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态更加多元化,我们的城市面临许多不和谐的问题:交通拥堵、乞丐、盲流、扒手、飞车抢夺、“牛皮癣”、占道经营、食品卫生安全、信誉危机、恐怖威胁,等等。而我们现有的城市管理模式滞后,部门条块分割,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性,难以及时联动,有的甚至互相推诿没有各尽其职。
从信息一体化公共交通到城市管理信息一体化,以信息化和一体化理念创新交通模式解决拥堵问题入手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信息化和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理念是指遵循发展和联系的原则,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资源融为一体,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思路。
城市道路拥堵的根源在于管理手段滞后、交通无序化、公交体系墨守陈规造成的低效浪费。用信息化和一体化的理念创新交通模式,改革公共交通体系、优化管理手段、建立有序交通机制,能够实现公交快速优先、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改革公共交通体系:整合城市交通资源,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双向沟通合理调度引导车流,拉直并简化公交行驶线路,尽量做到一条或若干条主要道路一路公交大巴,公交大巴线路一般禁止路口左拐,公交大巴必须靠右边的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市民凭实名制的公交卡(以后可以发展为“居民信用一卡通”)方便换乘,把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的轨道,打造涵盖公共大巴、公共中巴、公共小汽车(出租车)和公共非机动车(包括市区内“一处租车、各处通还”的自行车和限制于某些区域内的三轮车)的信息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真正实现公交快速优先。
道路规划:社区内提倡、鼓励、方便使用非机动车,城区内“一处租车、各处通还”的自行车出租(和私人自行车的保管)点与各个路口机动车停车场(站头)的规划协调(相邻、互助)。保证足够的城市自行车(非机动车)专用车道和公交专用车道平行,城市地下管网设施可以埋在非机动车专用车道下,要监控并遏制类似目前城市建设中以形象为名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道路绿化带”腐败。实践证明在交通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体形庞大、行动迟缓的公交大巴变道或路口左转弯加剧道路拥堵,甚至堵塞交通,因此,公交专用车道的前提是只能直行或右拐的单一公交线路,才能消除同一条道路不同线路公交车产生的变道追逐现象、避免公交大巴路口左拐造成的拥堵。确保公交专用车道的畅通,在不影响公交车优先行使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其他右拐或直行的小汽车快速借道通行,畅通的公交专用车道是执行救护、出警等紧急特殊任务车辆的“绿色通道”,在交通堵塞情况下有助于交警指挥疏导分流的作用!
公交站点:人人贪图公交线路直达目的地的方便既不现实还会带来线路繁杂重叠加剧交通拥堵的更大不方便,方便换乘是公交站点的重要功能。直行或右拐的单一公交线路保证了公交专用车道的效率,公交专用车道原则上间隔500米(缓慢步行才10分钟)左右、路口50米左右设置公交站点,公交站牌信息化,一二十或更多窗口方便多人同时使用“公交卡”读卡器,能够查询市区道路状况及公交信息或者休闲等候,通过市民插入“公交卡”信息集中互动,快速协调车辆,还有电子眼(全球眼)的24小时值班监控,警惕扒手或者其他违法现象,增加公共场所透明度能够以极少可能的隐私为代价确保绝大多数公众安全利益。
