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这次全市招商引资暨商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市人大、市政协会议和全省招商引资暨商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各项商务工作。昨天下午,庆炎书记作了书面讲话,武生市长、映红副市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商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切实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下面,我就全市商务工作讲三个问题。
一、2006年商务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告别入世过渡期之年。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实施、宏观调控持续深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重要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大背景下,全市商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点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商务事业迈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商务经济快速扩张的一年。四大商务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携手跃上新台阶,全面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25亿美元,同比增长50%,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4.86个百分点,冷水滩区、零陵区、祁阳县、东安县、道县、江华县、宁远县和蓝山县实际利用外资均突破了2000万美元,其中零陵区、祁阳县和道县超过了3000万美元,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贸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达到5679万美元,同比增长188.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132个百分点。冷水滩区、祁阳县和蓝山县出口增幅超过100%以上,也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其中冷水滩区出口突破1000万美元。外经合作新签合同额17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72万美元,外派劳务549人,均比上年翻几番。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商务经济质量明显提升的一年。规模的扩张并不足以全面彰显去年商务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尤为可喜的是商务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结构更趋优化。对外贸易:生产型企业进出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本市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占比双双突破70%,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依托于汽车及零部件、机电的高速带动,机电产品进出口超过3000万美元,占比提高了40个百分点,其中翊翔机电出口1210万美元,成为我市机电行业出口龙头企业;加工贸易出口1076万美元,同比增长331%,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增加到21家,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到12家。利用外资:招商引资占全市固定投资比重达到68.5%,引进了澳大利亚STD、台湾彪马、深圳华广、中钢集团等一批战略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引进外资500万美元以上或内联引资5000万元人民币的项目60个,其中工业项目40个。商业领域利用外资发展加快,外商投资物流等服务业明显增多。对外经济合作:新设对外投资企业1家。国内贸易:全市大型超市10家,销售额过亿元的流通企业达2家。这些数据的不断刷新,表明了我市商务经济质量明显提升,持续增长的后劲得到加强。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市商务系统最生动的实践和体现。
----过去的一年,也是我市商务经济贡献更为突出的一年。经测算,外商投资企业税收超过8000多万元,带动就业10多万人,经济外向度达到8%,提高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2%;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有力推动了产业升级,并为节能降耗创造了有利条件;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共建设农家店近900家,促进了农村市场建设健康发展。成品油市场供应平稳,中石化、中石油两公司全年销售成品油24万吨,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永州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和人员交往不断扩大,邀请外商来访1000人次,因公商务出访近100人次。去年我市成功地参加第一届“中博会”,有力提升了我市良好形象,集中展示了我市加快发展的崛起之势。
回顾一年,我们除了做好日常职能工作外,重点加强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招商引资实效。去年我们把突出招商引资的实效作为全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抓出了成效。一是项目开发注重市情。全市各级各部门,根据市情和各部门的实际开发项目,共开发项目769个,总投资916.8亿元。市直共开发项目196个,总投资472亿元;县区(开发区、场)共开发项目572个,总投资444.8亿元。项目内容涵盖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城建、商贸物流、旅游及产权交易等领域。二是参加招商活动取得实效。去年我市组织参加了“泛珠三角洽谈会”、“厦交会”、“中博会”等活动,均取得了实效,特别是“中博会”参会成效突出。会上共签订144个项目,其中省签项目23个。外资项目74个,外方投资10.66亿美元,其中合同拟利用外资8.5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2.1亿美元;内资项目70个,拟利用省外资金107亿元人民币,市外省内资金19亿元。签约项目和签约金额位居全省第二名。三是注重签约项目落实。2005年“港洽周”我市共签约项目70个,现已落实58个。办理注册审批手续的45个,有资金到位的项目51个,到位资金11852万美元。落实率达到75%以上。去年“中博会”刚结束,“两办”就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中博会”签约项目落实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市级领导落实责任制和定期督查制度,11月份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中博会”表彰大会,强调了项目的落实。四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联络客商洽谈项目效果好。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中博会”主动出击,广泛邀请客商,对接项目,特别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到广东、上海等沿海一带联络客商,洽谈项目,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中博会”上有100多名国外、境外客商到会签约。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请进了一大批客商来我市考察投资,中钢集团、深圳华广、澳大利亚STD、台湾彪马等一批战略投资者都来我市考察和洽谈项目。去年我们接待的境内、外投资商大大超过往年。我市的招商引资人气逐渐增旺。此外,我们还狠抓了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如汽贸城、舜德花园、永粮国际、兴农物流、湘南物流、潇湘花园等。
