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积金惠民暖人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职工‘最盼’上赢民心,在职工‘最急’上见真情,在职工‘最怨’上抓落实。”这是成都市在解决城市普通工薪阶层因购买力不足,能够较早、较快实现购房目标和解决住房问题的真实写照——

    “一切为了职工住房受益”,不仅已经成为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人心的工作理念,而且已融入到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让住房公积金制度普惠于民的具体工作中来。通过该理念和实实在在的措施,成都住房公积金书写了“住房保障,营造安居家园,构建和谐成都”的新篇章。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大幅增长,全年住房公积金归集38.11亿元,新增缴存单位1218个,缴存职工64905人,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141.78亿元,归集余额88.23亿元;住房公积金提取19.50亿元,其中住房消费提取15.36亿元,占提取额的78%;全年公积金贷款发放27.30亿元,累计发放79.9亿元,公积金贷款余额为62.51亿元;全年实现住房公积金收益1.31亿元,为成都市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提供资金0.68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各项业务的高速增长,为进一步提高成都市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改善居住条件做出了贡献。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其惠民服务、体贴服务、一切为了职工住房受益着想的经验和典型事例进行了深入采访,将其部分亮点记录于文中,以飨读者。

    贴心服务:营造职工安居家园

    2007年2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大厅看到一片温馨服务的景象,占地506平方米的服务大厅有16个办证窗口,咨询台、排号机、饮水机、填单桌、签字笔等其他服务设施也一应俱全……包括《职工购建房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办理流程》等在内的流程图清晰地张贴在宣传栏中,而原来办证柜台的玻璃也被拆除,柜台高度从1米直接降低到70厘米,拉近了办事者与工作人员的距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方便缴存人提取公积金,去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改变了作息制度。将办证时间从过去的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2∶00—6∶00的服务时间,改为上午9∶00—12∶00、中午1∶00—下午5∶00进行办证审批。朝九晚五的时间设置,在缩短工作人员中午休息时间的同时,却把更多时间留给了中午前来办证的市民。有人说,虽然只是1个小时的转变,但透过这短短的1个小时却折射出一个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构的形象。

    2006年,是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入新中心正式运转的第二年,这一年也被新中心定位为“规范年”。为了更好地为缴存人服务,助推成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经过周密、细致的酝酿筹备,一个囊括文明服务公约、一次性告知制度、首问责任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各项制度开始在中心各个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

    体贴服务的背后,彰显着成都住房公积金的完善历程。

    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统一办理、联合办理和集中办理制度,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服务窗口均按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开展服务。

    2月6日上午8点30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大厅见证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48岁的张阿姨第一次来到服务大厅提取自己缴存多年的公积金。由于是第一次来,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自己的资料带齐没有?不知道有哪些办理程序?

    “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刚走到咨询台,一位身穿淡蓝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主动问了起来。

    “我要提取住房公积金用来还贷款。”张阿姨回答。

    “请问您带来了这些相关资料吗?”话音刚落,年轻的工作人员微笑着递给了张阿姨一份宣传资料《职工偿还住房贷款申请使用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

    原来《指南》里把办理审批时的所需要件、申请时间、办理流程全都一一收进。值得一提的是,《指南》中还把办理时限及其他注意事项也包含了进去。

    虽然还未到9∶00,但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大厅的16个窗口前均排满了人。在排号机前,张阿姨领了78号。由于是支取高峰期,在等待了近1个小时后,张阿姨来到了第6号窗口前,不到5分钟,工作人员就在张阿姨带来的《申请表》上盖上了鲜红的大章。张阿姨每年还贷额为20000元,而其个人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为25000元,因为每年提取额不超过一年还贷总额,这一次张阿姨被核准同意从自己的公积金账户中提取20000元公积金用于还贷。

    拿着盖着鲜红大印的申请表,张阿姨喜形于色!乐滋滋地告诉记者,第一次来办证大厅里办理业务,虽然人多,但审核过程还是非常快捷的。最让人舒心的就是工作人员的微笑服务以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办理指南》。

    事实上,在成都像张阿姨一样在公积金管理中心体会到规范、高效服务的市民还有很多。对于年轻的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来说,以制度来保证服务质量成为了中心推动各项业务顺利进行、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一环。

    对此,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胡旭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中心是全市80多万缴存人的公积金管家,我们直接为缴存人、缴存单位、银行、开发商服务,为了给服务对象更多的人文关怀,把人性化服务融入到公积金业务服务的全过程中,需要我们建立起一个科学、严谨、规范、标准的服务控制体系!”

