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茧丝绸行业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
来源:盐城市茧丝绸行业协会 更新时间:2012-04-15

  2006年,盐城市茧丝绸行业协会在市委、市政府及全市蚕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饲养蚕种80万张,比上年增长17.6%,生产蚕茧64万担,产值达9.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58%,产量居全国前四位。蚕茧生产为全市农民实现人均增收60元,比上年增长75%。全市生产生丝4000吨,丝织品3500万米,真丝绸1000万米,服装2200万件,茧丝绸产值16亿元。现将2006年茧丝绸行业协会的十大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

  一、及早部署全年工作重点

  茧丝绸行业协会的蚕桑业务部门,在2006年初召开全市各县(市、区)蚕桑站主要负责人会议,部署全年蚕桑生产,提出“八大思路、六大重点”。“八大思路”:认真做好宣传工作;抓好技术培训;高度重视,打好春蚕生产攻坚战;注重量的扩张,培植优质高产桑园;采取着力措施,提高蚕桑生产综合竞争力;完善蚕桑生产台账建设,加强蚕种秩序管理;逐步建立对灾害性气候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桑树保护,逐步恢复桑病虫测报防治系统。“六大重点”:加强蚕桑生产宣传工作;精心做好春蚕饲养工作;提高蚕桑综合竞争力;着力桑园规模扩张;提高省力化养蚕水平;加大蚕种质量监管力度。因思路清晰,主攻目标明确,从而推进了我市蚕业的良性发展。

  二、着力解决盐城蚕桑史上从未有过的缺种难题

  市茧丝绸行业协会蚕桑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在2005年冬至2006年春,先后4次赴陕西、四川、云南等地,行程2万多公里,调进优质蚕种12万张,确保了我市春季蚕桑生产的需要。

  三、提升蚕种生产能力

  茧丝绸行业协会蚕种生产业务部门,在2006年初针对上年秋季多灾气候,蚕种生产大幅减产的状况,对全市8个蚕种场认真进行生产能力的核定工作。对每个场的“症结”进行逐一排查,并带着问题深入各场进行探讨,加速改进。同时对全市蚕种生产的布局实施优化调整,立足春季生产,秋季生产比例不超过春季的70%,增大蚕种生产的安全系数,保证丝茧育供种的稳定性。

  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茧丝绸行业协会和蚕桑站共同建立了“盐城蚕业”网站,并创建了“盐城蚕桑信息台”,利用这些载体,对全市蚕桑重点乡镇的分管乡镇长、村技术人员、共育大户、养蚕大户计2000多人(户),实施引进蚕种饲养技术、气象信息、茧丝绸市场行情、蚕期中应急技术措施等到方面的技术辐射。茧丝绸行业协会蚕桑部门并以“盐阜大众报”和“盐城电视台”为媒介传播载体,做好蚕桑及茧丝绸行情的宣传,推进了全市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

  五、做好各项检查验收工作

  茧丝绸行业协会蚕桑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针对2006年春蚕饲养品种、涉及种场、横跨区域是盐城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特殊情况,强化了蚕种催青的检查工作,推进各项责任、关键技术措施的到位率。严格蚁蚕生命率调查,对7个省份、17个蚕种场、280个批次、32万张的蚕种,抽样280个,提前感温催青,进行蚁蚕生命率的调查,掌握了外调蚕种的内在质量,为春蚕生产打好前奏。针对蚕种订购的“热点区域”,强化蚕桑生产台账检查,并在蚕期中做好家蚕生长状况的跟踪调查工作。

  六、切实解决了秋季大范围的农药污染问题

  市茧丝绸行业协会蚕桑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针对2006年秋季持续高温、农作物大面积频繁治虫、农药污染严重、蚕桑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的实际情况,联合县(市、区)乡(镇)蚕桑技术部门,通过艰苦地排查,一一摸清了与桑园相邻田块的用药情况,指导蚕农对症下药,把农药污染对桑园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为实现仅蚕桑一项在全市农民增收中贡献60元的份额打下了基础。

  七、加强行业统计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

  为了使我市各缫丝企业能够熟练应用“全国茧丝绸生产统计系统”,8月1日在我市富安茧丝绸公司举办了缫丝行业统计员培训班,由省丝绸协会统计负责人蔡夕红同志讲解了“中国茧丝绸网全国茧丝绸生产统计系统”的注册登陆以及统计数据的输入查询。“缫丝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特点是: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共享、操作简便,可引入盈亏分析、计算机仿真技术等。我市东台富东制丝有限公司、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盐城高美缫丝有限公司等企业,从中受益匪浅,用企业的数据服务于企业,减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承担的风险。

  八、加强行业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宽发展思路
2006年编印《盐城茧丝绸情况》12期,近20万字。多次组织我市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走出去学习考察,赴苏南、浙江等地,现场观摩企业管理和项目建设,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拓宽了企业家的视野和发展丝绸缫丝加工的思路,扩大了企业联营空间和产品销售市场。2006年上半年,特庸缫丝厂和镇领导几次到湖州丝绸之路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听取了他们的发展规划,参观了他们引进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真丝电脑提花生产线,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走访,互通信息,拟向将来在织绸上进行技术合作项目。七月份,我们组织了新曹等企业负责人去浙江丝绸之乡德清县的新市镇、移越镇等地的产业集群,特别是织绸生产和丝绵生产,参观了他们一家一户的家庭连锁作坊,产品集中销售的生产格局,学习了他们农村工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经验。

  九、及时召开鲜茧收购工作会议,加强行业自律

  年初,茧丝市场价格出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了合理制定2006年蚕茧收购价格,贯彻国家发改委、商务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2006年蚕茧收购价格与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引导企业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行情,科学制定春茧收购价格,规范管理本市区域内春茧收购行为,维护我市茧丝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协会与市经贸委行业处于6月4日,在东台市召开了全市春茧收购工作座谈会,各县(市、区)茧丝绸公司负责人,各缫丝企业负责人和相关县(市、区)经贸委,茧丝办负责人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上,协会会长卢克松同志围绕国内外茧丝绸行情趋势,春茧收购价格,进一步进行行业自律,促进我市茧丝绸行业稳定发展等问题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分别就春茧价格,收购秩序,茧丝绸市场趋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会议通过学文件、交流行情,冷静应对形势,最后达成了共识,较好地解决了我市春茧收购定价问题,建议将吨丝成本控制在19—20万元,鲜茧价格控制在27—29元/公斤为宜,从而在2006年春茧收购工作中,既兼顾了贸工农三者的利益,又有效地控制了春茧外流,稳定了收烘秩序,为稳定财政税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加强行业管理,确保行业规范运行

  积极协助市茧丝办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商务部对茧丝绸的工作要求,努力开展工作,积极履行协调和管理职责,及时报送和反馈本地区的茧丝绸行业运行势态,确保茧丝绸规范运作。市茧丝办在2006年度的工作中,因成绩显著,被省经贸委评为一等奖(苏茧办字[2006]015号《关于对各市茧丝办2006年工作表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