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减速”演绎科学发展理念
来源:哈尔滨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报告实录

  今年GDP

  拟增12.5%

  2007年,是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是继往开来、续写佳绩的重要一年。新一届政府要树立新理念,采取新举措,谋求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12.5%,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

  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增长15%。

  专家视角

  GDP增幅下调质量与速度同步

  报告提出的2007年主要预期目标,都有所下调。有关经济专家分析,按传统增长方式,发展指标一般是逐年加码,有所上调。今年的下调,却有另一番寓意,减速中演绎的是哈尔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摒弃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而着力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价值取向,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同步提高,把转变增长方式摆到经济工作的首位,这也是市委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留有余地,既有利于制止层层加码追求数量的传统做法,又为加快发展预留了指标空间。

  ———通过适当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数描2007科技发展蓝图

  科技创新投入

  5亿元

  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类投入达到5亿元。

  申请专利

  3500件以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利制度建设,申请专利3500件以上。

  设立专项资金

  1000万元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人才环境。设立自主创新科技人才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高新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拔尖人才科技创新。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建循环经济项目

  30个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建设清洁生产和中水回用项目30个。

  新增孵化面积

  2万平方米

  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新增孵化面积2万平方米。推进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做好“哈尔滨国际科技成果展交会”签约项目跟踪服务。

  2007·工业

  增强工业竞争力加快新型工业化

  加快调整工业空间布局

  【精彩搜索】

  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力争35平方公里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报告实录】

  积极推进区域调整改造,实施呼兰、松北、阿城、哈西、哈东、群力、香坊工业新区、平房工业新区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力争35平方公里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协议入区项目50项,协议投资额30亿元,30个项目建成投产。整合优化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强化功能定位,统一招商政策,放大园区带动效应。启动轻型车厂、北方专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搬迁改造。

  【专家解读】

  工业布局是区域工业发展的指导纲领。2007年,哈尔滨市工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与工业机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立足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强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推动企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按照建设哈大齐经济走廊和建设哈尔滨市几大经济板块的思路,大力度调整制造业空间布局,必将提高哈尔滨市工业经济集中度,使整体实力实现产业聚集。

  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精彩搜索】

  全年新开工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00个。

  【报告实录】

  全年新开工投资超千万元工业项目100个,续建项目260个,竣工投产5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30%。重点推进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兽用生物制品基地等大项目建设,基本完成煤制烯烃、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

  【专家解读】

  在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中,哈尔滨市将扩大竞争优势,提升产品水平,巩固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技术进步,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使用技术,培育一批地方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力争早日使主导产业建成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并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地区。

  缓解工业运行突出问题

  【精彩搜索】

  引导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流动。

  【报告实录】

  筹建大项目融资担保公司。依托市股权登记托管中心开展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和股权流动业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引导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流动。推行项目集约用地标准,加强闲置土地、园区停建工程的清理和整顿。

  【专家解读】

  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较低、经济技术合作进展迟缓、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推行筹建大项目融资担保公司,引导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流动等措施,必将有力缓解这些突出问题,为工业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2007·服务业

  突出重点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

  【精彩搜索】

  提升哈洽会、冰雪节、哈夏、啤酒节等知名展会的国际化水平。

  【报告实录】

  整合旅游资源,加强著名旅游风景区建设,打造近郊文化旅游圈,大力培育中西合璧、冰雪名都、避暑胜地、音乐名城、金源古韵等核心品牌。加强区域合作,落实东北旅游联合体关于建立无障碍旅游区的协议,拓展旅游市场。发展会展经济,提升哈洽会、冰雪节、哈夏音乐会、啤酒节等知名展会的国际化水平。

  【专家解读】

  目前,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商贸会展旅游、文化旅游、避暑旅游、欧陆风情游、历史文化游、生态游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已初步形成。今后,按大力发展旅游会展业的总体要求,哈尔滨市旅游业应加速与国际接轨,培育若干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精品。

  创新发展商贸服务业

  【精彩搜索】

  整合物流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报告实录】

  大力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支持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建立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600个。整合物流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龙运物流园区、华风物流园区、禧龙物流园区、神州物流、新香坊集装箱节点站等大型物流项目建设。

  【专家解读】

  发展现代物流业,要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拓创新,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物流服务体系和企业运行机制,鼓励哈尔滨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加速实现国内外物流市场服务一体化。

  有序发展信息服务业

  【精彩搜索】

  加快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建设,实现市、区、县(市)联动。

  【报告实录】

  完善网络设施,建设跨领域应用系统,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制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培育以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为重点的服务外包企业,加快市开发区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加快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建设,实现市、区、县(市)联动。

  【专家解读】

  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需要信息化的推进。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构筑平台系统,传递信用信息,提高诚信体系的管理效率,不断整合信用信息,共享信息资源,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运行稳定。因此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也是信息化推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建设进程中,避免行政管理上的分割局面,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信息化在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7·农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精彩搜索】

  加快用现代技术和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

  【报告实录】

  加快用现代技术和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加强特色农产品产区建设,打造五常大米等知名品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扩大到2200万亩。

  【专家解读】

  市政府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统揽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纲,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使利用现代技术和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哈尔滨市还将通过巩固和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壮大畜牧业和特色园艺产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无公害和有机食品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等多条途径,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精彩搜索】

  坚持走主导产业富县、工业经济强县、招商引资兴县、民营经济活县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报告实录】

  坚持走主导产业富县、工业经济强县、招商引资兴县、民营经济活县的发展路子,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升县域产业层次。加强双城、宾县、尚志、五常、延寿、方正等县域开发区建设,推进县域工业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域外转移。

  【专家解读】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输血”,更要“造血”。而增强“造血”功能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加快发展“四种经济”:一是积极推进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二是引导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发展私营、民营经济;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和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四是推进优势产区建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区域块状经济。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精彩搜索】

  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支持1亿元。

  【报告实录】

  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支持1亿元。实施呼兰河、三家子堤防工程建设,推进西泉眼、友谊、倭肯河、龙凤山、香磨山5个大型灌区配套工程。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探索农业保险等农业生产保护机制。

  【专家解读】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应把农民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事情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报告提出的呼兰河、三家子堤防工程建设,西泉眼、友谊、倭肯河、龙凤山、香磨山5个大型灌区配套工程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等项目的实施,都将使哈尔滨市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直接受益。

  改善农村面貌

  【精彩搜索】

  按计划完成改灶、改厕、改圈和通车、通电、通电话、通电视等年度任务。

  【报告实录】

  建设农村高等级路面公路1000公里,新建沼气工程20处,新增户用沼气池9000个。加快改灶、改厕、改圈和通车、通电、通电话、通电视步伐。

  【专家解读】

  报告体现了政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决心和信心: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问题;改灶、改厕、改圈等措施,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将解决农民生活方式落后问题;加强农村面貌建设,使村屯环境脏、乱、差问题得以改善。

  改革开放要务速览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农村综合改革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

  ◎加强与东北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合作

  ◎加快对俄、对韩出口加工基地、科技合作基地和物流

  集散中心建设

  ◎开展劳务输出、境外办厂、技术合作和工程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