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用现代发展理念作指引,用现代物质条件作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作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作支撑,用现代经营方式作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通过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最终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多功能。发展现代农业是实现生活宽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基础。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快慢、成果大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因此,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6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农业农村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竞争能力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等问题。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三农”工作是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奋力推进我市发展新跨越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7年,我市“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市二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扎实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一、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一)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的增量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继续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比重必须继续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继续高于上年。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增量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农民技能培训、农村公益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工作。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支农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
(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引导和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扩大农业信贷规模,确保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组建民间担保基金及多元化的担保机构。探索农村社区资金互助的有效形式,规范民间信贷。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加强诚信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三)凝聚支农资金合力。改革现行财政支农资金“分块管理”模式,成立财政支农资金协调管理办公室,由财政部门牵头,农工办配合,在明确农口各部门职能和分工的基础上,对现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科学整合,统筹安排,减少资金分配和管理环节。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财尽其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或重要建设项目,整合支农资金,使有限而分散的支农资金形成合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建设性用途和资金效益,充分发挥支农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实施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农村。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对“一事一议”建设公益设施实行奖励性补助。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贴息等手段,激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拓宽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引导人才、技术和资金流向农村,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五)做大做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在稳定粮食面积,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和粮食储备安全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根据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专业化规模生产,进一步优化区域结构,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要突出茶叶、长毛兔、林竹、果蔬等四大特色产业,继续壮大“蒙顶山茶”、“荥经长毛兔”、“汉源果蔬”、“青衣江流域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带,积极发展雨城的水禽、石棉的黄果柑和蚕桑、汉源的花椒、芦山的魔芋、宝兴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同时,要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建立市、县(区)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启动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站建设,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搞好茶叶、果品、林产品、水产品等绿色食品开发,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六)积极发展劳务产业。坚持“依托资源扩内转,转变观念促外输,内转与外输并举,以内转为主”的指导思想,抓好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十大惠民行动”的开展,实施好农民培训行动,提高务工技能。要建立一批劳务开发基地企业、基地学校和基地乡镇,为农民工培训和转移输出搭建工作平台。依托劳务基地乡镇、学校和企业,继续实施好“千万农民工致富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实施劳务精品战略,着力打造“草坝羽绒工”、“汉源渔工”等劳务品牌,全年培训品牌劳务1万人。努力拓展劳务转移输出空间,在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途径的同时,要积极搭建平台,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发展订单输出、订单培训等劳务开发形式,完善和扩大农民工远程见工系统的作用,提高农民工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率。力争全年培训农民工6万人,转移输出25万人,劳务收入11.5亿元。表彰奖励一批表现突出的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之星”等典型。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服务机制,规范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预防拖欠农民工工资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完善雨城区六小和六中两所主要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的建设工作。
(七)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围绕茶叶、长毛兔、果蔬、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加工档次,形成品牌优势和规模效益。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中小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技术改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就地转移劳动力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步伐,创建绿色品牌。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度假旅游,通过发展旅游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发展的外延;积极开发蒙顶山茶、汉白玉雕、砂器、乌木根雕、绿色食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全市特色产业发展,从政策、投入、信贷、用地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与基地建设联系紧密,与农民利益关系直接,带动农民增收面宽的骨干龙头企业。市财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50万元,县级财政也要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继续做大做强现有7家省级、40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成长型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组织龙头企业业主外出学习发达地区企业的成功经验,开阔视野,创新思维,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队伍。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建立以企业自建基地为核心圈、不断向周边区域延伸和扩展的规模化优质原料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企业品牌,做大做强“蒙顶山茶”、“荥经长毛兔”、“汉源黎红牌花椒油”、“大渡河牛肉”等知名品牌。
(九)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我市实施办法,明确配套支持措施。抓好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信息、技术、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实体性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坚持“三民四自”原则,加强扶持和指导,帮助专合组织规范民主管理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自我服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丰富合作内容,健全组织形式,增强合作实效。
(十)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责任,提高订单履约率。采取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为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到农产品加工、营销环节的利润。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方式,引导龙头企业逐步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对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把是否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是否大面积广覆盖地带动农民增收,作为是否认定重点龙头企业、是否给予扶持的重要标准。力争龙头企业及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共带动农户20万户,受益农户收入增加额一般高于其他农户35%以上。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安置、以工代赈、退耕还林口粮田试点工程、土地开发整理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力开展中低产田土改造,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改造中低产田土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万亩。认真实施以秸杆还田、培肥地力为主的新一轮沃土工程,完成地力建设8万亩。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汛减灾能力。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开展水利工程修复整治,做好重点渠堰、水库的病害整治和水毁修复。完成旱山村治理2个。抓紧开工建设永定桥水库。全年新建、防渗、整治渠道200公里,恢复有效灌面24.7万亩,发展节水灌面1万亩。抓好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加大机械化节水灌溉示范力度。新增提水控灌设施155台套/1945千瓦。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解决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十二)搞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步伐,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实施通达通畅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管养运协调发展”的思路,新改建农村公路593公里、农村客运站10个、乡村机耕道140公里、硬化50公里。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方便农民出行。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建设沼气12000口。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规范村镇建设行为。突出抓好“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即: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池,清垃圾、清污水、清乱建,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的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建设省级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8个。积极争取和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项目、小水电代燃料试点项目,完善农网扫尾工程和消除无电村工程,加快农村电源电网建设。积极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户办工程,大力推进以“六个联”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村建设,建设户办工程8000户,重点村建设15个。
