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浏阳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6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富裕浏阳人民、富裕浏阳财政”的总体目标,扎实苦干,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紧扣第一要务,注重运行质量,基本竞争力挺进百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27亿元,增长15.9%;完成财政总收入18.11亿元,增长2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6亿元,增长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63亿元,增长2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1亿元,增长1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2229元和5436元,增长12.1%和16.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1.91亿元和72.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75亿元和11.75亿元;市域经济步入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基本竞争力首次挺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第92位。工业经济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实现工业增加值100.11亿元,增长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8亿元,增长33.6%,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25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达12家。初步形成了鞭炮烟花、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多轮驱动的产业格局。花炮产业跻身全省重点扶持的50个优势产业集群行列,实现销售总额51亿元、税收7.4亿元,分别增长36%和16.35%;生物医药园晋升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25亿元、财税收入2.1亿元,分别增长47.1%和40.9%;制造产业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13.84亿元、财税收入1.25亿元,分别增长35.6%和55.7%;工业小区发展态势良好,实现工业总产值23.56亿元、财税收入1.39亿元。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烤烟、花木、蔬菜、水果等特色种植业和生猪、黑山羊、蜜蜂等重点养殖业全面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得到稳定。以现代农业园为主要平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9家,实现总产值13.2亿元,增长41.38%。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8.86亿元,增长6.3%。三产富市初见成效。开展了湖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盟、“十万人畅游浏阳河”等旅游营销活动,首家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银天大酒店盛装开业,浩博农庄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全年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收入11亿元。城区商贸进一步繁荣,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新建、改建“农家店”60家。房地产、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均得到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53.17亿元,增长14.8%。

    二、围绕重点难点,有效突破化解,行政执行力得到检验

    新农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本级和争取上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进一步加大,编制乡镇总体规划10个、村级规划50个,改建县乡公路138公里,硬化村道711公里,改造水渠192公里,水库除险保安58处,山塘清淤扩容980口,农电整改74040户,土地整理47736亩,完成改水2000户、改厕1460户、改厨1600户,人畜分离1500户,新建沼气池3119个。29个示范村初步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面貌。在全省率先依法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年流转耕地14.1万亩、林地61.9万亩。加大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771元,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61个,完成208个,投资94亿元。长浏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株树桥引水工程全线铺开,富岭水库大坝工程正式启动,城市防洪堤等项目加快建设;永安22万伏,关口、金刚11万伏等变电站建设和第三期农网改造顺利推进。改造了梅花一街等6条背街小巷,建设了与世纪大道等城市道路和氮肥厂等居民小区相配套的地下管网,推进了环境监测站和安置区建设,开发了东方新天地、威尼斯、天马新城等一批精品房地产项目,带动和促进了城市品位的提升,浏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管理力度加大,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的地位得到巩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取得成效。成功举办了湖南浏阳(香港)投资贸易推介会、首届花炮机械展览会、第一届金桔节、第二届房产交易会等会展活动,积极参加了伦敦洽谈会和首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浏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全年引进项目298个,到位资金45.8亿元,其中外资4619万美元。浏阳河酒业生产基地落户和品牌回归,为浏阳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外贸出口克服霞凝、三水等港口暂停花炮装卸业务的重大影响,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完成企业直接出口交货值3.57亿美元,增长16.8%,浏阳跻身全省十大出口基地和国家生物医药出口基地行列。应对宏观调控措施得力。有效突破融资、用地等瓶颈的制约,在银根紧缩的形势下,着力银行融资信用体系建设、民间资本吸纳渠道创新和市场融资有效途径的探索,确保了预算支出、偿债资金和建设资金的如期支付。加强了土地规划管理和集约利用,新批建设用地10026亩,保证了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逐步调优财政收入结构,规范税费减免,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可用财力进一步增强。

