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向印度学习什么?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印度和中国是最具有比较性的两个大国。两个大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改革道路,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许多人越来越感兴趣的问题是,究竟谁的发展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中国和印度在未来世界将是激烈的竞争对手吗?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对中国来说最有可比性的话,那就是印度,因为两个国家的很多禀赋都比较相似。

  在1949年建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喜欢拿印度和自己相比,用来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将印度经济远远甩在后面,与印度为伍似乎是一件很有损颜面的事,这时候的中国比的是“亚洲四小龙”;而如今,印度通过实施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和印度的对比又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20世纪末,曾在卡特政府中任职的美国埃默立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罗伯特·帕斯特,在编写《世纪之旅》这本书时,将印度排除在世界七大国之外。印度没有入选的解释是:印度在20世纪里对南亚地区以外的影响微乎其微,印度的经济始终很弱。

  进入新世纪,对印度经济的乐观预期在全世界内蔓延,印度已有足够的资本让经济学家们和媒体拿它和中国相比。印度《经济时报》2005年1月22日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印度世纪晨光初现。文章认为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

  从宏观角度来看,按购买力平价调整过的GDP,印度跃居第四位,排在美国、中国和日本之后,到2010年就会取代日本的位置。经济学家们预测到2035年,世界的经济三极将是中国、美国、印度。

  从产业的角度来比较,印度的IT软件产业已经远胜于中国,金融系统比中国要稳定,制药工业发展迅速,同时,发展势头良好的纺织业是中国纺织业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印度和中国一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印度利用其IT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加速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另外,印度的私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刊登的哈佛大学教授塔伦·康纳的文章中写到,“比较而言,在所有大的新兴市场厂,印度的市场软环境可能是最好的。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畅通无阻……由于普遍尊重财产权、尊重法制,合同双方会保证交易的神圣不可侵犯。”

  康纳教授的文章认为,在中国是政府帮助了公司,在印度则是公司帮助了政府,她们充当了印度的使者,向政府机构传播着最优惯例。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1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称,2020年的时候,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尽管不能动摇美国的老大地位,但也将会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

  许多人越来越感兴趣的问题是,印度的经济改革走的道路和中国大相径庭,但是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究竟谁的发展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中国和印度在未来世界将是激烈的竞争对手吗?

     印度服务,中国制造

  1991年对于印度的意义就好像1978年之于中国。印度1991年开始全方位经济改革,国民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印度的年平均GDP的增幅在1992年至1997年间达到了6.7%,1997至2002年为5.5%。而通货膨胀也从1994年和1995年的12.8%降低到2004年初的4.26%。同一时期,印度的外汇储备从1995年的250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4月的1180亿美元。

  对印度经济贡献最大的是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服务业,占GDP的50%。之所以将印度的信息产业包括在服务业的范畴内,是因为印度的信息产业主要是软件服务业,而中国则主要是硬件制造业。

  服务业的大发展是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来自摩根斯坦利的数据显示,服务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40.6%上升至2003年的50.8%,占印度GDP累计增长的62%。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31.3%上升至2003年的33.1%。期间,中国服务业经济的扩张在总体GDP累计增长中仅占33%。

  但是印度发展了两头却忽视了处在中间的制造业。印度的制造业和中国的服务业情况正好类似,从1990年到2003年,制造业比重基本上停滞在27.2%的水平,而2003年中国的数字是52.3%。

  印度的制造业虽然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但也并非万马齐喑。医药工业和纺织业是印度制造业的两个亮点。

  印度的药品占全球药品销售量的8%,排第四名,是世界第五大散装药生产国。印度的医药工业有2万个实验室,医药市场规模为53亿欧元,其中最大的医药企业Glaxo SKB占有5.7%的市场份额。印度是非专利药品生产和出口大国,2001年的医药出口接近17亿美元。

  医药工业是印度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印度的医药企业模仿能力强,药价是全世界最低的。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行业利润率很低,这一点和中国的医药产业比较相似。印度政府已经将医药工业列为知识型产业,并加大研发的投资力度。

  法国《回声报》在报道中提到,印度在发展医药工业方面有两大优势:一是劳动力成本低;二是印度大量的患者和多样化的基因,使印度成为新药临床试验的理想地。

  印度纺织业的发展更加咄咄逼人。

  纺织业是印度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行业,其产出占GDP的6%左右,吸收了3500万人就业。今年1月1日纺织品出口配额制度的寿终正寝给了印度的纺织业新的发展机遇。世贸组织估计,2005年印度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可能会从三年前的2%升至15%。

