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力推内蒙古新型工业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以金融、信息、中介、物流、旅游业等产业为核心的内蒙古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并日渐成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增量的一支生力军。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安俊义认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需要服务业的有力支撑。因此,在自治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今天,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成长,尤为必要。”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它的发展壮大,每一步都可以追寻到服务业的踪迹。1997年和2001年,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的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使之在短时间内跨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这个发展过程,借助的就是现代化的金融融资服务。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担保包钢18亿元可转债。2006年,包钢与中国光大银行签订《银企合作框架协议》,使包钢享有授信优先、利/费率优先、服务优先等优惠政策,排除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几年来,公司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不仅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而且在适应快速多变的钢材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004年,包钢工业旅游项目推出,让社会公众在参观游览中增长见识、了解企业、认同产品,从而达到城市、企业、产品“三赢”的目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在每一个大企业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服务业企业群。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融资服务、决策咨询服务、市场调查服务、广告宣传服务、物流服务、培训服务等,都无一例外地属于服务业的内容。


  早在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就出台了2004—2010年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的规定,细化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60条优惠政策。就在当年,自治区第三产业地税收入达62.7亿元,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地税收入,超收额达11.96亿元。2006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18.8亿元,增长14.5%,拉动全区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税收272.8亿元,同比增长27.1%,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为46.3%。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自治区正在寻找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更需要现代服务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撑。经过服务业的催化,工业化不论在整体实力,还是技术水平、知识密集度和产品的附加值上,都可以迈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安俊义说,自治区将围绕自治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以大型企业集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口岸等为重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编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与工业企业生产需求相配套的金融、信息、科技、咨询、中介、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建设,为新型工业化的腾飞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