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广东省陆续出台涉及电子政务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和管理规定,如“广东省电子政务十一五专项规划”、《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2020)和《广东省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将对广东省的电子政务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使广东省电子政务建设更加有章可循。 现实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建设,广东省电子政务已具备了较好的设备和网络基础,目前正在朝强化资源整合、注重应用效果等方面推进,以期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与此同时,打造一个“高效、实用、便民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呼声已经越来越迫切地从政府、企业、公众等众多的层面传出。作为直接牵头负责这一长期、持续的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需要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到目前广东省内各地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方略。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邹生
应该说,和广东其他地市比较起来,惠州信息化应用项目推进得比较深入,同时也为惠州的社会进步和城市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推进作用。惠州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从2002年的53.87%跃升为2004年的66.21%,充分表明惠州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到了今天,惠州电子政务如何提升应用深度、扩大应用广度、产生应用效益呢?记者在惠州采访时,听到的最多是惠州未来的潜力,以及如何整合电子政务系统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并感受到这个城市所蕴藏的活力
综 述
政府是龙头 应用为核心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池和镭射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电脑主板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位于珠三角一隅的惠州市,在建设数码石化城的东风下,焕发出了无穷的潜力。几年来,惠州信息化发展硕果累累,如完全电子化的政府办公室OA系统、国内著名的惠州统计信息网的建设、以突出应用结合业务为主题的颇具特色的惠州国土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行业代表的惠州法院网上业务系统等。
各级信息化初见成效
惠州市的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是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2002年,惠州政府发布了《惠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工程建设实施办法》,对政府信息化工程实行统一和规范管理。近年来,共审核开发了近百个信息系统工程,每年涉及金额数千万元。
2003年12月1日,惠州市政府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正式开通使用,迄今为止,已实现公文收发送文12.66万件,为提高政府内部公文流转速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该系统已延伸至三县三区。同时,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日臻完善,经过几年建设,政府公众信息网在版面设计、技术核心和服务功能等方面有了质的突破。在2004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惠州政府公众信息网排名第26位,荣获“政府优秀门户网站”称号。
当前,惠州市不少市直部门正在积极建设基于业务需要的网上应用系统。如法院办案系统、检察院三级专网、公安内部业务信息系统、全市主要交通路口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网上行政许可申报系统、电子报税系统等,已成为惠州市电子政务应用的典型。
三农问题是当前国家关心的突出问题,“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山区也是农村落后的原因所在,为此广东省于2003年启动了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惠州市惠东和龙门两县山区信息化建设于2003年10月正式启动。目前“乡镇信息服务网”建设已在全市82个乡镇(办事处)全面铺开。惠城区的“村村通信息”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
据惠州市信息产业局的一份工作报告显示,通过为每个乡镇配备电脑,农民已经懂重从网上收集和发布信息,直接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目前惠州较为知名的有龙门县的山区综合信息网、旅游资源网;惠东县的黄埠、吉隆两个制鞋专业镇的“山区信息网”和“黄埠鞋城网”。
实践证明,农村信息化和山区信息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龙门县当地农民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仅柑桔一项一年就增收2000多万元;在当地不少乡镇的农业示范区(如惠城的马安镇、博罗的石湾镇),当地农民不仅可以通过上网发布自己的农产品供求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上获取到非常丰富的生产资料信息和农作物种植的科普知识。
此外,以上网为形式的信息化,在招商、旅游等方面也带来了明显的效益。据统计,龙门县2004年共接待游客人数达110.3万人次,与2003年相比增长78.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48亿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130%,与此同时酒店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信息项目蓝图护航
惠州经济发展