  印度是世界第五大服装出口国,排在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美国之后。印度和中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存在直接的竞争。分析人士认为,遍布印度的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和中国的大企业比起来处于劣势。

  不过,印度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印度正在兴建一个个服装工业区。在达吉服装工业区内,60座水泥厂房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世界最大的厚绒布毛巾厂商印度韦尔斯旁公司正在古吉拉特邦建设一座耗资2.2亿美元的工厂。亚洲最大的斜纹布生产商温德纺织公司也在建设新厂。

  印度希望在中国巨大超高效的工厂投产之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谁都对印度(纺织业)的未来看好”,韦尔斯旁公司的董事长说。

印度内生,中国外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靠的是外资和出口,而印度则靠的是内资和内需。这是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最显著的差别。

  中国已经成为年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远远领先于印度。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高达527亿美元,而印度只有35亿美元。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哈比卜·哈克·孔达卡尔认为,印度崇尚民族主义,而这种民族主义常常体现在排外上,导致游客和投资商纷纷远离这个国家;中国则更务实,一直欢迎外国资金和技术。中国前驻印度大使程瑞生也认为,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较中国强烈,其相当保守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外开放。

  持不同意见的人也有很多。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认为,中国吸引外资总额虽然比印度高,但是实际数额没有这么悬殊,主要是统计口径不同;另外,印度并不是盲目吸引外资,而是注重提高外资的利用效率。

  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者黄亚生和印度出生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的Tarun Khanna教授于2003年7月24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引起广泛争议的文章,文章认为,尽管中国吸收的FDI已超过印度的10倍,且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GDP的40%,而印度的储蓄率只有24%,但在过去10年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大约为7%,而印度的年增长率则为6%。这说明,与中国相比,印度对资金的利用更有效率。

  由于银行系统和股市的良好表现,企业容易从股市募集到资金,所以印度对外资的依赖性就弱一些。2004年中国的GDP增长9.6%,让世界为之侧目,但是中国股市的表现却是全球最差。而印度股票市场的表现让国内外投资者喜笑颜开,印度股指去年累计上升了64.19%。

  另外,印度虽然在外资总量上落后中国,但是吸引的研发外资却高于中国。

  有人说,印度的经济增长是内生的,而中国是外生的。究竟孰好孰劣,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但是以现在的形势看,双方都在向对方学习,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印度2003年的出口额为63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15%。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正在仿效中国的做法,建立经济特区,希望能够像中国一样促进出口增长。这些特区向国内外投资者承诺建立一流的基础设施、实行大幅度的税收优惠,以及简化繁琐的政府手续。

  据香港《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2003年批准了超过25个经济特区,大部分特区由私人企业主导。印度的目标是,今后五年每年的出口以20%的速度增长。

  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为投资者所诟病,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来自印度驻华使馆的资料显示,2008年以前公路网的升级建设需要24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

  过去动荡不稳的政局也影响了经济运行。印度1991年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时,时任总理的拉奥(2004年12年23日逝世)和财长的辛格是改革的主导力量。印度经济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辛格出任印度总理增强了印度国民和外界对于印度经济的信心。

   另类的印度模式

  印度是公认的继中国之后又一个经济改革成功的例子。但是印度的经济改革走了另一条道路:印度没有发生基础广泛的制造业革命,而是靠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对于这种增长模式还没有一个定性的结论。

  摩根斯坦利全球首席经济师斯蒂芬·罗奇认为,选择以服务业为发展导向,印度绕过了限制它们制造业发展的储蓄率低、基础设施建设差和外国直接投资少等因素。重点发展服务业反而让印度发挥了它的三大优势——高学历劳动力、信息科技专长和流利的英语能力。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科技大国,拥有400万科技人才,排在日本、英国等研发大国之前。甲骨文公司总裁查尔斯·菲利浦表示:“印度知识分子数量之多让人感到吃惊。”

  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同时,印度已经成为全球研发中心。

  到目前为止,有将近150家国际巨头在印度开设了研发中心,其中,通用电气投资8000万美元在印度班加罗尔修建了研发中心,员工数量超过1600人,是该公司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而甲骨文在印度的研发中心同样是该公司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仅次于美国的研发中心。去年英特尔班加罗尔研发中心申请了63项专利,使印度超过了以色列和马来西亚成为该公司最重要的研发基地。