    三、关注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政府公信力不断增强

    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五项保险扩面25615人,社会保险费征缴额提高12.5个百分点。城镇低保14928人,发放城镇低保金1383万元;农村低保5714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062万元。特困家庭医疗救助3507人,发放救助金40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百福敬老院9所,全市敬老院入住孤寡老人1435人,发放五保户供养金1054万元。启动了精神病人药物救助工作,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慈善助学、助居、助医及爱心超市等活动全面开展。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14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815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54人,外派劳务469人,成为全省第一个外派劳务基地县(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申请专利255项,创湖南省著名商标12个、名牌产品7个,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首批7个花炮科研项目有2个通过验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省专利工作先进县(市)称号。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投资2726万元推进“三改一加强”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浏阳三中成为我市第三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市高考录取人数突破6000人。新农村之歌、激情广场月月乐、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参加长沙市首届农民运动会金牌总数名列第一,浏阳花炮生产工艺和菊花石雕刻技艺分别列入全国和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浏阳荣获全国方志工作先进集体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改造工作如期推进,重大传染病防控机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5.87万农民获得3429万元医疗补助。计生工作的基层基础得到夯实,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重新进入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行列。审计、监察、统计、物价、林业、广电、农机、供销、人防、人事编制、新闻出版、人民武装、民族宗教、检验检疫、公路、药监、气象、盐务、石油、老龄、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浏阳”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904起,发案率下降1.7%;侦破经济犯罪案件36起,挽回经济损失1300万元。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183起,维稳处置工作得到加强,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工作继续保持“三零”指标。扎实开展了花炮、矿山、危化、消防、交通等安全专项整治,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年来,市人民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议案1件,人民代表建议、批评、意见542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100%;承办政协主席建议案2件,政协委员提案242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为99.5%。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圆满完成了第六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健全和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依法治市水平不断提高,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市)称号。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301项许可项目实行目录管理,清费治乱和流程再造取得成效,政务公开工作荣获全省先进单位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新的发展,成绩的取得,归功于134万浏阳人民的精诚团结和辛勤劳动,得益于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全力支持,离不开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和真诚帮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广大基层干部,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和各界人士,向驻浏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广大海内外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支持浏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7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2007年是我市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重要一年。纵观外部形势,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开展,我国经济稳步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中部崛起机遇难得,长株潭一体化纵深推进,长沙市东线经济走廊战略全面实施,我市加快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审视市情,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积累了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区位条件、体制机制、人文环境、自然禀赋等比较优势正在凸显,各种有利条件正在聚合,思富求进的氛围正在激活,我市新一轮经济增长蓄势待发。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优,后劲不足,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二是宏观调控强化了土地、信贷两道闸门,对新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可用财力有限与刚性支出上扬矛盾突出,地方财力亟需增强;四是政府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还未能适应加快发展的形势,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五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较多,部分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城乡低收入居民增收乏力,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面对挑战和压力,只要善于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善于在激烈竞争中抢抓机遇,善于在国家重大部署中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奋力前行,我们就一定能胜利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就一定能为实现“两个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一定能开创浏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41.8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21亿元,增长1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1亿元,增长2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3.8亿元,增长1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4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3.6%。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培育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着力打造浏阳工业新城。整合生物医药园和制造产业基地,以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专业水准做好工业新城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依托长浏高速这条涌动的经济龙脉,向两翼拓展发展空间,对涵盖永安、洞阳、北盛、蕉溪等乡镇的一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实行科学布局,控制区域内用地,加速推进工业新城与浏阳市区的对接与融合,使工业新城成为融入长株潭、对接湘鄂赣产业体系的核心增长极。建立多元融资和全新管理体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新城基础设施,拉通路网基本骨架,配套建成区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凝聚人气、提升商气。以非凡魄力、非常措施组织招商,力争引进项目40个,启动28个,投产25个。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推动已落户企业建成达产,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实现园区产业的内涵式增长。帮扶骨干企业率先发展,将浏阳河酒业、博大科技、斯奇制药、兆山水泥等打造成带动工业新城发展的排头兵,确保工业新城项目投入达到29.8亿元,工业产值达到82亿元,财税收入达到4.2亿元。

    全力推进花炮产业集群优化升级。花炮是浏阳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和优势产业,必须抓住浏阳花炮纳入省“十一五”优势产业集群培植规划并给予重点扶持的机遇和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解禁花炮燃放的商机,全力实施“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并重的发展战略,深化花炮产业“三大革命”,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巩固全球霸主地位。注重科技创新,建好长沙浏阳花炮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环保、安全型原辅材料的研发,力争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观赏性的烟花新产品开发上有新的突破。注重品牌培育,组建浏阳花炮集团,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扩大品牌张力,体现品牌价值。坚决兑现扶持花炮产业集群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着力畅通合法稳定的花炮出口及内销通道,加快推进华洋、速福仓码两大物流基地建设,确保浏阳花炮物畅其流,运输便捷。强化花炮产品标准、产品包装和产品检测检验,扶持企业建立海外直销公司,组织浏阳花炮奥运中国行,举办第八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节,做好承办2008北京奥运会焰火燃放的准备工作,塑造浏阳花炮更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充分发挥花炮商会的作用,规范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力争2007年花炮产业集群实现产值70亿元,打造花炮亿元企业方阵,为2008年形成百亿元产业集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扶持工业小区发展。完善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促进印染包装、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将工业小区打造成地域上与工业新城遥相呼应,产业上与工业主导产业互为补充的特色工业板块。

