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脑,摁动电视遥控器,拨打电话———一个特殊的服务号码“96999”,让你轻松进入农经信息的新空间……
■姜永育本报记者宋开文 初春的遂宁山乡,生机萌发。2月9日,射洪县太和镇佛南村养猪大户郑大兴,看着一车车待“嫁”仔猪,高兴得合不拢嘴:“这笔生意是农经网促成的。”
走进郑家,打开电视,摁动遥控器,以“96999”特服号为标志的农经网网页立即呈现在眼前。“现在不但电脑能查到信息,电视也可以上网,有时在外跑生意,还可以打96999特号电话了解信息……”
据了解,像郑大兴这样直接利用电视上网的农民,全省已有1000多户,而利用声讯电话查询农经信息的农民则不计其数。“近年来,我们加强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合作,全力解决为农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了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主任罗永康告诉记者。
农经网是如何突破这“最后一公里”的?
瓶颈:电脑上网服务受限
2001年5月,一个由省政府主办、气象部门承办的涉农公益性服务网站———四川农经网诞生。截至2006年底,各地农经网上招商引资和促销效益就超过了56亿元。
边服务边建设。发展到今天,农经网建立了21个市(州)信息分中心、175个县(市、区)信息服务中心、338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100个大型农贸市场信息服务站、1267个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服务终端,形成了一张覆盖全省农村的巨大“天网”。每天,有6000多人从事农经网信息的收集、编辑和服务工作,80多位省级涉农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无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尽管通过网上信息服务取得了显著效益,但由于农经网服务站只能延伸到乡镇一级,丰富的农经信息,只能下载后再通过墙报等方式发布。农民要上网,一要宽带网络,二要买电脑,大多数农户短期内难以承受这样的花费。
农经网,面临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破题:开展声讯和电视上网
电话和电视,是目前农村家庭比较普及的家用品,如果能充分用之开展为农信息服务,将会事半功倍。
2006年3月,农经网省信息中心与电信部门合作,开通了为农服务语音平台———“96999”。用户通过拨打“96999”,便能查询到所需信息。8月,农经网再度与四川电信合作,利用IPTV技术,推出了电视上网———只需给电视装个机顶盒,便可以直接上网。每个机顶盒价格不过六七百元。电视上网通过遥控板就可操作,这一简单实用的技术,很快在农村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声讯和电视上网的投入使用,使农经网信息服务基本实现了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促进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同时,各地也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乐山市五通桥区开通了农经信息电视频道,高县电视台开办了《金土地》农经信息栏目,自贡开办了《走进新农村》农经信息广播栏目和《画龙点睛》电视栏目,内江开办了农经信息专栏。据统计,全省目前已有64个广播、电视栏目每天播出农经信息。
2月8日,记者从西昌市农业局了解到,通过农经网牵线搭桥,西昌冬豌豆的销售十分火爆,促销金额达1800万元,而洋葱一项的销售金额更是高达4000万元以上。绵竹市金花镇27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经网促销,网上销售金额达400多万元;乐山全市通过农经网促销农特优产品,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元以上……
前景:一“键”一“站”入万户
“要在全省实现农村信息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罗永康告诉记者。今年,农经网将与移动、联通等部门加强合作,开通移动、联通用户的“96999”声讯电话服务,与四川电信共同建设10000个以上村级电视上网信息服务点。
展望“十一五”,农经网将与电信、移动、联通等进一步合作,共同建设“信息化新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信息入万户”的目标: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即可通过96999“一键”和农经网“一站”,采用电视上网、可视电话、声讯、短信等多方式、多途径、多终端的服务,获取各种农村经济综合信息;轻松实现远程培训、远程见工、远程会议、网上购销、防灾减灾等多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