公交卡:推广实施实名制的全城通用的公交卡,公共大巴、公共中巴、公共(出租)小汽车和公共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和限制于某些区域内的三轮车) “公交一卡通”。实名制的“公交卡”备有城市居民(临时与长期)的必要信息,有利于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文明管理、治安管理、国家安全管理、反恐等,能够解决目前争议中的“拥堵费”问题和减轻乞丐盲流现象。对城市居民(包括外来人员)普遍(特殊困难户或者不占用交通资源服务人群——比如特困户、老人、小孩——可以申请减免和政府补贴)办理有偿(如选择按日5元、月票100元或根据实际出行安排计费等符合当地经济成本的市民、公交双赢的计费方式)实名制“公交卡”,本地汽车驾驶员无论使用公交与否也都要出钱办理今后可以发展为“居民信用一卡通”(其有效信息可以起到代替“驾照”的作用)的实名制“公交卡”,起到“拥堵费”的作用,并且提供公交服务选择避免纯粹征收“拥堵费”所欠缺的合理性;对于外地进城车辆,交通拥堵的城市通常经济发达(欠发达、非拥堵没有收费必要,例外)到有环城高速等进城收费口可以控制性按人办理有偿临时实名制“公交卡”(或“交通卡”),具体收费略高于长期居民,配合车辆短期优惠停放,鼓励使用公交或者占用当地交通资源为公交做奉献。有偿实名制“公交卡”提高了交通人员的经济和信用门槛,可以有效遏制行乞、行窃、盲流等城市“亚健康”现象。
公交车:避免外在奢华浪费,借鉴上海、杭州等地车载电视做法,但要超越电视不能互动的落后,开发车载网络信息化系统,安装监控电子眼保障公众合法利益,公交读卡器替代无人售票,信息互动,乘务信息服务、路况信息查询、休闲广告信息等等,驾驶员随时连线信息中心接受调度。公交车包括大巴、中巴、小汽车,公交信息中心集中反馈数据分析预测具体出行流量,按实际情况及时统筹协调。
公交企业:必须国有,并且接受市民和纪检、审计部门的有效监督。城市公交是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公交优先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政府要重视并介入公共交通,根据城区实际情况逐步收回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实际控制权(允许社会资本的介入参与管理监督和分红,但决不能让公共产品成为少数利益集团牟取垄断暴利的工具),不再对社会开放公共交通性质的出租车、三轮车等牌照准入证(可以现金或股权分红的方式收购现有的实际上已大部分有偿出租他人使用的出租车等牌照使用权),实施“信息一体化公共交通”。
优化管理手段:科技强警,结合电子眼等信息化管理,连线公交调度信息中心,优化警力配置,增强机动有效应急力量,出现拥堵、突发情况,借助直行或右拐的单一公交线路前提下确保畅通的公交专用车道快速出动,力求5分钟内到达现场。建立有序交通机制:根据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发路面电子实时监控显示道路流量变化以及把公交车载网络互动流量信息功能有偿拓展到非公交车上,用网络实时更新简便操作查询接听交通信息系统替代现在被动选择迟滞接收的广播路况信息作用,随时有效的道路流量信息和方便停车信息的指导性建议有助于有序交通。
信息化、一体化的大公交能够起到扬城市轨道交通之所长、避免挖地建高架浪费资源之所短的作用,是包括温州在内的中等城市市区不扩张轨道交通的一条蹊径,对于国产的网络信息化管网技术创新和建设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和机遇,有助于节约资源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严重浪费着社会资源。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是当务之急的和谐发展问题。信息化、一体化公共交通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因为其中面临两个难点:一是利益问题,二是技术问题。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该是尽量平衡发展实现和谐的社会阶段了!物质提高了,精神面貌也该发展。所以,请以公交管理层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摆平心态,放弃一些预期收益,提高思想认识,重视群众利益,勇于改革创新,回报社会,才能有助于和谐。利益问题协调好了,网络信息技术问题将在国家投入人力、物力攻关下迎刃而解。盼望着城市公交采取“革命性措施”,拉直并简化公交线路,公交大巴永远靠右直行或者右转弯,避免大巴路口左拐阻碍交通,公交专用车道将有用武之地,市民不必再为一个站点多路公交车的追逐竞争而取舍不定、也不必担心所乘公交车会曲线绕道浪费时间和汽油——路口站点随时换乘的主动权在市民手中,加上服务规范化的公共出租小汽车和“一处租车、各处通还”的出租自行车,公交可以因快捷而真正实现优先。让信息化管理、一体化公共交通给我们的城市交通带来环保、健身、便捷和充满乐趣的畅快和自由,城市交通不再拥挤在经常性车阻的废气中!
