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西方某国有关方面在一次代号为“合格接收器”的行动中,雇用35名“黑客”高手对重要预设网络发起“攻击”,以检验系统的安全性能。在4万多个戒备森严的网络目标中,“黑客”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攻击”,最终有36个点被攻陷。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说:“只有多攻击自己,才能发现、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
网络链接的多样性,终端分布的广泛性,使网络极易遭受“黑客”和间谍的攻击,或者感染计算机病毒,或者遭受硬件“后门”、软件“漏洞”等破坏,从而给信息安全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网络在提供快捷高效信息传输的同时,也给安全带来不少隐患。正如一些专家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强信息安全研究,可能比网络建设本身更重要。
攻与防是一个共生共存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砺剑不可忘记铸盾。
当前,我军的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网络安全是每个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但是,有些单位开发利用网络正面功能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重视不够。有的单位在汇报网络建设时讲成绩多,讲问题少,比如只讲有多少个建制单位实现了网络直通车,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升级,搞了多少场网上推演、电子对抗等,而对网络建设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却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
撇开这些成绩里有没有水分不说,这种倾向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个别单位领导只看到了信息化的优长,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视而不见,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二是没有或很少尝过网络遭袭之苦,不知道网络遭袭之痛;三是重使用轻管理,认为网络信息安全纯属技术性问题,是技术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未来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信息的博弈战,在增加网络攻击之剑“刚性”的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至理名言——“对手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妨学学外军,攻击一下自己。因为只有经常攻击自己,才能从中发现和弥补缺陷、漏洞,从而构筑起更加坚固的网络“防火墙”,提高抗攻击、耐打击能力,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作者:朱志伟、田世军 71811部队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