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即将步入苟延残喘阶段?
来源:中国国家企业网 更新时间:2012-04-13
                         “认知水平较差,诚信意识少,一般人不关心,即使在做的,也是个人冲着玩、企业冲着赚钱,当然很难搞。”北京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BD总监王绍海的一句话,道破了中国电子商务目前正面临的窘境。

  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高达740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94.8%的份额为B2B业务,达到了6450亿元,而B2C、C2C业务的规模不过分别为200亿元和150亿元,两者相加也不过总体规模的3%。

  有人戏言,“王雷雷和马云折腾了这么多年,只是为了3%的饼渣子。”

  另外的97%的电子商务生意去了哪儿?谁来搭台?谁来唱戏?

  97%无声息?

  “其实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挺健康的,市场扩张速度不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1月上旬,阿里巴巴CEO马云在上海说。然而话锋一转,他又说:“企业商务软件的不足,将阻碍上千万数量的中小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马云说,这是“阿里软件”进军电子商务软件市场的理由。

  然而,就在在马云说“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一个月前,TOM在线CEO王雷雷却在上海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互联网发展,网民们还不知道如何开发和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优势。”当时,王雷雷是赶赴上海接管易趣的全部业务,并着手打造一个在线和移动结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姑且不论马云和王雷雷的论断谁对谁错,B2B业务才是电子商务市场第一推动力和骨干。“正是B2C和C2C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症状。”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他认为,2006年B2C和C2C市场的火爆明显地带有炒作嫌疑,“其实B2B才是推动市场膨胀的主导力量,这两年平均增长都近2000亿元,怎么没有多少人说?”

  事实上,从早期的举步维艰,到近两年千亿级的增长,电子商务所经历的迷茫、努力、爆发,再到正在发生的第二次迷茫,让很多参与者感慨良多。有人在谈论中国的电子商务时总是会提到,为什么这个市场的97%是在没有声息地沉默着,而另外的3%却给大众带来了最深刻的影响?

  “企业都知道电子商务是未来、是趋势,将来业务转移到网上也是迟早的事。可是行动上总是滞后于理论太多,在国内很多方面都是如此,电子商务也没能够幸免。”北京某医药电子交易中心的负责人谈到电子商务时,显得既爱,又无奈。

  他告诉记者,1999年以前,电子商务的推动还是政府行为。“那时候只有大中型企业才搞电子商务,做法上也基本上是‘政策支持、政府扶持、企业主持’的方式,总体看,在面上是铺开了,但是基本上没深度。”他笑着解释说,没深度的涵义,就是做做表面文章,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线下做完以后,再放到网上做一遍,原因很简单,在网上做有政策优惠。“这种现象到现在还挺普遍的,可以说是当时不成熟地推动电子商务所留下的后遗症吧。”他说。

  2000年以后,一些民营企业开始接触并尝试电子商务。“可是不久之后又都退了回去,和国有大企业不同,民营企业既要承担风险,也没有政策保障,就没有人敢于勇往直前了。”某民营公司总裁告诉记者,他当初就经历过这个过程。2006年底,他的公司再一次踏上电子商务之旅,原因是“这终究是个方向,躲是躲不开的”。

  开头就是“乱”

  “1999年底,上级领导指示我们,做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查询和网上订货。当时大家根本没有理解透,以为就是把订单报表电子化,然后放在网络上。” 在一次电子商务的研讨会上,有人自告奋勇地讲起了当年的故事,“一方面我们是国有大型企业控股的,另一方面我们的业务是IT产品分销平台,国内很多IT厂商和我们都有合作。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顺,客户不顺,合作商不顺,搞得很痛苦。”

  在2000年,国内分销商中拥有信息系统的很少,“估计不到20%,在我们上了电子商务平台之后,各种问题就迅速跟来了,很多分销商是没有电子商务平台的,即使有,也都是闭门造车出来的自有系统,或者就是‘为了适应业务’,委托软件提供商改得一塌糊涂的,总之分销商信息系统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甚至有分销商明确说,它们不想搞什么平台。”

  更考验这位IT信息中心主管的是,2000年还没有跨平台应用的集成标准和工具,就连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都存在于不同的平台上。“怎么办?摸索着自己建支持多数平台集成和管理的Web Service体系。”渐渐地平台的交易流量大了、企业客户也多了,但是分销业务人员反映,许多产品生产厂商的数据元和元数据是不统一的,每天在庞杂的订单库中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实在痛苦。“难道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是这样?”他苦笑着问。

  据他的介绍,在此后的5年中,这位主管不断发现,到他们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上做交易和分销产品的企业,所使用的规范种类和平台差异不是减小,反而增加了。“大型企业纷纷搭建自己的商务平台,但是没有交流、各自封闭,我估计这种情况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善。”

  不同电子商务规范导致的结果是,大企业之间总会相互暗示,采用相同的规范才能完成电子支付,合作才能够进行下去——而为此的争夺和博弈过程,很多大型企业IT主管都深有感受。中小企业就完全不同了,它们虽然在规模上要小于大企业,但是在选择空间上却比大企业多,所以有时候逼急了,反而去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这对于大企业来说反而不利。