2、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一是积极培育重点出口骨干企业。柑桔类水果罐头、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及衣着附件等产品一直是我市的传统出口产品。去年,我们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扶植了熙可、科力、翊翔、丽宏等几家重点出口企业,通过加强服务、政策引导等措施,这几家重点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其中熙可和翊翔出口都突破了1000万美元。二是进一步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去年我们充分挖掘我市具有优势和潜力的出口商品,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上有新的突破,一批出口量大、附加值高的商品在出口中比重增大。机电类产品出口314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36%。熙可出口的产品荣获全省出口名牌。三是出口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我们通过参加“广交会”、“中博会”、“东盟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家和省里组织的大型贸易活动,出口市场进一步得到开拓,出口国别和地区达到66个,较上年增加11个。四是强化培训和服务。去年,我们组织企业参加了商务部和商务厅举办的反倾销、贸易保护壁垒、入世后过渡期应对等的培训,企业出口与国际初步接轨。此外,我们主动为企业衔接好与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等部门的工作,深入出口企业调查了解情况,掌握企业出口动态,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
3、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去年我们围绕全市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我市加工贸易升级发展。一是编制了全市加工贸易企业集群规划。将南六县纳入全市加工贸易的重点,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调查研究。二是积极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业务。去年,全市共审批加工贸易合同24个,加工贸易企业12家,完成出口1449万美元,同比增长155.1%。我市加工贸易出口所占全市出口总额比例为25.5%,比全省高出18个百分点。三是加强了平台建设。蓝山、宁远、道县、祁阳、东安等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加大,设施日趋完备,为引进加工贸易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开发包装了一批加工贸易项目,在“珠洽会”、“中博会”、“东盟博览会”上招商,取得了实效。
4、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运行监管。一是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向省商务厅推荐了9个县区、23家企业,省厅公示上报商务部的是7个县区(新田、双牌没公示)、16家企业,分别占全省新增试点县区、企业的13.5%、16.2%。6月初,商务部批准我市7个试点县区和12家试点企业,综合排列全省第二位。全市15家试点企业在9个试点县共建设农家店近900家,全面完成了试点任务。省厅验收时,对我市“万村千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东安好运多超市获得了商务部的表彰。二是编制了商业网点规划。制定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认真开展了对冷水滩、零陵中心城区商业网点的调查摸底,拿出了商业网点规划讨论稿,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通过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三是市场运行监测进一步加强。坚持运行监测报表制度,对城市生活必需品报表实行周报制,重点生产资料实行半月报,重点流通企业实行月报制,黄金周实行日报制,特别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期间,就节日市场的销售情况、商品供求状况、促销措施、销售热点、客流情况、市场秩序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监测,确保监测分析质量。四是市场稽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坚持日常稽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配合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严查酒类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对生猪屠宰,全市共执法502次,出动执法2695人次,检查经营户(含屠宰场)253次,查取违法案件35起,收缴违法肉品8000公斤。对酒类管理,全市出动执法1000人次,查处假冒名优酒300起1000余瓶,封存不合格酒类210件,没收过期酒类80件,取缔违法广告50条,有力地打击了私屠滥宰和假冒伪劣酒类经营者等不法行为,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维护了人民切身利益。五是切实加强了成品油市场监管。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货源供应紧张,国家两次出台上调成品油价格政策的形势下,由于两大公司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争取油源,千方百计组织货源,认真执行监管政策,全市成品油市场供应不仅数量足、品种丰、网点敞开供应,而且价格平稳,油(站)库运营安全,成品油销售增幅居全省第一,出现了管理者、供应者、消费者反映良好和成品油供应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共赢格局。同时,狠抓了全市2004—1010年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微调工作和全市农村柴油零售点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两项工作进展顺利,受到省厅领导好评。
5、积极开展整规工作。以食品安全、药品和医疗器械、农资、建材、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9项专项整治行动为重点,各项整治活动有序开展,成效显著,全年开展11项专项整治行动共下发各种宣传资料6000份,出动执法人员4000多人次、车辆390台次,查处各类案件156起,案值3450万元。
6、以人为本,维护稳定,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市直商务系统企业改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从全市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在改制和维稳两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商业事务办所属14家企业改制,已完成13家,其中11家进行了两个置换改制,2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他们以改制为契机,做好了80名企业军转干部和上访户的稳定工作,为企业离退人员、下岗工人做好了服务工作,促进了改制企业的持续发展。物资事务办在做好2家改制企业扫尾工作的同时,对现需要改制的企业进行分门别类,做好了基础性工作,同时还针对本系统老干部、老同志多的现状,积极为老干部、老同志服务,认真做好了老干工作。此外,还将维稳工作作为本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保持了本系统的稳定。市直外贸企业改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粮油和土产两公司改制已基本完成,其它公司改制也在稳步推进。整个商务系统全年未发生大的群访和大的不稳定事件。
