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来自印度的声音很少”
1月17日下午,中印IT产业比较圆桌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致福轩隆重举行,来自华盛顿大学比较国际发展经济学教授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二人作为演讲嘉宾,分别介绍了中印双方的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北大国际MBA(Bi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主持了论坛,来自北大国际MBA的往届校友、在读学生四十余人参加了圆桌论坛。
安东尼P.D考斯塔教授是研究亚洲经济发展的专家。他任职于美国印度研究院的理事会,以及亚洲商业与管理杂志的编辑部;他还曾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担任日本千叶商业大学、奥斯陆大学和瑞典亚洲研究院等世界知名学府的访问研究学者,还是众多基金和协会组织的合伙人。
活动开始前,北大国际MBA(BiMBA)美方院长杨壮教授在发言中指出,BiMBA曾经邀请过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管理者和著名学者前来演讲,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包括香港和台湾,都不乏其人。但“来自印度的声音很少”,所以这一次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杨壮教授说,提到印度,他首先想到的是三个词:IT业、软件外包和最近那本著名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近年来,印度的IT业发展速度之快,产业集群效益之明显,整体规模之崛起是世界罕见的,这也为中国IT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印度软件外包业的崛起三步曲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介绍说,最初,印度的外包公司只是在软件领域做一些简单的编程和维护,主要卖点是低成本的劳动力。印度IT外包巨头塔塔咨询公司(Tata)起初便是因为自己拥有一支世界级的专家队伍,却向西方IT公司提供便宜、外围、低端服务而受到客户的青睐。
随着世界外包业的发展,印度外包业也乘势而上,发展成为“世界办公室”。但现在,雄心勃勃的印度人已经不满足于自己仅仅作为“世界办公室人员”这个小角色了,而是想尝试进入产业链条的中上游,吸引跨国公司把业务中的知识创新、研发环节的工作转移到印度。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认为,只有进入产业研发领域、接触产业核心技术,才意味着从以前的配角跃升为战略伙伴。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同时指出,在全球大约7500亿美元的软件市场中,美国占据了40%,大约3000亿美元;欧洲占据30%,大约2200亿美元;日本占10%,大约为七八百亿美元。欧、美、日三国占到了全球软件规模的80%。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企业,大家都意识到,如此大的软件外包市场,仅靠某个国家的几家企业无法独占,在竞争中和对手合作才是最好的策略。
印度IT业的成功之道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指出,重视教育和政府扶持是印度IT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00年以来,在中、印、日、韩四国的比较中,印度为21.2%的国民发放赴美签证,比例高居四国之首。印度政府于1991年投资兴建了可高速传输数据的微波通讯网络SoftNET,“这在当时是个创举,至少满足了10年内软件企业的发展需求。”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说。
1999年,印度率先成立了IT产业部,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为该国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此外,政府还提供了完全免税的进口硬件和软件,到2010年前为止免除公司所得税(最高比例达90%)、允许设立100%外资独资公司、购买国内资本货物时免除消费税等许多优惠政策。
同时,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也分析了印度IT业面临的挑战和危机。包括没有专业化的核心技术、缺少主流经验与方法、质量控制不能保证100%,产品销售上对美国市场依赖较大,硬件装备较差,软件工程师缺乏,博士引导的专项研究少等。“要想摆脱产业链中下游的命运,你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也就是要永远处在升级的过程中。”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说。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崛起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还介绍了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IT业发展历程。据了解,近年来,位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以其发达的计算机软件业闻名世界,被誉为“亚洲的硅谷”,吸引了海内外400多家著名信息技术公司落户其中。正是这些公司构成了印度计算机软件业的脊梁。英特尔、微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西门子、通用电器公司、惠普、康柏、奥瑞克、太阳微、鸿基、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也都在这里设有开发中心和生产基地。