(十三)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推广“秸秆-饲料-沼气”、“秸秆-食用菌-肥料”和秸秆机械还田等循环农业经济模式,推行新型节水措施,推行农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广使用新型肥料、高效低毒农药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培育林农增收的后续产业,巩固建设成果。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生物入侵防除和水资源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五、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十四)健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大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市校合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市校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孵化能力。发展巩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继续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人员包村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中心,以农业高科技生态园区、专家大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和各级农业服务机构为骨干,以龙头企业带动,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示范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继续促进基础通信网络向农村延伸,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完善农经网、农业科技110、农村党员电教等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宜的农业机械,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以先进适用小型农业机械为重点,积极实施“以机代牛”,加快水稻耕作、播种和收获机械化进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
(十五)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加快培育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切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整合农村人才培训资源,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抓好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训,提高骨干农民科技素质、政策法律素质、经营管理素质、信息采集应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施“绿色证书农民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一批实用技术骨干,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年培训专合组织、龙头企业、农民技术员和其他种养业新技术培训10万人。采取政策引导、技术服务、信贷支持等措施,扶持农村种植养殖能手、营销大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从事现代农业经营。
(十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创新乡镇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探索由受益农民参与基层服务人员业绩考核评定的相关办法,激发公共服务人员的内在活力。引导和组织城市教师、医生、文化工作者等深入农村开展公共服务。
六、健全适应现代农业的流通体系
(十七)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采取优惠财税措施,支持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建立完善以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便民店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强的农村流通网络,逐步建立与国内、国际市场相连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重点支持培育雅安康藏路市场和汉源九襄市场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成川西地区茶叶、长毛兔、水禽、果蔬等重要集散地。扩大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和网上交易,支持“四川农经网”等信息网络建设。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连锁配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不断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努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全面实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
(十八)培育多元化市场营销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加入农村商品流通,扩张农村营销业务。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经营。支持供销合作社、粮食企业、邮政系统开展联合与合作,增强经营活力,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发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营。鼓励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
(十九)加强农村市场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实行农产品包装、流通、供应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推行食品放心工程,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实行农药、兽药专营和添加剂规范使用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依法保护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强化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加强涉农产品价格和收费管理,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督农村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依法查处不正当交易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
七、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二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不放松,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不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松懈。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要配备能力强、懂农业的领导干部分管“三农”工作。要进一步充实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成员单位责任,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同时,要健全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增强协调能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委对作风整顿的要求,大力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按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增强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坚持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三农”工作的考核力度,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年度工作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对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做出重大积极贡献的干部,要提拔重用,并在经济上予以奖励。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总结推广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十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健全完善党支部领导下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增强基层组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能力。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西部志愿者、应届毕业大学生中培养选拔村干部,继续做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管理,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方式。坚持搞好“双向培养”,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农村群众在村级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继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基层干部表彰、激励机制和党员关爱机制。
(二十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坚持因地制宜、精简效能、权责一致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农村信用社、供销合作社、粮食流通体制、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完善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切实化解乡村债务。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收支行为。妥善处理好历年农业税尾欠,在严格把握政策和加强审核的前提下,区别对待,该减免的要坚决减免,能豁免的应予以豁免。
(二十三)抓好移民新村建设。继续坚持将移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思路,以移民新村建设为试点,把移民新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向移民安置点倾斜,集中投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安置点服务设施水平。引导移民用好搬迁补偿资金,按照统一的规划,成片建设,集中发展,建成村容整洁、公共设施配套的移民村落。把移民“融入工程”与移民生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搞好部门结对帮扶,以“项目扶持”、“一帮一扶持”、“生产技能培训扶持”为载体,扎实做好对移民生产技术的培训和产业帮扶,增强移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把移民新村作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实现民主管理。加强移民新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睦邻友好,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形成文明乡风。力争使移民新村成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示范,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探索和积累经验。
(二十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发展农村扶贫、低保、教育、卫生、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继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完成0.17万绝对贫困人口和0.99万低收入人口的扶贫任务。继续抓好巩固提高后续管理,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农村低保人数达到4万人,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下大力气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推进“五保”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到15%。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实施教育资助行动,继续抓好“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努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成除汉源外的农村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乡镇卫生院新建和改建覆盖率超过60%。以村卫生室和村级卫生公共联络员形式建立村级卫生网络覆盖率达70%。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使全市80%以上的农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抓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生育关怀”等工程;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8%以上,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扶持发展农村业余文化队伍,抓好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室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创建和谐示范村,大力倡导和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意识。维护农村稳定,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营造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