    努力提升招商引资的整体水平。策划、包装、储备、推介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以优质资源和特色产业吸引战略投资者,力争引进10家以上投资过亿元、2家过5亿元的企业落户,完成企业进出口交货值3.95亿美元。加强与泛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拓宽与友好城市的合作领域。

    二、突出惠农富民主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力突破

    精心编制规划。按照“突出经济发展、贯彻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的原则,高标准编制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力争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规划样板县(市)。完成全市农民村庄布局和城乡一体化规划、10个乡镇总体规划以及50个农民村庄规划的编制。

    坚持产业富民。按照发展高效型、生态型、观光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巩固提升粮食、生猪、黑山羊等传统种养业,重点突破粮食精深加工和生猪品改,大力发展烤烟、花木、蔬菜、水果、茶叶、楠竹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聚合和辐射带动功能,集中打造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年内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1家、3000万元以上企业3家。支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田土山水综合开发,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大投入力度。在全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保证本级配套资金的同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改造县乡公路74公里,硬化村道64公里,渠道整修300公里,水库除险保安52处,山塘清淤扩容920口,土地整理47727亩,新建沼气池2000个。深入推进第三期农网改造和广电村村通工程,扎实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开发扶持工作,大力实施以“三整三改一分离”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整治,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百村示范活动,继续建好29个新农村示范窗口。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快新增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坑农害农行为。

    三、突出扩容提质主脉,力创融城建城的再发优势

    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创造加速融城的有利条件。认真做好长浏、长株、上瑞、岳汝等4条高速公路浏阳段沿线的产业布局规划论证、征地拆迁、施工协调、环境保障等工作,力争年内启动上瑞高速接线工程;配合完成株树桥引水工程境内管线建设任务;建成富岭水库大坝和城区白沙洲段、酒厂段防洪堤;建好永安22万伏和金刚11万伏变电站,启动南市街、唐家洲、官渡、澄潭江4个11万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城乡客运站场、邮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发展条件,切实增强融城发展能力,加速浏阳与省会主城区在时空和设施上的对接。

    提升城镇品位,增强综合承载功能。借鉴吸收组团布局的先进理念,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分区。建设汽车东站和集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馆,做好档案馆、科技博物馆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推进道吾路、复兴南路、浏阳河中路二期、白沙路二期建设和新月半岛、天马新城、财智广场、橘子园开发,改造10条背街小巷,新增绿地2万平方米。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力度,力求在工业重镇、边贸强镇、旅游大镇、文化名镇等特色乡镇的建设上有新突破。新增城镇人口4.02万人,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

    做活城市经营管理文章,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建立更加严格的规划审批制度,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控制力,保证城市的有序开发和优质建设。坚决落实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创新城建集团经营机制,继续加强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合作,引导与鼓励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建项目的建设与经营。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行典型示范和参与式管理,狠抓净化序化。实施市民教育工程,开展爱国卫生和移风易俗运动,倡导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切实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完善征地拆迁安置办法,坚决制止私搭乱建行为,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

    四、突出现代服务业主体,激发社会创富活力

    发展壮大旅游休闲业。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和景区运营模式创新力度,重点建设大围山、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和胡耀邦故居、周洛、浏阳河风光带城区段四大精品景区;积极抓好生物医药园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作;着力引导农家休闲、乡村度假等“乡村旅游”朝有特色、上规模、创星级方向发展。认真办好湖南省红色旅游节等旅游节会,精心运营生态休闲旅游、红色旅游、产业旅游三大精品线路,整体推介“世界名河、多彩浏阳”区域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游客264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产业收入12.7亿元。

    提升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引导现代商贸业态集聚发展,重点拓展以新文路步行街为核心的时尚购物商圈和以花炮文化城为核心的高档餐饮休闲娱乐商圈,繁荣以民俗文化步行街和梅花小区为重点的名产专卖、旅游购物特色商街,提升商业、市场、娱乐、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积极发展品牌专卖店和各类超市,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商业网络。建立和完善社区生活性服务网络,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促进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建设物流运输、物流信息、物流配送平台,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文化、电子商务、会展、典当、拍卖等新型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会计、咨询等中介服务。