  “我们这类企业是做分销的,各种企业都要打交道,最后迫不得已,大家开始妥协,转向选择第三方交易平台。”该主管说。

  第三方交易平台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是另外注册专门搭建交易平台的子公司,负责为交易各方建立更开放的平台;二是选择第三方已经建立的交易平台,并为此付费。“我们选择的是前者。”他说。如此一来,新的问题也产生了,“第三方平台背负着很大的政策风险和业务安全问题。以往政府鼓励国有大型企业推电子商务,总是碰到下层应用的小问题,如今,中小企业自发实施电子商务,却又碰到了上层的政策、标准和环境的大问题。”所以,即使新平台每月能处理上千万元的大业务,忧虑还一直伴随着大型企业的IT主管们。

  在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多样的,同样,艰辛的电子商务模式也是多样的,面对国内3000多万大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基数,“所有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企业和用户,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到阵痛,或者是承受和忍耐,或者是不断地退出和进入,而对环境改善、好转的期待,基本上是一样的”。 “认知水平较差,诚信意识少,一般人不关心,即使在做的,也是个人冲着玩、企业冲着赚钱,当然很难搞。”北京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BD总监王绍海的一句话,道破了中国电子商务目前正面临的窘境。

  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高达7400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94.8%的份额为B2B业务,达到了6450亿元,而B2C、C2C业务的规模不过分别为200亿元和150亿元,两者相加也不过总体规模的3%。

  有人戏言,“王雷雷和马云折腾了这么多年,只是为了3%的饼渣子。”

  另外的97%的电子商务生意去了哪儿?谁来搭台?谁来唱戏?

  97%无声息?

  “其实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挺健康的,市场扩张速度不低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1月上旬,阿里巴巴CEO马云在上海说。然而话锋一转,他又说:“企业商务软件的不足,将阻碍上千万数量的中小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马云说,这是“阿里软件”进军电子商务软件市场的理由。

  然而,就在在马云说“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一个月前,TOM在线CEO王雷雷却在上海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严重滞后于互联网发展,网民们还不知道如何开发和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优势。”当时,王雷雷是赶赴上海接管易趣的全部业务,并着手打造一个在线和移动结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姑且不论马云和王雷雷的论断谁对谁错,B2B业务才是电子商务市场第一推动力和骨干。“正是B2C和C2C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症状。”有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他认为,2006年B2C和C2C市场的火爆明显地带有炒作嫌疑,“其实B2B才是推动市场膨胀的主导力量,这两年平均增长都近2000亿元,怎么没有多少人说?”

  事实上,从早期的举步维艰,到近两年千亿级的增长,电子商务所经历的迷茫、努力、爆发,再到正在发生的第二次迷茫,让很多参与者感慨良多。有人在谈论中国的电子商务时总是会提到,为什么这个市场的97%是在没有声息地沉默着,而另外的3%却给大众带来了最深刻的影响?

  “企业都知道电子商务是未来、是趋势,将来业务转移到网上也是迟早的事。可是行动上总是滞后于理论太多,在国内很多方面都是如此,电子商务也没能够幸免。”北京某医药电子交易中心的负责人谈到电子商务时,显得既爱,又无奈。

  他告诉记者,1999年以前,电子商务的推动还是政府行为。“那时候只有大中型企业才搞电子商务,做法上也基本上是‘政策支持、政府扶持、企业主持’的方式,总体看,在面上是铺开了,但是基本上没深度。”他笑着解释说,没深度的涵义,就是做做表面文章,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线下做完以后,再放到网上做一遍,原因很简单,在网上做有政策优惠。“这种现象到现在还挺普遍的,可以说是当时不成熟地推动电子商务所留下的后遗症吧。”他说。

  2000年以后,一些民营企业开始接触并尝试电子商务。“可是不久之后又都退了回去,和国有大企业不同,民营企业既要承担风险,也没有政策保障,就没有人敢于勇往直前了。”某民营公司总裁告诉记者,他当初就经历过这个过程。2006年底,他的公司再一次踏上电子商务之旅,原因是“这终究是个方向,躲是躲不开的”。

  开头就是“乱”

  “1999年底,上级领导指示我们,做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查询和网上订货。当时大家根本没有理解透,以为就是把订单报表电子化,然后放在网络上。” 在一次电子商务的研讨会上,有人自告奋勇地讲起了当年的故事,“一方面我们是国有大型企业控股的,另一方面我们的业务是IT产品分销平台,国内很多IT厂商和我们都有合作。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顺,客户不顺,合作商不顺,搞得很痛苦。”

  在2000年,国内分销商中拥有信息系统的很少,“估计不到20%,在我们上了电子商务平台之后,各种问题就迅速跟来了,很多分销商是没有电子商务平台的,即使有,也都是闭门造车出来的自有系统,或者就是‘为了适应业务’,委托软件提供商改得一塌糊涂的,总之分销商信息系统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甚至有分销商明确说,它们不想搞什么平台。”

