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出台的《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中指出,为实现电子政务的建设规划目标,选择起步容易、基础条件较好、带动力强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作为我省的示范工程,集中力量加以开发、建设,早出成效,以带动全省电子政务的发展。“十一五”时期我省重点抓好以下十大重点示范工程:
1、政务公文和信息交换系统。依托省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全省党政部门公文和信息交换系统。一是以省政府办公业务信息系统为全省政务信息系统龙头,建立省政府组成部门和各市政府的政务信息浏览网页,按业务栏目互联,形成连接省直厅局和17个市的全省政府系统电子公文和信息交换网,实现全省政府部门之间电子公文和信息的安全、可靠、快速地传输,以此为基础,建设政务办公业务系统。二是适时启动和完善党委、人大、政协等电子公文、信息交换系统,构建党务、人大、政协纵向、横向业务和信息交换系统。通过该项目建设,省、市党委、政府系统,省直单位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公文、信息报送、日常办公事务的请示和办理等实现网络传输和电子化文档处理。
2、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服务系统。以政府门户网站为窗口,强化政府网站五大服务功能和三项制度建设。依托各级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按行政改革目标,从建立政府网站办事目录,提供政府网上咨询服务办事入手,加快建立政府网上公众服务互动系统,接受授权申请者网上办事和服务。在新建的行政服务中心大楼,抓紧建成安徽省电子政务公众信息和办事服务系统,重点推进投资、土地、环保、税务、工商、技术监督、质检、招商等网上申报和审批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并逐步向政府其它部门推广,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实现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目标。2010年,基本形成政府门户网站的社会公众服务体系。
3、国库支付系统(安徽金财工程)。建成和完善全省财政国库支付系统,基本实现网上财政支付业务和监管。围绕财政核心业务和财政改革中心任务,建立预、决算和相应的应用系统。
4、社会保障系统(安徽金保工程)。在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上,依据国家金保工程网络建设要求,搭建省、市两级劳动保障系统网络,与国家广域主干网相衔接。在此基础上建立本省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安全可靠、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信息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全省社会保障管理和网上业务系统,为社会保障改革配套,方便受保人员的使用,提高社保监管能力;建立全省低保管理系统,实现低保管理科学化。
5、安徽金盾工程。建成我省金盾工程,发挥金盾工程的社会保安作用。在全省公安机关初步建设一个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作流程,基本满足当前急需的科学、规范、实用的公安工作信息化框架体系。
6、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建成满足省、市、县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所需的网络平台和应急指挥网络系统,实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应急指挥网络和信息的整合、沟通,有效提高政府应急指挥能力。
7、社会信用服务系统。建立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发布和评估服务网络系统。积极推进联合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共享体系。“十一五’’时期,完成系统网络平台建设,实现各相关单位网络互通;完成应用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开展为社会提供信用数据服务。
8、政务数据库与共享系统。按党政部门办公业务需求和职能分工,分别建立政务资源数据库。省、市、县政府组织建立本级党政办公业务资源目录体系,对公益性办公业务资源数据库组织力量共同开发,实现办公业务资源信息的共享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
9、全省信访系统。按照国家信访系统建设要求,依托现有电子政务网络,建立与国家信访局以及市、县互联互通的信访网络;开发建成信访网络办理业务系统,建立省级集文字、语言、影像多种媒体的信访业务集中处理数据库及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民意调查研究系统。
10、电子政务网络和平台服务系统。开展电子政务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和完善全省三级电子政务主干网络,建成市、县级党政办公城域专网,与国家同步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建成全省党政部门视频会议系统及新型信息化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