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服务深受农民喜爱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新年临近,山东泰安市满北村文化站格外热闹。村里的信息共享影院、信息共享多媒体室、电子阅览室、片库图书室里人来人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各种数字文化信息让村民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900多张光盘,6200册图书杂志,6台VCD、电视机,20台电脑,6个文化共享工程播放点,让他们可以随时了解村外的世界。
 
 
“文化共享工程”在新农村受到普遍欢迎。

  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工程根据基层群众需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服务。老百姓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数字文化服务。目前,这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数字资源已达到58TB,上亿农民从中获得实惠。到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将覆盖100%的县和乡镇,全国实现“村村通”,数字文化将全面提升百姓生活。

  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局面

  目前,我国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据了解,截止到2005年,全国共有38362个乡镇文化站,其中农村乡镇文化站34593个,但有2.7万个有机构无设施,或设施面积低于50平方米,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占乡镇文化站总数的78.2%。还有相当数量的县图书馆、文化馆有馆无舍或设施简陋,这种状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62个,人均拥有图书0.3册;到馆读者23331万人次,占全国总人口的18%;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一分钱购书费,占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8%。全国文化部门共有艺术表演场所1866个,2005年演出场次60.4万场,观众9450万人次,直接到剧场观看演出的人次仅占全国人口的7.3%。全国共有博物馆1581个,2005年举办陈列、展览7963个,共17657万人次参观,仅占全国人口的13%,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文化信息的传播。

  文化共享工程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它通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效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文化精品,文化信息资源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这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的落后局面,改善我国文化建设的整体状况,最大限度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家门口享受便捷文化服务

  文化共享工程目前已在全国建有省市县乡村等五级网络体系和6700个基层服务点,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的基层服务点分别达到19.7万个和18.1万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在基层服务点,不仅能看到优秀的影视节目,还能点播农民喜爱的各种戏剧、影视节目,收看到种植养殖等科普节目,甚至可以将光盘借回家观看。工程实施4年来,通过基层在线视频、网点下载农科资料、电子政务数字化等活动,优秀的文化、科普信息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

  吉林省白山市位于长白山西侧,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基层中心以来,先后建立基层站点11个,多次举办活动。工作人员不仅为农民举办内容丰富的科技培训班,还将相关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疾病诊治方法、农药化肥使用方法等资源光盘送给各个基层站点,农民们边看边互相研究,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不少难题。

  湖北省浠水县竹瓦镇群众接触电脑晚,对相关知识十分陌生。该镇基层服务中心免费对农民培训,凡是到文化站电子阅览室来的上网者,技术人员都按教材手把手施教。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到一个星期都能掌握基本操作知识。团风县一位60多岁的老中医现学现用,就疑难病症在网上向全国中医名家求教,难题解决后老人十分高兴,称赞文化共享工程是农民的好帮手。

  山西永济市卿头镇张访村图书室近日成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基层站,自安装资源共享设备以后,到图书室读书的村民比平时增多,平均每天40至50人,阅读电子图书的村民每天近20人。每周,相关人员通过文化共享工程投递的数据资源为村民们播放电影、讲座等,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文化共享工程努力追求创新,采取影院集中学、个人点播自主学、农民群众分片学、专家讲解辅导学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农民坐在家门口便可及时享受到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节目形象、直观、生动,村里男女老少都能在文化共享工程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文化共享工程缓解了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矛盾,满足了农民求富裕、求稳定、求健康、求文明的需要,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民心工程。

  政府服务理念与时俱进

  文化共享工程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把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优秀的人类文化资源和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信息及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市场信息及时收集、整合,转化成共享资源无偿送到基层,让不同需求的农民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服务宗旨,是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一次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平等享受到政府无偿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由此得以真正落实。

  为推进全国各地基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文化部、财政部与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积极合作,农业、科技、新闻出版、广电、教育、卫生等部门也提供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通过争取捐赠、政策性免费使用、自创自建、合作共建、优惠采购等多种方式大量征集满足基层群众需要的各类文化资源。

  各级政府实施文化共享工程过程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政府”。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快速有效地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文化服务:增加农业科技知识等内容;增强大众性、实用性和公益性;将资源开发、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强化公共财政职能;改变以往强迫命令式的领导管理方式,注重通过快速提供信息,采用多种服务方式,引导和组织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文化共享工程自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两个追求:网点覆盖面越来越宽,切实惠及普通百姓;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既让党的温暖飞进千家万户,又让健康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真正让农民心情舒畅,农村乡风文明。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民的生存状态,特别在培育文明乡风,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参加文化活动的多了,学习科学知识的多了,科技致富的多了,得到的文化享受多了。基层群众普遍享受到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