作为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之一,TCL集团有限公司、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新东江服饰(惠州)有限公司、雷士照明有限公司、九惠药业等一大批企业在惠州当地落户。目前,惠州市政府、企业的数据库已初具规模,政府部门所掌握的一部分信息资源已为社会各界有效共享。2004年5月惠州信用网实现与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网联网,该网已采集整合80498家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其中企业3万余家);惠州市机关已建有300多个数据库,为市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业务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2年7月,惠州市开始推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实现市、县安监局、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及相关企业的联网,对重大危险源采用技术手段实现网上监控,加大了政府对安全隐患监管的力度,为惠州市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迄今全市共督办安全隐患300多宗,消除安全隐患200多宗,正在整改的安全隐患50多宗。目前,惠州已在市燃气总公司、市汽车客运站、大亚湾多个油库等重大危险源单位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图像可以通过专网直接传输到市安全生产管理局和主管领导的桌面电脑上。下一阶段,惠州市拟将视频监控系统推广应用到全市所有危险源单位。
应该说,惠州在过去几年所建的信息化应用项目,不仅为惠州的社会进步和城市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强大的催化剂作用,而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现实来看,惠州市一些垂直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成效初显。惠州市社保统筹综合管理系统正在开发之中;惠州市政法专网正在紧锣密鼓的论证立项之中;“一站式”行政许可网上服务系统项目已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正式通过批准立项,现进入启动建设阶段。
惠州市信息产业局局长钟一尔表示,惠州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从2002年的53.87%跃升为2004年的66.21%。惠州将继续以政府信息化为主体带动整个社会信息化建设。
个案1
“行风热线”: 制度安排与信息技术唱响双重奏
在没有一站式网上审批系统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提升政府公众网站的应用水平?“行风热线”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与公文交换平台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行风热线’应用得相当成功,你可以深入了解一下。”一见面,惠州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杨鹏飞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说。惠州市“行风热线”是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主办,在电视台、电台、市政府网站开办的一个旨在“为百姓解难、替政府分忧、促惠州发展”的节目和窗口。群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信息平台,向政府有关部门和窗口单位咨询工作职责、办事程序、社会服务承诺、相关法规政策;投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其他违规违纪行为;对行风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意见及批评。
惠州市信息中心主任吴战锋介绍,“行风热线”除了电台的直播方式外,还在政府网站开展了网上点播式的服务,和电台、报纸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没有及时听到该节目的群众也可以在网上再次点播该期节目。
2005年6月16日,市民林丽芬在网上投诉:“惠城区龙丰上排遥芳苑前,上排光彩小学路口有一新落成菜市场经营较为混乱,买卖双方都在市场门外进行交易,严重影响上学途中的交通次序,危害学生的人身安全,请城管部门作出管制。另进入小学的三岔路口交通繁忙,但却没有设置红绿灯进行交通安全管制。严重影响学生安全,请交管部门解决问题。”这封信抄送到了市交通局、市城管办、市公路局、市教育局四个相关单位。两天后,市城管办回复:已派仲恺大队人员与该区办事处协调,争取早日解决该群众反映的市场门外经营的现象。6月23日,惠州市城管办监察支队再次回复:取缔临时市场,并将会同相关单位对市场进行引导,有效解决了市民反映的问题。
吴战锋介绍,市民来信可在系统里点击多个相关受理单位,网站管理人员会根据内容将群众投诉通过政府公文交换平台,以公文形式转到相关受理单位。“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政府纠风办要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对市民来信,政府网站以公文形式转发,受理单位比以前更重视了。”
该栏目自2004年12月底正式开通,至2005年3月,共收到群众来信584封,市政府各部门回复群众来信352封,回复率达到65.4%。而“行风热线”开通前,群众来信栏目回复率为32.2%。政府各职能部门回复的时间也由过去的两周缩短到了2~3天。可喜的变化还来自于政府各部门回复群众来信的质量大为提高,回复态度大为转变,很好地促进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风转变。
“在栏目开通前,许多部门回复群众来信大多内容简单不详细,多用感叹号,态度生硬。回复的单位也只是简单地列出业务科室的电话,让群众自己打电话咨询。”栏目开通后,各职能部门回复群众来信内容详细,陈述清楚,反应迅速,措施得力,态度大大改善,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公仆形象。吴战锋这样向记者介绍道。
点评: “行风热线”以“展示部门形象,反映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促进行风建设”为宗旨,以政府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为依托,既发挥了互联网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又综合考虑了其政治和社会效果。通过周密的制度安排,强化回馈效果,有力地保障了“行风热线”的生命力。实践证明,这一应用实现了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促惠州发展的目标。
个案2
身份难定 “e城”整合之后如何进社区
“五一”旅游黄金周,分布在惠州市区街头和公园、景区的50多台“e城”电子触摸屏,成了游客们喜爱的帮手。许多游客在触摸屏轻轻触摸,瞬间就可免费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服务。一位刚从外地出差到惠州的青年说:“我第一次来惠州,人地生疏,正不知如何是好,没想到刚下火车就能从触摸屏终端机上了解惠州的宾馆、饭店、交通、旅游及各行各业的情况,实在是太好了。”
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惠州“e城”已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与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惠州相得益彰,树立了“数码惠州”的良好形象。
据惠州e城管理中心总裁张涌春介绍,相关部门制定了三步计划,一是在惠城区的公共场所设置100台触摸屏;二是2004年前在全市内安置200个触摸屏、建600个信息站;三是于2005年前建立一个大型的电子图书馆和e城数字电视网。
