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政府扶持、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创建社区服务新模式
如今,在辽阳市文圣区,一部政府开设的热线服务电话,让居民们尝到了甜头儿,遇到大事小情,只需拨打“96777”,举手之劳,事情可能就解决了。
文圣区是辽阳市中心城区之一,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34个社区,有城市人口18万人。小社区连着大社会,越来越多的居民对社区的服务管理有多样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文圣区通过政府扶持、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信息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创建了“一个平台,两个系统,三位一体,四个统一”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服务信息化、产业化的“文圣模式”。
文圣区公共服务中心就是该区政府在全区范围内搭建的一个社区服务平台,由政府提供公共运营成本,与400多家企业组成庞大的会员制服务商队伍,这样,居民有需求只要拨打“96777”热线服务电话就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到零距离服务了,服务内容包括家政保洁、物流配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困难求助、医疗康复、法律援助、休闲出游等多方面。
不仅如此,文圣区还充分利用“96777”的网络资源,在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电子大屏幕,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对接;投资15万元给全区34个社区配置了电脑、无线接收器;为具备条件的20个社区安装了电子大屏幕;给民兵治安巡防队配备了无线汉字信息接收机;给社区工作者配备了230部小灵通移动电话,实现了区、街、社区三级信息无线联网。
为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文圣区针对老年人“恋家”的心理需求,在不改变老人生活起居环境的情况下,利用“96777”数字化服务网络,创建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居家敬老院,为老人提供衣、食、住、行、乐、医、健、学等有偿、低偿和无偿的个性化服务。与此同时,区政府为每户养员安装了一部电话,由政府承担电话月租和部分通话费用,在社区服务呼叫中心开设养员问安电话服务,将会员家庭成员、服务员、服务商相关信息输入电脑,由专职接线员按照养员生活习惯和自行确定的时间每天向会员家庭打电话问安,如遇老人身体不适或家庭出现情况需要帮助时,及时通知服务员或服务商提供帮助。
针对全区30户有各类障碍的残疾人,文圣区政府出资利用“96777”呼叫中心特服功能,为他们安装了多功能单键呼叫器,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只要点击单键呼叫器,便可直接通过“96777”呼叫中心联系到社区、医疗站、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家住文圣区东兴街道四大社区的李宝家和王玲是一对盲人夫妇,他们结婚多年才有一个儿子。去年夏天,夫妇俩一时疏忽,刚满周岁的儿子从炕上摔到地上,李宝家摸索着抱起儿子,赶紧拨通了“96777”。服务人员接到通知及时赶来,发现孩子的鼻子摔伤了,当即把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尽管事情过去半年了,李宝家夫妇的心中始终非常感激。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宝家激动地说:“文圣区‘96777’呼叫中心早已成了我家生活中的好帮手,区公共服务中心的服务员每周都会来家里收拾卫生、擦玻璃、包饺子,还定期来给理发,领着我们走出家门购物、游玩。而这些服务都是无偿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96777”的推出可谓一举两得,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服务需求,还安置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走上服务岗位。更令人欣喜的是,“96777”还带动一大批居民加入到志愿者服务行列。据悉,截至目前,文圣区已有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119支,志愿者人数达到2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