    据介绍,在2005年新中心刚运转不久,一份《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给出了答案——建设高效的服务流程,明确服务标准;建设民主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包括推行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制度、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等;大力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顾客导向型”便民服务机制,全面建立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加强行政问责制和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以及监察、审计等专项监督;建设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

    为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方便办事群众。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更加体贴,流程更为便捷。

    2006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及时出台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窗口规范化服务标准》。新标准,从窗口服务环境开始,到窗口工作人员举止行为、文明用语、再到咨询电话应答等对其窗口部门各个流程的服务给予了标准化的界定。

    “接听业务方面的咨询,应实行一次性告知原则,要求答复准确、清楚,一次性将群众咨询事项中属于工作范围的有关程序、方法及相关手续等详尽告知咨询人。”“当服务对象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改的错误时,工作人员应当场帮助其改正后,予以及时办理。”

    胡旭光告诉记者:“制定《服务标准》,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用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使我们的服务达到‘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群众满意’的服务要求。一旦有工作人员在服务中违背了《服务标准》,则将按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配套文件——《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惩罚。”

    如果说《服务标准》从制度上架构了该中心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框架,那么,在窗口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另一个以流程再造为重点的转变形式,让我们看到了该中心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另一面。

    2006年7月,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验!由于成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再加上了解公积金政策的市民越来越多,因此前来办理公积金支取业务的市民突然暴增。据不完全统计,支取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幅高达60%,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该中心服务大厅的22名工作人员就为上万户缴存人办理了支取手续。而在上年此时,一周内办件量只有4000多件。

    然而,就是在高强度工作中,工作人员却发现,这些来办理支取审核的人中,有的是个人独自前来办理,有的是单位集中委托代表来办理,如果一个单位代表拿着上百份申请表在一个窗口办理,势必会造成后面排队的个人办理者等待时间过长。

    为了化解这样的矛盾,通过紧急磋商,服务窗口旁多了一个专为单位集中办理人员开通的“绿色通道”,让个人与单位的办事流程相互分离。“单位代表只需要把审核材料递交到‘绿色通道’,等全部审核完以后,由中心工作人员亲自打电话通知单位代表前来领取就可以了。”科学决策带来良好的效益,流程再造后,该中心办件速度大大提高。

    据统计,目前该中心10余项服务项目中有99%的项目都能当场即时办理。
 
 规范管理:让更多职工受益

    为了让更多职工享受到公积金福利,新中心自成立后就制定了以归集为突破口,以推进个贷业务发展、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等环节为重点的一系列工作目标。为了加强职工住房消费的能力,充分满足职工的购房需求,成都市加大推进了住房公积金个贷的发放,让更多的百姓“居者有其屋”。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胡旭光告诉记者:“新中心成立后,其宗旨就是一切以服务为导向,使广大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在住房公积金制度中获益。”他还形象地打了个比喻,如果把全市每年归集起来的公积金比作一个诱人的大蛋糕,缴存的职工越多,归集到的资金也就越多,在保证离退休职工、缴存职工能够正常支取公积金的前提下,每年能够发放的公积金贷款数额就越大,能让更多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分享到这块“蛋糕”的美味。

    作为政策性资金,住房公积金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上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住房公积金的法定性、强制性和自我积累模式,可以使职工利用住房公积金,加上部分自有资金解决基本住房问题;另一方面,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与财政资金一起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方面发挥住房保障性作用,帮助无法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低收入群体改善住房条件。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创新,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逐步形成了“自我积累、互助贷款、低存低贷、廉租保障”的政策体系,创造了区域化管理、封闭运营、自上而下监管的管理运行体系和模式,推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快速发展。

    2006年,成都公积金管理中心围绕提高公积金缴存普及率、保障公积金资金安全、扩大贷款范围这三大目标,开展了包括信息清理、比例调整、加大监管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各项业务取得良好成绩。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成为保障佳绩的重要前提。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凡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在职职工均属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象。

    吴先生是成都市某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员。谈到五年前的买房经历,他仍然记忆犹新。

    2001年,吴先生看中了一套房屋总价约15万元左右的小户型。由于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手头的积蓄不够,他只能采取按揭的方式购买。但在选择按揭贷款上,精明的吴先生将商业贷款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做比较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公积金贷款。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办理了公积金贷款后,享受到了比商业贷款还低近1%的贷款利率,每年仅在利率上就节约了850元。在按揭还款上,一年内正常支取的公积金就能支付大部分的按揭贷款,自己每年只需额外补贴1000多元就可以,几乎没有什么还款压力。说到这里,吴先生十分感慨:“多亏有了住房公积金,我才能轻松拥有自己的家。”

    据了解,按现行利率计算,五年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4.59%,比同期商业银行按揭贷款利率5.751%低1.161个百分点,以目前成都市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款金额25万元,贷款20年计算,住房公积金贷款最多可比银行贷款少支出利息3.876万元,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职工购房的负担。

