大力开展“阳光政务工程”建设,提高商务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监督,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部位,针对体制机制上的薄弱环节,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出台并严格执行《市商务局重大业务事项报告讨论制度》,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编制奇缺。我局总编制仅22名,其中后勤及老干部服务编制5名(因有60余名离退休人员),在市级商务部门中是属于最少的。机关内设8个科室,科室设置也是最少的,另有行政中心窗口需要2人。现有县处级领导干部8人,基本上是一个科室1人。为了应付繁重庞杂的工作,我局只好常年聘用5名临时工。
二是经费紧缺。由于部门特点,承担全市各种商品交易会、招商会、出口商品博览会的组团工作,跑部、跑省争取项目和举办业务培训会议(规定不准收费)都需要较大支出,各种接待费用也很大。而每年政府除人员工资外,只按在职人数拨付极少的办公经费,我局每年经费缺口相当大。
三是办公楼问题。我局为服从旧城改造和城市规划建设大局需要,按市政府要求,我局原来的外贸办公楼已于2005年底被政府收储,现在租用办公场所非常拥挤,会也没法开,租金和管理费用压力很大,新建办公楼也是迫在眉睫。
二、2007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总体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商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内外贸结构,重点加强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出口基地、专业市场、农村流通体系、监管体制、商务环境建设,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强化大物流,实现全市商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体目标:
外贸进出口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利用外资7360万美元,同比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同比增长14.7%。
三、2007年重点工作
(一)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一是内贸各大规划抓紧论证、审批,争取尽快全面付诸实施;二是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在巩固提高2006年已建的配送中心、农家店的基础上,再新建187个乡村农家店,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三是大力推进“双百市场工程”。重点指导好黄山茶叶大市场项目的扎实推进;培育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将其纳入省里重点扶持对象。四是大力推进“东桑西移工程”。在完成黟县“东桑西移”工程蚕桑基地建设项目的同时,在两三年内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歙县、黄山区申报“东桑西移”项目成功。五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工程”。继续在市场开拓、品牌培养、产品和生产体系认证、检验检疫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祁门食用菌、黟县和歙县的白厂丝、黄山区的竹森产品、休宁茶叶建成省级以上出口加工基地。六是积极引进和大力培植大型流通骨干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提升流通领域组织化程度和限上流通企业占比,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结构,促进总量快速稳定增长。
(二)积极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
一是加强分类指导,促进我市进出口企业呈现“千军万马”的良好态势。一方面加大对获进出口经营权仍未实现出口实绩的企业的指导,帮助其早日走上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对进出口业绩较好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做大做强,二是切实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国际认证。这是外贸发展的关键。力争培育2-3个省级名牌、10个黄山市自主出口品牌。帮助10家企业通过相关国际认证;三是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要继续提高,在上年基础上同比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25%以上;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我市传统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四是积极培育出口产业基地。争取形成以黄山汽车电器厂为主体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以锦峰公司为主体的精细化工出口基地,以黄山茶叶集团为主体的茶叶出口基地,以好运狮服饰公司为主体的服装出口基地,以鑫汇电缆为主体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以天目药业为主体的医药产品出口基地,力争明年这些企业的出口额同比实现增长20%以上。
(三)多管齐下,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利用外资步伐,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争取国家对“中部崛起”利用外资的政策支持,将我市更多的优势产业列入《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力争外商直接投资突破4000万美元,争取在引进世界500强和世界知名宾馆、酒店方面有实质性突破。二是加强对各区县和开发区利用外资工作的指导,大力推进县域和各开发区利用外资的发展,力争明年同比各增长40%、20%以上。三是认真组织好各项重大活动,精心安排好徽商大会、厦交会、高交会和中部博览会等重大的招商贸易活动,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广泛推介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同时做好项目的跟踪落实工作,切实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四是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商业、物流、文化等领域利用外资,积极采用并购等多种引资方式。围绕“东向战略”和“443”行动计划,针对投资者需求,继续充实、完善并滚动推进“五个一批”项目。五是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行产业招商、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点对点”招商,试行招商引资“首席代表制”,提高实效。六是积极扶持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发展,鼓励已落地企业增资扩股或新设企业。
(四)切实做好口岸工作,提升黄山机场对外开放程度,积极争取临时国际直航包机,为对外国籍飞机开放打下基础。
(五)建立健全机制,进一步改善、规范市场经济环境。
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和监测网络、开展诚信活动、加大执法力度等,确保成品油、肉品、酒类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稳定;保障典当、拍卖、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废、汽车回收、蚕茧市场收烘等特种行业的市场规范。
(六)以“勤政、廉洁、高效、务实”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二是锤练作风,努力为企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协调力度,扶持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经济理论、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