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市一共只安置了50台触摸屏。记者在惠州各城区政府职能部门采访期间注意到,尽管大部分职能部门都在办公大厅里安置了触摸屏,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房管局一楼的触摸屏已经坏了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人来修复;设在市政府机关大院1号楼13楼信息产业局门口的触摸屏已经布满灰尘,呈黑屏状,显然好几个月没有应用了;另外设在国土资源厅一楼大厅角落里的2台触摸屏却少有人关注。而原来计划的600个信息站点目前也只落实了10多个,且这些信息站大多设在城乡结合部。
几经周折,记者才在当地云山路天怡广场一楼找到了一个信息站点,该站点设在一家工厂对面,面积约有十多平米,分为两个部分,一边摆设着10台电脑,另一边则是一排公用电话隔间。该信息站点一位张姓负责人介绍说,该站点的电脑全部由其个人投资购买,采取类似加盟的方式成为e城信息站点。记者注意到,该站点同时还在经营手机充值卡零售业务,而由于来上网的人少的关系,整个站点看起来比较冷清。
张先生坦承,“虽然电脑上明确表明了是免费使用“惠州e城”,但是来这里人大部分是上网聊天打游戏,不到10%的人来使用e城。”为此,一些职能部门也认为这样的信息站点“更像是网吧”,要办到相关的合法执照就非常困难了。张先生也因此遇到过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
惠州e城管理中心总裁张涌春表示,目前正在与规划、文化、城管、公安等部门协调解决e城信息站点的身份问题。
点评: 惠州e城通过建立共享机制和全市统一基础数据库,已发展成为惠州最具影响力的公众服务平台,已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惠州e城在建立共享机制上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惠州e城是推行政务公开、服务于民的综合体现。如何深入应用,提升应用效果,将考验政府协调与市场推广能力。
个案3
数字国土:经济实用也能互联互通
和一些发达城市动辙数亿,每年的系统维护费几千万相比,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并没有这样的资源。该局以合理规划,以应用为先,合理建模,建立了集办公自动化、业务电子化、基础空间地理信息库为一体的经济实用的“惠州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2005年2月,惠州市国土资源局被广东省信息产业厅授予试点建设单位。记者采访时,正好碰上大庆经济开发区、广西柳州等地的同行前往该局考察。
据该局信息中心主任邓力介绍,1994年前,惠州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整体上基础比较薄弱,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标准不统一、系统孤立分散、系统建设不同步、技术更新缓慢、基础业务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匮乏、系统和数据共享程度低、应用程度低等,严重阻碍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建设及其效能的发挥。邓力介绍说:“如果按照传统的建设方法,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建库所需的经费庞大,每平方公里约需10万元,仅惠城区就需要1.5亿元。”惠州国土资源局如何在基础相对薄弱、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立统一的、经济的、实用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001年7月,在对信息化建设整体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和分析基础上,惠州国土资源局提出了对本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进行重新规划。新系统从2003年3月18日开始启用。该系统通过图文办公的一体化、空间数据一体化、各种业务管理数据一体化等方式,提供了多源、多尺度、多时空空间数据统一管理与综合分析利用功能,从而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的电子政务和综合管理系统。目前惠州国土资源局95%的业务在该系统中跑,用户可以方便地在互联网上下载各项业务的30多套表格。到今年6月,通过该系统共办理了各项业务1万多宗。
如何在边建边用的模式下保证以后的互联互通?据介绍,在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规范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为确保信息的共享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先行。有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执行;没有国家标准的,对业务流程、角色定位进行规范,将业务的表格、图表、图件等内容标准化;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建立系统建设中的术语、分类与编码、图式、数据字典、表结构、源数据、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等标准体系。
在整合数据上,针对数据种类繁多、标准不统一、数据量大、质量和精度不一致、不完整等特点,惠州国土资源局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规范和整合。邓力介绍说,一是摸清家底,对原有数据充分利用;二是对关键数据如地理信息数据,专门制定计划,早日建立框架;三是信息整理以业务科室为主,相关部门协同作业;四是数据统一标准,建立并联机制;五是加入数据质量和精度控制等级,方便以后完善和更新;六是主次分明,在基本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快将信息建库。
谈到下一步的计划,邓力介绍说:“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系统的软硬件升级,并着手与惠城区、惠阳区国土地资源分局的联网与系统建设工作,该项工作将于今年8月前完成。下半年我们还将全面展开和县(区)的联网及系统建设工作,并逐步与省国土厅和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连接,将该系统扩展为上下左右互联互通的综合电子政务和应用系统。”
点评: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合理规划,有效组织,全面实现了国土局资源管理系统的办公自动化、业务流程化、行政审批网络化,有效建立地理信息资源库,对数字惠州的其他相关应用系统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且系统中整合了各项业务已有的子系统,边开发,边应用,达到了节省资金、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目的。
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在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打造成互联互通的综合电子政务和应用系统。
个案4
房管局:整合业务与政务系统