1999年,中国华为公司也在这里设立了以开发通讯软件为主的印度研究所。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指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就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特别是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趋势,制定了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1991-1992年度,班加罗尔的计算机软件出口仅为150万美元,2000-2001年度猛增到16.3亿美元,10年内飙升了108倍,占印度全国软件出口总额62亿美元的26.3%。
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认为,印度IT业的迅猛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拓海外研发中心、重视专业教育与基础设施、提供大规模后备人才库、政府放手减少管制、激发企业活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具体措施。他特别提到了印度IT业“金三角”的核心区域班加罗尔(Bangalore)。
中国“硅谷”中关村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情况。目前,中关村科技园下属17个特色园区,共有18000多家企业,690000名员工,还有71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5家重点研究中心,39所高等院校,70万名大学生。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内的企业实现收入6000亿元,其中有650家企业收入达亿元以上。
夏颖奇指出,在中关村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聚集着17000家中小企业,这样的密集度世界少有。其中,56.6%的企业从事IT产业,中关村有全世界最好的鼓励风险投资的政策。政府有很多机制来扶持高科技研发企业的成长,有很多孵化器、创业园,中关村仅仅为海外回国留学生就创办了19个留学生创业园,并且还有各种综合性的孵化器。“一个小企业,在孵化器里就像温室一样,得到最好的呵护。”夏颖奇说,“包括房租的减免、财务的代管、人员的培训、政府政策的引导、介绍等等,使得在孵化器中、创业园里这些新建高科技企业能够节省很多人力、物力、时间,并且能够迅速获得市场要素,促进他们迅速成长。”
夏颖奇认为,中关村和硅谷,两者之间存在类似的地方。就发展模式而言,中关村是国内最像硅谷的一个高科技区域:围绕大学产生了高科技研发企业群,促成校内外技术直接转移,教授、专家、研究员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通,这与日本、台湾模式不一样,与上海的张江也不一样。但是,硅谷的历史、潜能以及高科技水平是中关村无法企及的。
夏颖奇强调,中关村正处于自建立二十多年来最好时期:创业最活跃,国际化程度最高,市场化理念最好,诚信守法、企业人才数量最大,创造财富最大。但他也坦承,目前中关村与硅谷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争取再过50年,我们能跟硅谷称兄道弟、不相上下!”
中印比较:狮象共舞 大国崛起
讨论一开始,夏颖奇就向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作为科技园区,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人才回归?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笑答称,钱多钱少不是问题,关键要回答“为什么人家应该回来?”是环境好,还是项目多;是空间大,还是领域宽?真正把这些想明白以后,就不会发愁引进不了人才了。
随后,在场的BiMBA校友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家们纷纷与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展开讨论。他们的话题十分广泛,“政府部门应该怎样扶持IT业发展”,“中印之间IT企业是合作还是竞争关系”,“软件外包还能走多远”,“IT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如何进行?”等等。
讨论中,有BiMBA校友认为,目前中国软件企业50%以上是中小企业,和印度公司寻求合作更需要寻求规模相当、有共同利益出发点的公司。 还有人认为,靠外来的“奶粉”长大只是一时之举,关键还要“喝母乳”自力更生强身健体。中印企业前期是合作,长期是竞争。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普遍认为,从商业角度说,印度企业来中国肯定是要赚钱的,但他们可以给中国软件公司提供培训、架构、咨询以及管理经验。而且,对软件外包的看法不应该是单纯的“软件来料加工”,而是应该尽可能直接面对客户,为客户提供软件解决方案,这才是“自力更生”强身健体的根本。
对此,安东尼P.D考斯塔博士认为,对于印度企业,中国巨大的市场有很多印度政府和公司所需要的服务;其次可以帮助印度公司进入日、韩市场,了解和分享中国对日、韩市场的经验。另外,中印合作还可以帮助印度在中国建立一个辐射全世界的全球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中国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对于中国企业,可以了解印度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知识,还可以进入欧美市场,比如通过印度的销售专业人才做到这一点,这些销售人才对美国和欧洲市场非常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