  更考验这位IT信息中心主管的是,2000年还没有跨平台应用的集成标准和工具,就连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都存在于不同的平台上。“怎么办?摸索着自己建支持多数平台集成和管理的Web Service体系。”渐渐地平台的交易流量大了、企业客户也多了,但是分销业务人员反映,许多产品生产厂商的数据元和元数据是不统一的,每天在庞杂的订单库中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实在痛苦。“难道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是这样?”他苦笑着问。

  据他的介绍,在此后的5年中,这位主管不断发现,到他们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上做交易和分销产品的企业,所使用的规范种类和平台差异不是减小,反而增加了。“大型企业纷纷搭建自己的商务平台,但是没有交流、各自封闭,我估计这种情况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得到改善。”

  不同电子商务规范导致的结果是,大企业之间总会相互暗示,采用相同的规范才能完成电子支付,合作才能够进行下去——而为此的争夺和博弈过程,很多大型企业IT主管都深有感受。中小企业就完全不同了,它们虽然在规模上要小于大企业,但是在选择空间上却比大企业多,所以有时候逼急了,反而去选择其他的合作伙伴,这对于大企业来说反而不利。

  “我们这类企业是做分销的,各种企业都要打交道,最后迫不得已,大家开始妥协,转向选择第三方交易平台。”该主管说。

  第三方交易平台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是另外注册专门搭建交易平台的子公司,负责为交易各方建立更开放的平台;二是选择第三方已经建立的交易平台,并为此付费。“我们选择的是前者。”他说。如此一来,新的问题也产生了,“第三方平台背负着很大的政策风险和业务安全问题。以往政府鼓励国有大型企业推电子商务,总是碰到下层应用的小问题,如今,中小企业自发实施电子商务,却又碰到了上层的政策、标准和环境的大问题。”所以,即使新平台每月能处理上千万元的大业务,忧虑还一直伴随着大型企业的IT主管们。

  在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阶段,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是多样的,同样,艰辛的电子商务模式也是多样的,面对国内3000多万大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基数,“所有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企业和用户,都不可避免地遭遇到阵痛,或者是承受和忍耐,或者是不断地退出和进入,而对环境改善、好转的期待,基本上是一样的”。  观点:第三方支付有难言之隐

  在线支付作为支撑电子商务的四大体系之一(其他三方面分别为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和安全认证),其重要性越来越为业界所重视。在商情服务和交易服务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支付环节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在这种需求驱动下,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并且由于其“更开放、更安全、更便捷和成本更低”等优势,成为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主流。然而,中国第三方支付虽然近几年也蓬勃发展,但是许多第三方支付公司都面临一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卖”的尴尬。

  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国内目前主要有宿主型和独立型两种。前者依托于某个电子商务网站,并为自己的网站交易进行服务,譬如淘宝的“支付宝”和易趣的“安付通”,定位都是C2C市场。后者独立于任何一个电子商务的网站和银行,只专注于支付服务,譬如首信“易支付”、云网的“支付@网”等,他们与多家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在支付、CA、信用等关键环节都具有很大优势。

  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服务企业和网络平台约有50多家,但是规模较大的不过十几家。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则迅速扩张,从2001年的不足10亿元到目前的近200亿元,这种变化甚至引起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极大兴趣,第三方支付市场开始水涨船高。

  但是,由于国家政策不明朗,企业用户群也很不稳定,第三方支付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难题。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祥多次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会议上提出:“第三方支付的收益模式仍然经受考验。”

  随着加入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平台”不断增多,支付业务所带来的收入也大幅下降,但是从交易手续费中交给银行的成本却居高不下。当记者采访首信、环讯、云网等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负责人是否盈利,以及最大需求时,答案几乎完全一样:第一,单纯地做第三方支付不赚钱,必须同时做额外的业务,例如卖点卡、订机票等;第二,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认定、保护和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



  “支付服务的直接毛利率相当低,通过其他业务对支付业务的补贴是业界普遍现象。”陈信祥表示,用互联网的免费思路看待对虚拟经济运行极为关键的支付服务,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看,是十分危险的思路。

  “直接影响是各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做更多的业务和客户,而收益将变得更少。间接影响是实力较弱的平台被迫出局,服务和诚信方面大打折扣。”云网总裁朱子刚认为,最终的结果是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的利益收到损害。

  除了同行的竞争压力,来自产业链源头的威胁近期也令第三方支付的公司产生忧虑。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高级经理石征明强调,国有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仍然是互相合作的关系,“因为银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涉及那些支付业务,所以我们只提供后台认证和交易服务。”但是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电子银行部的相关负责人都承认,双方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而且以后有更多支付业务会重叠。

  在第三方支付公司之间的“友商”竞争正在加剧的同时,上游金融机构的“业务向下延伸”,更是巨大的挤压危机。有受访者称,现在第三方支付公司,要与同行斗,更要和金融机构斗,而后者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难言之隐”。

  目前,央行对于电子支付牌照的考虑,还在调查和思量阶段,而第三方支付,却即将步入苟延残喘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