    像吴先生一样,真真正正地受益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市民不在少数。个贷业务发展,扩大贷款受益面,据统计,2006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加大了与开发企业合作力度,增加楼盘项目储备,充分满足职工的购房需求,全年受理项目264个,较2005年增加65个,发放贷款17091户,较2005年增长22.6%。与此同时,该中心还全面加强贷后管理,贷款回收率达99.97%。

    公积金贷款的发放,极大地支持了职工的住房消费,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成为支持成都市民购房力度最广泛的一项制度,并从一个侧面促进了成都房地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也拉动了内需。

    取得如此成绩,源于该中心规范制度的多管齐下: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普及公积金贷款常识;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开发商合作力度,直接受理公积金按揭合作申请,扩大贷款政策影响,增加楼盘项目储备,扩大了贷款覆盖面,充分满足了职工的购房需要;三是对已审批的单位集资建房项目及政府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加大对中低收入职工购房的支持力度。

    谈到住房公积金未来的工作推进,该中心主任胡旭光十分感慨:作为加快住房建设、解决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一种住房互助保障制度,公积金制度承载了广大职工置业安居的梦想。而全新的成都住房公积金中心成立两年来,一直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兢兢业业地负责着全市所有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作,未来也将继续为广大职工的“安居梦”保驾护航。

    据了解,2006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展了缴存基数和比例的调整工作,对有条件提高基数和比例的单位主动服务,全年有4629个单位办理了基数和比例调整,增加归集额约2.5亿元。同时,开展清欠、缓缴、催缴工作,发出催缴通知书370份,有220个单位恢复正常缴交。

风险防范:让住房保障更有力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的住房储金,作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部门,其首要任务就是确保住房公积金的安全,即要做到强化内控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从制度管理向过程管理延伸。”胡旭光告诉记者。

    对此,成都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规章制度,采取单位核实和中心把关以及银行柜台审核相结合的提取模式,有效地杜绝了违规套取和盗取住房公积金的情况发生。

    为了做好贷款管理,控制贷款风险,从2006年起,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始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原则,对原有贷款项目、贷款个人的审批进行了优化、重组,与此同时,还特别加强了贷后管理,协调组织受托银行对合作项目、借款人、抵押物等实施动态监控。

    怎样抓好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就是在贷前调查阶段,注重对开发商财务状况与诚信度的调查,重点调查开发商经济实力与项目土地及资金来源情况,防止项目烂尾及权属证办理的相关风险。”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在贷中审批阶段,严格按照分级审批、审贷分离的基本要求进行审查,严把住宅项目和借款申请人的审批关,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与个人坚决予以退回,从审批环节上预防利用虚假合同骗取贷款、虚增房价多套贷款的风险。

    而在贷后管理阶段,则协调组织受托银行对合作项目工程进度、项目交付情况、抵押登记情况等全面实施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为了有效控制重复提取公积金和超额提取公积金的行为,中心归集处和科技处工作人员在现有的“住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开发了“支取管理”模块,利用科技手段来规范支取审核工作,形成了人工审核为辅、科技审核为主的审核模式,实现中心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也为中心新系统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支取审核模块从事中审核关键、核心信息录入到事后审核业务员,完整记录了支取审核资料及支取审核过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纸质资料的留存与管理问题,完善了整个支取审核管理工作。通过现有的归集业务系统增加对提取业务审批的痕迹,加强事中控制,防止重复提取,增加了事后监督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人缴存公积金,然而怎样通过努力来保证公积金资金安全成为了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首要任务。翻阅2006年工作日志我们不难发现,为了保证公积金资金安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的建立开始成为2006年成都住房公积金规范管理中的靓丽一笔。

    经济学家喜欢用一些经济数字判断发展的步伐,而正是因为有了规范化服务的各项制度保障,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各项业务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

    有一组数字足以显示其水平:2006年,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大幅增长,新中心增值收益共计3.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2006年全年完成归集达38.11亿元,发放贷款27.3亿元,实现增值收益达1.31亿元,可向市财政上缴城市公共住房保障资金0.68亿元。

    良好的规范管理,带来了更多职工的受益,推动了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城市公共住房的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和保障,并为解决成都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还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07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力争住房公积金归集达到38亿元,发放公积金贷款25亿元,贷款回收率不低于99%;实现增值收益1.6亿元。这样,越来越多的职工将从中得到更大实惠。

    另据了解,2007年,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全年的工作定位为“服务年”,该中心将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主题,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按照“优质服务、优化流程、提高水平、提升形象”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互助和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的支持作用,强化内部管理的监督实施,创新服务机制,提升业务发展,推动成都住房保障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成都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秉承着“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圆了职工心中的一个个安居梦,使广大职工成为住房公积金的真正受益者,这也从真正意义上寻找到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