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日历的翻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建设步伐。自2002年4月启动以来,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这项文化创新工程,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目前这一重大文化工程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服务网络渐成体系,服务方式更加完善,对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状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高度重视
蓝图绚丽,气象万千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和发展,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2006年,文化共享工程列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文化共享工程描绘了绚丽的蓝图,催生出充满活力的动人乐章。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近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4亿元,地方累计投入4.6亿元。被广泛称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十一五”开局之年,数字资源量从34TB猛增到58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上亿农民从工程中获得实惠,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
工程初具规模
资源丰富,体系形成
文化共享工程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与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从2007到2010年,是我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发展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将全面实现: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资源总量达到100TB。
为实现这一目标,文化共享工程创造的五级服务网络体系,日前已初具规模。建成了一个国家中心,依托省、市、县各级公共图书馆,分别建立了省、市、县分中心,在乡镇和街道文化站设立基层中心,在村和社区发展基层服务点。截止到2007年1月,全国已有33个省级分中心,1775个市、县级分中心,2085个乡镇、街道基层中心,1670个村、社区服务点,其他类型的服务点1136个。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共达到6700个。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建立的基层服务点已分别达到19.7万个和18.1万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文化服务网络,辐射人群过亿。
几年来,文化共享工程重点加工整合了全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单位、艺术表演团体、电影厂、农业科技资源制作单位等机构的各类优秀文化信息资源,逐步构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舞台艺术精品、农村新戏、电子书刊、专题知识讲座以及影视作品等,又有一批地方特色浓郁的专题资源库。同时,采取深度链接的方式,将博物馆、美术馆等国家级文化单位适合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的互联网数字资源,纳入共享工程网站的整体服务框架中。目前,文化共享工程网站已设有45个栏目、5个分版(农村版、社区版、少年版、企业版、军营版)、45个专题库。
文化共享工程提高了农村信息化水平,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初步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目前文化共享工程以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受到基层群众的热情称赞。
创新服务方式
形式多样,惠及百姓
面对迅猛增长的文化信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选择最优秀的资源,将其传递到基层群众手中?几年来,文化共享工程积极探索,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完善,灵活运用多种方式,逐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文化共享工程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在开通城域网、局域网的地区,采用镜像方式传输资源;在网络不发达的地方,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输资源;在交通不便的地方,主要通过光盘、移动存储开展服务。一些地方还通过数字电视或有线电视,传输资源。随着服务方式的拓展,越来越多的群众能方便快捷地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的服务。许多地方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为使基层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取实用信息,除了自建服务网点,文化共享工程还通过共建共享方式,与其他项目合作建设基层网点超过30万个。通过与青岛、佛山数字电视合作,为160万户居民提供服务,通过与遵义有线电视合作,为30万户居民提供服务;与此同时,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中宣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全国妇联“美德在农家”等工程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共建共享的范围。便捷的文化网络,使全国各地亿万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来自全国的优秀文化。近200万户居民坐在家里使用遥控器就可以观看喜爱的节目。
农村基层点是共享工程的重点和关键环节,从2007年起,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将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增加农业科技知识等内容,增强大众性、实用性和公益性。到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将着力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农村需要的电子图书、讲座、戏曲、电影、专题资源库,特别是整合科普知识、农业技术等群众急需的优秀资源,以满足群众需要。到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将提供不少于5万种的电子图书,采集制作不少于1.4万场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影视节目等视频资源。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边远地区和农村面临“信息贫困”局面。文化共享工程开辟了一条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改善基层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