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来源:中国财经报 更新时间:2008-03-15

 

  起步于2001年的甘肃省金塔县城乡信息网络平台日前基本建成,成为金塔农民与市场对接的“千里眼”、“顺风耳”。截至目前,各信息点先后发布经济、科技等信息15万条,提供各类农业信息近10万条,发布产销信息近3万条,辐射农户签订购销合同5万份,使棉花等10多种当地优势农业品和矿产品在网上找到了“婆家”,累计实现网上贸易5亿元。全县农民收入由2000年的3348元增加到2006年的4792元,年均增长达200元以上。

  金塔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对外制种重点县,然而几年前却因区位劣势、信息闭塞出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和农产品销售难的“两难”局面。2001年,该县开始实施“以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一个以县信息网络中心为龙头,以农村中小学为依托,连接部门、乡镇、学校,辐射到村的城乡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建立,使该县信息网络覆盖率达到91%,有效解决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瓶颈”——“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引领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介绍,这个以政府主导、联合建设的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利用乡村学校远程网络教育人才和设备资源,把农村信息化和农村教育信息化有机结合,把网络信息与广大农民的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行以“县中心编辑上载、乡网站维护管理、村小学下载传递、农民应用反馈”的信息运行模式,将信息的触角延伸到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创新了农业信息推广新模式。在具体工作中,县信息中心按农时季节搜集整理各类农业和市场信息,编辑整理成电子版,每月分两期发布在“金塔经济信息网”上,由各村小学信息点及时下载打印并分发给学生带回家中。农民若有反馈意见,则以书面形式由学生带到学校,汇总后反馈给县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根据农民的意见和需求调整相关信息内容,并提供相应服务,形成“自上而下传递,自下而上反馈”的运行模式。目前,全县10个乡镇均建立了信息站,50%的乡镇建立了规范化信息示范站,70%的村建立了信息点,15%的村建立了标准化信息示范点。

  通过向产业基地、行业协会伸、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延伸,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对象全部纳入到信息体系中来,形成了集电子商务信息收集传递、外地固定经销网点信息反馈、龙头企业流通大户产销信息发布为一体的商务信息网络框架。2005年,该县红光村农民杨兴成从信息网上得知内蒙古某地急需大量面粉的消息后,及时联系,成功销售面粉150吨,收入30万元。2006年,鼎新等两镇发生棉花病虫害,县农牧局和信息网络中心及时在网上发布棉花病虫害防治,使农民减少损失3000多万元。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全县90%的种植业品种、80%的畜牧业品种实现了更新换代,推广普及了棉花“双株双层”、膜下暗灌等各类实用技术30多项,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项目30多个,成立各类专业协会30多个,培育形成了以棉花、肉羊为主的主导优势产业,以棉纺加工、番茄加工等为主导的地方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