惠州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房地产的火爆。在业务系统方面不错的房管局,正在加快业务内部系统与电子政务系统的整合。
据惠州市房管局信息法规科副科长谭斌介绍,该局从2001年起开始投资100余万元,添置和更新了办公自动化设备,2003年,该局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资额达到30万元。全局所有电脑可通过宽带与省厅、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业务部门实现电子交换。在内部业务系统建设上,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实现了网络化,对房地产交易登记管理过程中的受理、办理、审核、计费、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业务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管理,现有的房屋权属档案已基本实现数据化管理。目前该市房屋权属档案共有15万份记录全部录入档案数据库。
“去年以来,在信产局和信息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制定了规划和实施步骤。全局网络分为内网、外网两部分。内部网络主要是办公局域网,实现行政办公和用户管理。外网主要是公众服务和信息交换平台,为企业及相关用户提供房产相关的信息及服务,与相关部门及下属的县区进行数字交换,资源共享。”谭斌谈到,该局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房管局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优化,促进管理手段的变革,基本实现各个部门行政办公、档案管理、业务管理、公众服务和监控等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使面对面的传统办公模式转化为新型网上政府,使工作更加有效、精简,并为市民提供全方面的优质、高效、透明的服务。
今年,惠州市房管局对原有产权产籍业务系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升级,改进了窗口收件、楼盘管理、预售登记、交易与权属登记审批、联网计费收费、房屋抵押登记管理、档案管理、预警统计等程序,并很快应用到工作中,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收件、一套资料内部传递、统一一次计价、一个窗口对外发件的服务,切实履行了“一站式办案”、“一条龙服务”的承诺。
谭斌透露,房管局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已通过政府采购阶段,预计9月可以完工。此外,机构改革完成之后,惠阳撤县并市,4个房管所并入市局,系统将纳入市局统一管理,目前,远程业务的方案和系统模型都已做出。
点评: 惠州市房管局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收件、一套资料内部传递、一次计价、一个窗口对外发件的“四个一”服务。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实现了网络化,对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管理过程中的受理、办公、审核等业务处理均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管理,方便了群众的查询。
惠州房管局将进行电子政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整合,提升政务公开与为民服务的水平。
声 音
确立七项具体目标
惠州市交通局副科长 潘登登
今年,惠州市交通局信息化将围绕如下七个方面进行:建成连接省厅、市政府和各县区交通局及直属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推进公文交换电子化,逐步建成交通无线局域网;按统一标准建立交通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与广泛应用;建成完善的交通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传递、交换、处理的电子化,并逐步实现远程办公;建成各类交通业务系统,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整合在一个工作平台;建立辅助决策和交通监控指挥调度中心,提高交通决策和应变能力,此项目我局已启动前期研调工作;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交通政务服务,提高效率,公开办事,实现网上办理各类交通业务,并通过电子证书确保业务安全;建成完善的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网络安全方面,希望厂商能提供价廉物美的软件解决方案。
消除“信息孤岛”
惠州市公安局信息科 邹南
惠州的公安计算机网络建设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目前,一个覆盖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内部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各县(市、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及所属各大队、各类车辆检测所、驾驶员考训中心、消防支队及所属各大队、边防支队、各看守所及海关缉私警察部门等均通过专线接入公安计算机三级网络主干。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向基层派出所拓展。
一方面,惠州市公安机关目前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达74个,业务涉及指挥中心、政工、签证、治安、刑侦、行动技术等几乎所有部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一些业务数据成为“信息孤岛”,综合利用和信息共享程度低。今年我们将重点在金盾工程的基础上建设政法网。按广东省公安厅的要求整合压缩,目前我们已经整合了25个,还有22个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惠城区启动四项信息化工程
惠城区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陈力均
今年惠城区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将主要围绕如下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在电子办公方面。在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应用比较好的基础上,今年将逐步推广OA、电子签章等系统。二是在市里审批平台基础上,建设区里的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此外,在利用信息手段提高政府决策和应急能力上,应急指挥系统、视频系统、安全生产系统、信访系统将进入议事日程。三是为了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建设计划生育、出租房屋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综合治理等系统。四是继续抓好“村村通”工程,最终实现“网络到村,信息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