7、效能建设力度加大。我们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效能建设重大决策,不限于平面展开、不陷于简单形式、不囿于照抄照搬,紧密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坚持“与强化宗旨意识相结合、与开展主题实践相结合”等八个结合,全方位,深层次,突出重点,立体推进,在思想认识上求认同、在依法行政上促规范、在简政放权上下狠劲、在窗口建设上出硬招、在服务企业上办实事、在制度建设上重创新、在工作落实上图实效、在部门配合上谋协作、在开门整风上纳诤言、在系统建设上树形象,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局上下“讲效能、抓效能、创效能”已成为共识和自觉行动,“讲奉献、比贡献、求和谐、促崛起”已蔚成风气,“心齐、气顺、劲足、实干”和谐奋进的氛围日趋浓厚。2005年以来,局机关商务工作多次得到省、市的表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领导多次对商务工作给予肯定。此外,去年商务领域反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企业改制工作、老干部工作、党建工作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酒类管理、屠宰工作、成品油管理、拍卖、典当、报废汽车等特殊行业的管理也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006年全市商务工作成绩斐然,实现了意义深远的历史性跨越,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强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工作的结果。值此之际,我谨代表市商务局党组向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商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商务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是招商引资大项目,特别是大工业项目少。二是外贸出口总量少。三是企业走出去意识淡薄,参与国际竞争力较弱。四是流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认识尚未真正形成共识,流通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五是“中博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十分艰巨和繁重。六是市局与县区商务局之间工作衔接和沟通还不够,等等。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付出更大的努力,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分析把握当前形势,明确今年商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我们做商务工作的,不辩明形势,不了解市场,不分析需求,不掌握政策,肯定是干不好的。尤其是在形势变化比较大,政策变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对形势更应该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更应该有一个前瞻性的把握。所以说,深入分析形势,准确把握趋势,是做好商务工作的重要前提。
当前商务经济发展面临众多积极因素。一是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态势。全球经济正处于三十年以来最旺盛的扩张时期。世界经济连续强劲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4.9%,是1971年以来的首次连续五年高速增长,主要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经济呈现同步扩张的态势,美国经济目前虽有减缓趋势,但预计仍将增长2.9%,欧元区经济复苏步入轨道,日本经济走出困扰多年的通货紧缩,“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今年预计将分别增长4.0%、6.5%、7.3%和10.0%;国际贸易持续增长,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可望保持去年7%的增长,高于过去10年平均增幅(不到6%),亦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跨国直接投资继续回升,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1.2万亿美元,增长34%,已连续四年实现高速增长,预计今年还将保持这一势头。二是国内经济继续处在上升通道。我国经济已连续四年增长超过10%,去年经济总量已突破20万亿人民币,财政收入达3.9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也都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6万亿元、增长13%,对外贸易额达到1.76万亿美元、增长23.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7万亿元、增长26%,新增就业超过1050万人。随着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可望继续保持,预计今年经济仍将增长9%以上。三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国家把中部地区定位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中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国际和沿海产业资本转移趋势日趋明显,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关注中部;商务部的十三项重点工程及其政策倾斜,也将带来我市商务经济的积极变化;我市自身所拥有且日益凸显的区位、资源、产业、科教、人文等五大优势,更会催生出众多的商务经济发展新机遇。四是我市经济内生增长机制持续增强。我市正处在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去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419.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7.3亿元,整体经济实力有了新的飞跃,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444家,产值过亿元的达到29家,工业支撑实力越来越强。我市总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大幅提升和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商务经济的发展基础,而且也为商务事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五是促进商务事业大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市委、市政府及各方面对商务工作高度重视和十分支持,上下对口、运转通畅的商务系统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各种支持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手段不断完善,促进商务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所有这些无疑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商务工作提供了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商务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今年是多项商务经济政策同时出台、集中出台、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国际经济环境变数增多的一年,商务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一是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去年底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近8000亿美元,而日本、石油输出国和独联体等国家的经常账户顺差则呈扩大态势,美元面临持续贬值压力,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日益增加。