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周雨) 昨日,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市直辖10年在“三农”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差距,认真分析了当前形势,要求各地要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长王鸿举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正其作工作部署,市委常委、秘书长范照兵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健康、市政协副主席辜文兴出席会议。
王鸿举指出,直辖10年来,我市“三农”工作进步不小,农村面貌变化可喜,但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滞后”: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劳动力素质滞后于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滞后于城市居民。这些问题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全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王鸿举认为,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必须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因势利导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内外之间双向流动,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公共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着力控制和扭转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王鸿举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务必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一是打造“1小时经济圈”与加快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发展的关系,既要通过打造“1小时经济圈”增强主城辐射力和带动力,变“小马拉大车”为“大马拉大车”,也要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加快发展;二是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既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力”,也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就业的强大“拉力”;三是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关系,通过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消除民工就业的“低素质屏障”,为其提供一个公平、平等的就业平台;四是城市与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的关系,既要实现新增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又要实现富集于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辐射,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城市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的关系,实行城乡基础建设网络化,管理一体化,切实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管理不配套、不同轨的问题。
王鸿举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务必强化相关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在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农业农村对内对外开放以及推进和谐镇村建设等方面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在会上,马正其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马正其要求各地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马正其还要求各地要继续吹响新农村建设的进军号,既不走调,也不变调,切实保持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着力在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千百工程”建设、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统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全面深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