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3
年初岁尾,无论是大同市的乡镇以上机关或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盘点、规划工作,首先会把“效能”当作一个重点词来说事。刚刚过去的一年,围绕“奋力赶超、重振雄风”的目标,大同市以“提质、提速,为人民,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像机关的清新剂,如发展的助推器,带来了全市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办事难”“作风漂浮”“效率低下”……这些不同程度存在于各单位的突出问题已经开始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机关办事的全面提效。
不“漏”一处
作为山西的第二大城市,大同市近年来的经济排位屡屡靠后。一个不争的事实,让该市的决策层清醒地意识到,发展的步子慢了。慢在环境,慢在观念,也慢在作风。特别是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后,“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在大同更是深入人心。
对于大同而言,整顿工作作风,改善软环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整治一时,好一时。不整不治,没好时”似乎成了历届政府难治的沉疴顽症。这其中尽管有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经过全体干部认真讨论,党政联手狠治沉疴,向“机关病”开刀已成为新一届大同市党政领导共同的决心。
结合前几年开展软环境建设的经验,一项由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委牵头,市、县(区)、乡三级联动的效能建设工作迅速在全市展开。市委、市政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效能建设的范围也由政府系统扩大到全市党委、人大、政协和司法部门的各级机关,以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电、供水、交通、学校、医院等多个窗口服务部门。
而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存在突出问题的14个重点部门和5个重点行业的100名关键岗位公务员,更是作为效能建设的重点对象,将其姓名、职责、权限和举报途径在全市进行公示,并由群众公开考核评议。目的是要从源头上解决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
不遮半丑
为了找准问题,去年初,该市纪委、监委根据市委的安排,抽调专人组成调查组,深入到全市的各级机关、企业、街道,展开机关效能调查摸底,并利用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万人问卷和机关作风大讨论活动。
了解的目的不外乎对症把脉,而该市却先来了个自亮家丑。主要领导把存在于各级机关当中的作风漂浮、工作消极、态度粗暴、以权谋私、执法不严等多个问题和工作不足,以检讨的方式,在全市的大会上向干部群众公开道歉,并把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依次排队,向社会公布。一些干部回忆说,一位排在末位单位的领导当时是被“羞”着离开会场的。
一时间,存在“机关病”的一些单位和部门,成了众矢之的。有的部门领导,被轮番“邀请”着上电视、电台做节目,摆问题、说缺点,向群众检讨工作过失。政法系统一名干部因对下属单位的问题不闻不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遮遮掩掩,似有包庇属下之意。而最终的结果是,下属的问题越遮越多,自己也跟着受了处分。
不庇一官
对于机关沉疴,“动真、来硬、不讲情”无疑是最好的成方良药。该市设在纪检监察部门的机关效能办,通过明察暗访和举报投诉等手段,使一些在岗人员情况差,签到制度、外出办事通告登记制度不落实和存在工作时间打扑克、下象棋、玩游戏的现象被公开曝光。这其中包括团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园林局等一些部门。
效能办不但要求存在这些现象的单位要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限期纠正,并要求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如天镇县一名信访干部,因擅离工作岗位,造成不良影响,被撤职查办;阳高县粮食局长无故长期不上班,被责令辞职;被群众测评为人民群众满意率最低的两个基层站所,不但主要负责人被撤销了行政职务,上级分管领导也受到了行政处分……这些举措,极大地震慑了机关的歪风邪气,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以效能建设为抓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该市的一项创新。一项数据显示:自开展效能建设以来,该市有31个单位被效能办下发了效能告诫书,有24人受到组织处理,15人受到党政纪处分,有效地打击了“有权没利”不作为,“权钱交易”乱作为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目前,大同市正在制定机关效能目标考核奖惩制,近日对于没有完成考核目标的单位,要给予黄牌警告和通报批评,连续两年排在末尾的,单位领导要引咎辞职。
不拘一事
“通过效能建设抓作风,通过作风促环境,要以环境带发展”是该市在召开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千人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工作新思路,也是该市今年各项工作的一个亮点。
一年来,通过效能建设,该市在全面推行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办问责、政务公示、公开评议等一系列规范性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多个旨在提高政府效能的规范性文件,对干部的行为作风进行约束。
而定期举行的市长接待日、政风行风对话日、民主评议日,以及主要领导不少于全年工作日三分之一的调查研究等举措及各行业部门陆续开通的社情民意通道,更使党政职权的行使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群众对干部的行为作风有了“说话”、“问责”的渠道。
与此同时,各县区和各级机关从工作实际出发,改变工作作风的措施也多种多样。矿区为了增强在岗人员责任意识,在全区的各级机关都设立了“今日在岗公示牌”,哪个领导在岗、出差、开会、调研、请假都一目了然,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南郊区则要求每位机关干部做工作日志,比效率、比业绩,还邀请群众参与干部的工作考评;灵丘县在全县实施了所有招商项目并联审批制和行政服务前移等手段,其经济发展环境全省叫响……
好作风迎来好环境。也就在2006年,该市新增个体工商户5000多个;新增私营企业800多家。共签约外资招商项目73个,涉及资金321.21亿元,均创历史最高。而目前,已签约的20个合同类项目中,已有4个项目建成运营,10个开工在建,其余项目全部完成前期筹备工作。
不限于快
“服务提质、办事提速”是大同市效能建设的主要内容。而该市采取抓效先提能,提能先为民的做法深受群众欢迎。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紧公务员,方便老百姓。
去年年底,一个投资不到1000万元的商业项目,在大同市政务大厅第一时间进入计时工作制:上午9时收到工商局核准意见,半个小时后拿到营业执照,10时20分拿到企业代码,11时领取了税务登记证,到下午4时,全部手续办理完毕。这让在该市经商十几年的温州客商周先生一时不敢相信。政务大厅副主任吕忠却说,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最大的变化就是“内转外不转”。表现出来就是办事群众不忙,工作人员忙,也就是提高办事效率。
左云县马道头乡开设便民服务厅和便民服务代理制的成功模式,避免了群众跑县城有关部门办事之辛苦,让全乡的群众受益颇多,也让其他地方的群众羡慕了很长时间。而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市率先推行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审批,并对工作人员延期不办理和缺席不办理实行了默认许可。此举一出,该局的办事效率竟提高了近10倍。
据当地最新的民意调查,自开展效能建设以来,有81%的人认为机关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有85%的人认为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了,有80%的人认为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等执行得好,有90%的人表示没有遇到机关工作人员推诿刁难、吃拿卡要等现象。
本报记者高剑艾赵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