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产业发展进入合作年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新年伊始,业内有关产业合作的消息就纷至沓来:中国联通近日与兴业银行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联通将为兴业银行提供包括定制手机银行业务在内的一揽子通信解决方案。根据协议,中国联通将为兴业银行提供包括“红草莓”邮箱业务、手机银行业务、“宝视通”视频会议业务、灾备外包服务、长途线路的租赁服务、1010接入号码服务等多项通信服务。

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近日隆重举办“百家优质合作商答谢活动”,专门向下游增值服务商致谢,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创双赢的强烈愿望。据悉,深圳移动公司从去年11月开始启动主题为“感谢百企支持,携手共创双赢”的百家优质合作商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形成移动公司与各合作商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深圳移动公司开展了面向社会的全面策划,借助媒体的力量,将服务深圳移动公司的强大合作商队伍推向台前,为合作商搭建一个企业形象宣传的平台,同时也展示移动公司贴切而真诚的服务。

日前,大唐移动与SK电讯宣布将共同建立TD-SCDMA业务开发中心,共同进行TD技术的开发、测试、验证和业务应用。双方还将通过在服务平台、终端平台、网络运营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共同开发来推动中国TD-SCDMA产业化和商用化的进程。

透过这几个案例,我们能够触摸到产业合作最新发展的脉搏:产业合作从广度上正拓展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从深度上正延长到各个新的环节,从密度上正向无缝衔接全面推进,一个新的三维立体式产业合作的大潮正在迎面扑来。业内众多专家纷纷预言,2007年将成为产业深化合作年,基于新形势下的产业深化合作必将成为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信息产业加快融合要求产业广泛合作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产业的内涵正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产业融合的进程日趋加快,原有的产业边界不断模糊,一个涵盖通信运营业、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内容服务业、媒体产业等多个行业的大信息产业的雏形初步显现。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发源地北美,对于信息产业的最新定义包括四部分:出版业、电影和音像业、广播电视和电信业、信息和数据处理服务业。这里的信息和数据处理服务业包括新机构、图书馆、档案馆、网上信息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等内容。

从北美定义的信息业的内容可以看出,信息的一般概念既包括信息生产、处理和发布活动,也包括使用可利用的信息和信息技术进行更有效生产的各项活动。从产业活动的性质看,它主要强调信息的可传播性和服务性,分类中既包括传统传播方式的出版、发行业,也包括现代传输方式的广播、电视和通信业。北美定义的信息业所包括的内容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信息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的传播和服务,被迅速地扩散和再扩散。

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通信技术、通信材料技术、激光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信息传播、服务、管理领域带来了技术革命。新闻、出版、图书馆、档案馆等部门,采用计算机及现代技术,改进了信息的搜集分类传播处理方式,使效益成倍提高。计算机、现代通信、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推广,使信息活动注入了新技术革命的活力,将彻底改变传统信息活动的传播方式、处理方法和存储模式。通信、广播、电视、电影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将使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内对于大信息产业的共识,正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而不断深化。电信网、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的相互渗透,使大信息产业的内涵不断丰富;数字内容产业的异军突起,为宽带综合信息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使大信息产业的外延不断拓宽;而电子政务、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以及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大潮的风起云涌,更使大信息产业的边界不断模糊。可以说,正是信息技术无孔不入的渗透特性,使得大信息产业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已经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宽广无边的大信息产业内,任何一个企业都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当然也都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要求所有企业必须打破“隔行如隔山”、“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壁垒,把合作的目光对准各行各业,开展普遍的积极合作,在合作中推进大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在合作中寻求自身的价值体现。

产业链重构要求产业深入合作

非洲雄狮被誉为“草原之王”,凭借其利齿尖牙雄踞生物链的顶端。若论个体的实力,任何动物都会对雄狮惧怕三分。然而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土狼群体,却常常能够“狮口夺食”,硬生生从雄狮口中抢走其捕获的猎物。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不例外,常言道“好汉架不住人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这种群体作战打败强大对手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时代发展到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正从传统的单个企业的独斗演化成为群体对决。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认为,市场上只有产业链而没有企业,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工业时代的福特和信息时代的戴尔。为什么曾经的汽车业开山鼻祖福特公司近年来业绩屡屡下滑,甚至走到破产的边缘?为什么信息时代的后起之秀戴尔能够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呢?归根到底,是戴尔在合作上棋高一招,赢得了产业链的竞争。随着通信市场竞争的深化与加剧,产业各方单弦联唱的卖力表演已难敌众人协力的强大攻势,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建立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成为社会化大生产和通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产业各方的共识。