从出行着手解决道路拥堵问题的信息一体化公共交通做起,利用信息一体化理念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以下三个方面的城市管理建议权且抛砖引玉:
一、整合城市多种资源,从方便交通入手,依托“实名制”管理,运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居民信用管理实现温州文明和谐发展。
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换发第二代身份证的契机,结合方便出行的“公共交通一体化”所配套的实名制“公交卡”以及实名制的个人通讯工具、实名制的帐户等实名制信息管理(包括网络实名制),建立实名制信息网络化的“城市居民信用卡”制度,有助于对城市居民包括流动人员的“信誉”管理——如对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违法处理以及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具体的,公安牵头负责,全社会、各部门参与配合(比如,公交卖乘车卡和通讯商卖服务号码等都要实行实名制,并履行采录客户身份信息的义务)建立和完善城市(适当扩大到附属的城镇、乡村)居民(包括长住和临时)身份证件网络化查询管理系统,依据《居民身份证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执法人员(警察、行政执法人员等)有权对涉嫌违法违规的人员查验身份,市民也有义务向公务人员提供相关证件或者基于便民考虑——被查验人员自报身份和身份(证件)号码,执法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查询工具立即进行核实;一人一号网络化管理的身份证件查询系统类似于机动车驾照管理并互相接轨,可以记录居民(包括长住和临时)好的和不良的“案底”,市民随时有权通过安全渠道校对该系统中自己的信息,原则上每年更新记录以保护市民应有的隐私和纠错等权力;通过不断完善的配套法律法规的执行,利用该系统可以甄别“城市乞丐”的“真假”,打击行窃、诈骗和逼迫他人行乞等违法行为、救助真正的弱势群体,还可以为见义勇为、志愿者工作、文明市民的评选提供真实依据。倡导城市居民信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
二、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综合管理。
在诸多执法领域,一些管理部门常常脱离群众,有的甚至为部门利益、为收费而“管理”,多部门、多头管理,有利益大家抢着管、没利益相互推诿,迷失了管理的目的。仅仅依靠职能部门“猫抓老鼠”式的有限管理是不够全面且容易出现“权利寻租”的腐败并导致监管的不彻底性。因此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经济杠杆,出台有奖措施鼓励群众通过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监督的“见义勇为”行为参与管理和监督——降低投诉举报门槛、扩大补偿和奖励的范围和基数、增加违法的经济成本、落实受理责任制、提高执法效能。建立24小时(值班制)快速反应机制,对投诉举报反映的情况应追根朔源、追查到底——包括对执法机关内部出现的问题,及时兑现奖励。
积极主动地依靠群众,通过适当的合法利益途径激励群众参与到各项管理工作中来,可以弥补管理部门专职人员人手不足、监督面不广泛、可能存在其他疏漏等问题,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真正为群众利益而管,对投诉举报负经济损失补偿和见义勇为奖励之责的执法者从单纯的“孤军作战”的管理人的角色超然转化到群众间利益矛盾的仲裁者的中间位置上,可以避免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政府管理却同情被管理者的现象,鼓励人人接力棒式参与的见义勇为,提供遏止违法行为的“见义勇为”式的就业机会,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违法违规行为真正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有助于创建和谐社会。
三、整合政府热线电话资源,完善110警务热线和12345政务热线的功能。
市委、市政府整合各部门的电话热线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大对110警务热线和12345政务热线在人力、物力、尤其是信息技术力量等方面的投入,保证接通效率,轻重缓急分别交办处理。110警务热线不分部门范围局限接受群众所有投诉、举报;12345政务热线不分部门范围局限接受群众所有咨询、建议。做到“一个热线口子对外,政府内部详细高效分工负责,方便群众、广听信息、精简效能、改善工作”。使“110警务热线和12345政务热线”成为包罗合并本市各部门的对外热线和市民投诉、举报、咨询、建议窗口桥梁作用的“市民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