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想查查火车票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相关网站却老是打不开,网上搜索成了常事之后,市民们却多了新的烦恼——网上办事困难重重。记者调查发现,我市不少部门网站建设滞后,没有发挥其应有功能。
早在2003年,我市就要求各级企事业和机关开展网上办公,加强电子政务,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了解政策,鼠标一点事情办完。但几年过去了,市民们网上冲浪并不像想象中的如鱼得水。王先生上网多年,非常注意留意相关信息。王先生说,他是铁杆网民,职业是销售墙体材料,他经常上我市一些部门网站,但总是发觉里面内容空泛,没有多少与人民大众密切联系的信息,且更新速度太慢——“每次点开还是老的内容,多是流于形式”。他听说一新型墙体材料在外省市已经上市,想看看我市的情况,但点开主管部门网站,里面根本就找不到这些内容。随后记者登录我市一些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网站,发觉王先生所言确实。记者登录王先生称的网站,除了首页有几条更新内容外,点开内部网页,内容简单,陈旧乏味,没有新鲜感。
记者同时登录几家部门网站发现,其中××行办网站里还是2006年4月的内容,以后再也没有更新。打开“中国合肥物价网”,里面内容确实和百姓关系紧密,有农副产品、食品、生产资料等价格信息,但房产价格还是去年的,每天都变化的食品价格也是半月前的,一个星期之前的农副产品信息依然“历历在目”,参考价格值得怀疑。记者点开县区多家部门网站,其政务公开里面不少还是一年前的内容,且寥寥数语,点开显示“暂无内容”是常见现象。更令人郁闷的是,打开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民航、铁路、客运等网页,不是速度极慢就是无法点开,想通过网上办事极其困难。
记者随机调查了几位网民,他们都对我市机关和公益事业单位网站表现了极大期待,建议加强维护,加快更新内容,特别要多补充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网站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专家认为,既可以快捷地宣传政策法令,掌握舆论主动权,也可以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保持畅通,在满足公众知情需求的同时,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方便和有效的服务,这才是政府建立网站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