在单纯以话音业务为核心的传统电信时代,电信产业链的构成相对比较简单,大致包含运营、制造和用户三个环节。运营商负责向用户出售话音产品,制造商负责提供设备,有时甚至由制造商向运营商提供交钥匙服务,这种商业模式比较简单,但是都是以产品为中心,运营商提供什么,用户就使用什么。随着宽带多媒体业务的兴起,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原有的产业链条正在被不断拉长。从运营、制造、用户三个环节,增加到系统集成、内容提供、内容制作、产品流通甚至包括中介组织等多个环节。

从单纯话音到数据多媒体,信息通信的业务基础在变;从单个环节到多个环节,产业链越来越长,节点越来越多,上下各个环节的合作关系、合作范围、合作内容也在随之而变。具体到某一项业务,例如IPTV的推广和普及,就包含了产业链上运营商、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用户等多个环节。它要求整个产业链在纵向上畅通无阻,离开了其中的任何一环,产业链都无法正常运转,业务的推广普及也难以取得成功。这就要求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展开随时随地的合作,联手做大新业务蛋糕。

体验经济要求产业密切合作

长期以来,信息通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技术进步,通信业产业链各个环节,不论是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都习惯于我们提供什么,用户就使用什么。从电话发明到20世纪末期,将近一个世纪时间,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中始终扮演主角。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用户的信息需求正在悄然发生深刻变化,从单一的语音通信逐步走向集文字、数据、图像、视频于一体的宽带多媒体信息需求,用户需求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的特征。这是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必然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合著的《体验经济》书中指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经营者为了不断追求独特的卖点,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正从服务经济中分离出来,它是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后的第四个经济阶段,其最鲜明的特征是企业提供一种让客户身在其中并且难以忘怀的体验。体验经济要满足人的“体验需求”,它是消费与生产的合一,以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在消费过程中产生“愉悦”、“难忘”等体验。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在国际上风行一时。像迪斯尼创造的童话世界、索尼创造的未来科技、戴尔创造的顾客参与设计、麦当劳创造的欢乐营销,都是体验经济中的经典之作;而在国内,我们身边风起云涌的“娱乐消费”、“文化消费”、“假日经济”、“休闲经济”……也都是“体验经济”的直观和具体表现。

在信息通信业内,体验式经济也已经风生水起。例如2005年一首《两只蝴蝶》单曲的手机铃声下载创下1500万次的惊人纪录。尽管下载的费用要5元钱,但是时尚年轻人追求的就是新鲜、刺激、享受的体验,他们愿意花这个钱。但也应该看到,许多新业务推广效果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用户界面不友好,操作复杂,或使用效果不如人们的预期。这些都造成了用户体验的不流畅。再深入进行分析更能够发现,造成用户体验不流畅的主要因素是产业链相关环节,或横向或纵向,在合作上不够紧密,往往停留在短信时代简单分成的合作基础上,或者简单签署一个合作协议,私底下却出工不出力,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在进入大信息时代的今天,产业发展和竞争的严峻形势已经迫切要求产业链各方,真正拿出合作诚意,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调动各自一切优势资源,以开放的胸怀,超越短信时代简单合作模式,展开新一轮的紧密合作,加快具有深刻体验的新业务的生成和推广。

近两年来,国内电信业战略转型步伐明显加快。运营商面对话音业务量增收减、ARPU节节下滑的困局,不转型就没有出路的理念已成为产业共识。转型的方向已经找到,那就是从语音提供商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商;设备制造商面对竞争日益加剧、产品利润率不断降低的窘境,也清醒地意识到固守与运营商原有的合作模式已经没有出路,必须探寻新的更深入的合作模式;信息资源提供商意识到仅仅依靠自己的传播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快速广泛传播的需要,必须借助一个覆盖广泛传递迅速的综合信息网;各行各业也看到了电信运营商作为基础信息网络平台提供者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要促进电信业转型达到预期的目的,推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全方位开展合作将是产业各方凝聚力量、共生共荣的最佳选择。让我们携手奋进,共同开辟崭新的大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