  跨国巨头在印度设立的研发中心的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在2004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00强企业中只有33家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

  不过,印度在研发领域的地位正受到中国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国民英语水平的提高,可能在未来数年内让印度的优势化为乌有。

  和斯蒂芬·罗奇的观点不同,2004年11月16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称:印度靠服务业推动的经济增长是“非就业”式的,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人口构成的转变,这种模式可能会降低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有人认为信息技术部门可以成为印度的救星,尽管印度已经是世界头号软件出口国,外包业也是印度人首先搞起来的,但是中国社科院南亚文化研究中心孙士海研究员说,印度信息技术部门的产出仅占GDP的2%左右,贡献有限。

  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部门不能吸收大量没有高学历的劳动力的就业。信息技术部门的雇员不足100万,到2010年可能会再增加100万。但是考虑到印度的劳动力届时将增加4000万,这点增长就是杯水车薪了。这些新增的劳动力需要的是工业部门的蓝领工作,满足这一需求的惟一可行的途径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

  与中国有着许多相同的难题,但印度的解决之道却总是与中国不同。

  和中国情况类似,印度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水平落后,吸收了大部分就业,面临棘手的“三农”问题。印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起了“绿色革命”重点发展农业,解决了粮食问题。此后印度农业的发展速度降低,现在的水平比中国还要落后。农业占印度GDP的比重为25%左右,而中国不到20%。

  “技术扶贫”是印度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5年前,印度卡纳塔卡邦启动了一项惠及3万个村庄670万农民的“武装农村”计划,装备的不是武器,而是一个个信息终端电脑。通过这些电脑,印度政府将信息闭塞的农村和外界紧密相连。印度的农民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选择。2004年6月28日的美国《商业周刊》以《数字农村》为题,深入报道了印度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世界银行对于印度农业的创造性改革大加赞赏,准备给予专项巨额贷款,将这一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同时,斯里兰卡、南非、巴西等国也在密切关注着印度农业改革的情况。麻省理工学院的肯尼斯·肯尼斯顿教授对于印度农业的创新这样评价:“印度正在引领世界探索如何使高新技术惠及最多数的平民”。

合作还是竞争

  在2003年7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印度对中国:落在龙后面的老虎》的专题报道。这篇报道一开篇就指出:“25年前,中印这两个又脏又穷的亚洲大国的生活水平颇为相似,但如今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几乎是印度人的两倍。”

  印度能否在今后20年缩小同中国的差距,甚至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竞争者?黄亚生和Tarun Khanna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其他观察家大多持怀疑态度,布鲁金斯学院的达斯古波塔教授说,中国已经比印度富裕,印度今后20年是要追赶。

  把两国完全摆在竞争的位置上,可能对未来两国的发展并无好处。著名学者胡鞍钢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是本世纪最重大的事件。由于两国国情不一样,优势和劣势不一样,将会有不同的路径和不同的模式。从长远来讲,今后中印两国的共同之处是两个人口大国都面临着重新崛起的问题。

  曾有美国战略学者警告:“一旦你把中国看成敌人,那他就会成为你的敌人。”或许同样的话也可以用在印度身上。中印两国作为本地区的大国,合作仍然是比竞争更优的选择。

  斯蒂芬·罗奇认为,中国和印度一个注重发展制造业,一个注重发展服务业,两国经济还是有很大的互补性,如果中印能够取长补短,必定会给欧美发达国家带来更大的挑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1月24日在新德里与印度外交秘书萨兰举行了中印两国首次战略对话,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的会谈是为温家宝总理3月份访印做准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峰教授认为,中印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温暖过。

  在此之前,印度石油部长阿耶尔1月6号邀请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八个OPEC成员国的能源部长共商石油进口大计,并且计划成立一个“石油进口国组织”以保证价格合理、稳定的石油供应。印度还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兴建连接中印两国的输油管道。

  麦肯锡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事务总裁艾沃·波赞认为这次会议具有历史性意义,如果最终达成协议的话,将会影响到亚洲的地缘政治版图。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认为,印度和中国的关系会被石油拉近,两个国家在石油需求上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的潜力。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定下时间表的时候,印度也想参与进来。印度总理辛格甚至梦想建立从新德里到东京的“亚洲经济共同体”。

  “印度最新的时髦词汇是‘互补’,任何关于印度和中国是竞争对手的言论都显得过时了”,印度产业联合会主席斯里尼瓦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