    五、突出财税运行质量主线,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开源节流,保障增长。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引导和调节作用,集中抓好一批能够优化经济结构、能够产生明显效益的重点项目的投入,大力支持地方富税产业发展,在扩大收入总量的同时,调优财政收入结构。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和税费减免行为,坚持“有税应收尽收,无税绝对禁收”,加强对营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和非税收入的征管,推行“一站式”和“一票制”收费,加大对偷逃税费行为的处罚力度。厉行勤俭节约,严控非生产性开支。

    科学投放,注重效益。坚持财政投入有保有压,稳中求进,重点突破本届政府的在建工程,重点支持“三农”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适度加大财政对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继续加大对小河、杨花等偏远贫困乡镇的扶持力度。完善偿债机制,做大偿债基金,制订合理的偿债计划,新辟偿债途径,积极化解历史债务,防控财政风险。

    创新体制,从严监管。重点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乡财县管乡用三项改革,加强乡镇财政、财务信息化管理,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跟踪审计和监督,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支农资金整合,不断完善市乡和园区财政体制,努力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改革投融资机制,突出投入产出比、产值利税比、产出资源消耗比等指标,加强投资绩效评价。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巩固金融安全区创建成果,夯实融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突破资金的制约瓶颈。

    六、突出民本民生主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推进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培育自主创业意识、加强技能培训、建设劳动力市场、加大劳务调剂等多种措施,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岗位10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0人。认真做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和续保工作,实现社会保险收入2亿元。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源,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做好动态管理下城市低保“应保尽保”工作,适当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提高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率,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5所,新增集中供养人员320人。建成廉租房1万平方米,切实缓解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重视解决离退休干部、军烈属优抚对象、特困群众、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等问题。关心残疾人就业与生活,建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5个,推广使用新技术30项。建成荷花中学、禧和小学和唐家洲小学,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继续实施“三改一加强”工程,全面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加快推进高中教育提升提质,积极引导成人、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着力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切实保护文庙、谭嗣同故居、石霜寺等历史文化场所,认真办好秋收起义80周年纪念活动和全民运动会,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乡(镇)、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改造18所乡镇卫生院;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报销比例,将没有参加医保的城镇居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畴,实现参合率90%以上。进一步巩固创建全省计生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的成果,落实各项计生扶助奖励措施,稳定低生育水平,保省优争国优。

    加强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全市土地、矿山、水资源。综合治理城镇、农村污染,推进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加大对浏阳河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严格执行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森林资源保护,切实维护浏阳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

    狠抓安全维稳工作。实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安全生产“三项经济政策”,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安全建设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安全监管队伍和专业化的产业队伍,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深化“平安浏阳”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实施“46810”工程,着力完善调解机制和信访责任制,认真化解社会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依法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各种违法犯罪,严肃查处黑车、病车非法接送中小学生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行政能力和政风建设

    全面完成2007年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和政风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决策听证、公示、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组建政府经济顾问团,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透明。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实施《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及时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确保办结率,提高满意率。科学安排各项工作,把握全局,分清主次,顺应规律,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作。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强化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把全年工作任务和重点项目责任细化分解,排出时间进度表,按计划抓好落实和推动。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再大的矛盾也要解决,力争一年干出几件对浏阳长远发展有影响的大事,干出几件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

    转变政府职能,系统推进行政效能革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变无限为有限”,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订公共规则和营造公共环境上来。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将行政审批项目集中调整到政务服务中心,按照“清费治乱、流程再造”的要求,实施“一本册”管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票”收费;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形成城乡一体的政务服务网络,提高办事效率。坚决整肃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索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坚决治理随意审批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和通报影响经济环境的典型案件,切实保护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政令畅通。

    加强政风建设,树立人民满意的政府形象。按照“感动基层、感动企业、感动群众”的要求,倡导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政策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破解。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提倡少开会、开短会,从俭安排一切工作,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减少繁文缛节与迎来送往,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的落实上。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大反腐工作力度,加大源头治本工作力度,在土地出让、工程承包、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严格实行招投标制,教育全体干部职工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用勤政廉洁的政府形象感召和团结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各位代表,浏阳的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提升、爬坡过坳的关键时期,时代赋予使命,人民寄予厚望。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奋发图强,为实现“两个富裕”的目标,加快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文化昌盛、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新浏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