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简介:
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由国投煤炭公司、国华能源公司和淮南市煤电总公司发起设立的股份制预上市公司,三家股东的出资比例为4:3:3。公司是我国现代煤炭工业发展中,第一家运用市场机制建设起来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也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注册资金9.63亿元,公司是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及火力发电为主、煤电并举的煤炭企业,现有三对生产矿井、一个筹备基建矿井、两个选煤厂、一个电厂、一个机修厂及物业管理公司,年生产商品煤660万吨以上,资产总额43亿元,职工总数11000多人。
面临问题:
公司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先后建设了财务管理、综合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但信息系统缺乏总体规划。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六大问题:
体制条块分割,信息系统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系统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造成环境异构,信息异构,数据冗余,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信息集成与共享,形成了以各部门为核心的“信息孤岛”。
由于纵向管理条块的分割,造成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反馈迟缓,导致各种生产管理决策滞后甚至决策失误等。
原有计算机管理系统大部分是从市面上购买的现成软件,没有二次开发,可扩展性和开放型较差,不能适应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变化的要求。
物资供应管理需求和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物资供应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缺货、超储现象时有发生,无法实现对物资成本的实时控制和物料状态的动态跟踪。
生产现场设备管理手段落后,维护和检修成本高,不能实现设备状况的动态跟踪管理。生产现场采集的安全数据缺乏进一步分析处理,安全信息的效能不高。
成本管理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事后核算的水平上,物流与资金流互相隔离,成本信息没有经过有效的集成,导致成本信息不准确,需要理解的信息没有全面的反映,不能实现对成本费用的实时监控管理,更谈不上成本预算的准确和及时。
解决方案:
经过对多家供应商考察调研并通过招标,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最终确定与西安交大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用其煤炭ERP整体解决方案。
国投新集公司未来的竞争战略是取得成本竞争优势。因此,国投新集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就是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双闭环控制,实现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
根据国投新集公司的特点和企业目前现状,国投新集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核心是:以生产计划为龙头,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信息流为支撑,实现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双闭环控制。
从经营计划分解成营销计划和生产计划,根据营销计划、生产计划并依据企业管理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单位产品目标利润、单位产品市场价格等指标分解生成,物资需求计划、设备需求计划、成本资金计划、营销任务计划,经审核生效后作为考核和差异分析依据,并指导业务层,进行资金流、物流的作业,通过业务管理系统反馈的实时数据与成本资金计划进行差异分析,优化业务流程、控制关键环节,修订企业管理标准、绩效考核指标、单位产品目标利润、单位产品市场价格等,使得计划、考核、作业、控制、反馈、优化形成闭环,实现物流(备件、设备、耗材、煤)与资金流的双闭环控制。
整个系统结构是一个3级递阶结构,形成从总公司到矿场和区队的信息动态管理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多核算组织、多工厂、多地点的应用。能够适应业务分散处理与集中控制管理的模式。
应用效益:
博通公司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拿出了信息化整体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确立了“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建设原则,针对煤炭行业的人员及业务特点,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法,突出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的结合,设计了一整套实施培训应用体系,保证了应用系统与实际业务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系统的应用目标:
系统具有很好的支持应用系统实现多核算单位、多工厂、多地点的应用,实现了业务分散处理与集中控制管理模式。
系统构架具有良好的集成性、柔性与可扩充性,能满足企业管理不断重组变化的需要,为今后其它系统实施,实现在同一框架下系统延伸和无逢衔接提供了接口。
系统简捷易用,人机界面友好,充分考虑了每个角色的工作环境,使操作者如同坐在驾驶舱里一样,可用最简捷的方式进行操作。
系统所采用的开发技术和平台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