受能源价格上涨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的作用,全球通胀压力增大,世界各国央行普遍加息,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于紧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活动和消费支出。二是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去年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24%(已累计升值5.65%),每美元出口因此减少收入0.26元,使我市出口企业盈利空间受挤。经济学家纷纷乐观预测,人民币汇率在今年有加速升值趋势。三是政策调整取向趋紧。出口退税率结构性下调,影响我市出口企业,并且有可能对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会进一步下调;加工贸易政策门槛提高,“两高一资”产品被禁;货币政策从紧,去年央行相继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等手段回笼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并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以抑制资金需求,今年仍实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加息可能较大,同时商业银行受资本约束增强,企业资金成本增加,融资更为困难;外资企业境内并购范围受限、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流动资本监管更严、内外资企业统一所得税政策进入倒计时、提高环保和能耗方面的投资门槛等措施出台,虽然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但在客观上会造成预期投资收益下降、吸引力减弱的问题;土地使用从严,统一制订并公布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标准,也将带来投资成本的增加。四是重要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国际原油价格虽回落到每桶50美元左右,但回弹的可能性存在;国际铜价虽从高峰8800美元/吨跌至目前5800美元/吨左右,但同比仍上涨35%,国内铜价回落到5.5万元/吨,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在40%以上;国内钢价维持在每吨4000元左右,涨幅亦有10%;今年铁矿石进口价格再次上涨9.5%。基础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将对以铜材、钢材为原材料的家电、机具、汽车配件等机电产品出口带来压力。五是贸易摩擦形势严峻。欧盟“双绿色”指令、日本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等技术壁垒不仅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而且增加了出口商品检测成本,仅RoHS指令就使出口成本增加5%以上。与此同时,通关贸易壁垒等其它贸易壁垒形式也开始出现。六是制约消费大幅扩大的因素尚未彻底改观。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目前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还不够高,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挤占式消费结构使得消费倾向还不够稳,流通基础设施还不够发达,地区、城乡消费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也比较突出。从工作的角度看,我们的思维方式、能力水平、工作作风也存在着诸多欠缺和不足。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和勇立潮头的使命感,善于用新视角谋划工作思路,用新思维指导商务工作,用新理念打造商务环境,用新方式推动工作落实,在困难和挑战中寻找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和用好机遇,千方百计维护并不断增强商务事业业已形成的良好势头。今年我市商务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我市第三次党代会及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为主线,牢牢把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部崛起”两大历史性机遇,突出狠抓招商引资、外贸出口、现代流通三大重点,致力扩大内外开放,引进内外资本,加强内外合作,开拓内外市场,树立内外形象,全面推进商务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期目标:新批利用外资项目80个,合同利用外资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500万美元,其中出口5000万美,进口1500万美元;外派劳务500人,年末在外人数达1000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亿元;全年屠宰生猪55万头,县区以上定点屠宰率95%以上;成品油供应26.5万吨。
三、切实做好今年的商务工作
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以大引大、靠大做大”战略,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更大突破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泛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规模效应正在扩张。我市要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力争使外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一是做好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引进。项目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关键。因此,在项目开发上,商务(招商)部门要主动配合,及时提供和反馈战略投资者的投资领域、投资动向、投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开发出更加符合战略投资者投资意愿的大项目、好项目,把引进的重点放到大企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上来,放到能培育支柱产业的龙头项目和产业的聚集上来。二是针对不同投资者采用不同的投资促进方法。继续利用小分队招商,推行中介、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大宣传,扩大影响。三是开展好各种类型的主题招商。重点组织参加“湖南(香港)加工贸易洽谈会”、“欧洽会”两大境外招商活动以及“第二届中博会”、“泛珠三角经贸合作大会”等境内招商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节会活动,加强对外交流,扩大永州影响,争取更多投资者落户永州。四是抓好已签项目的跟踪落实。对去年签订的项目和今年新签项目,要抓紧调度、认真落实。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负责、一抓到底”的项目建设责任制,努力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五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企业拥护不拥护、群众满意不满意”为主要依据,强化受理客商企业投诉的应急反应机制,深化投诉协调和优化经济工作,为外来投资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实施大外贸发展思路,扩大外经外贸的发展空间
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入世过渡期全面结束,为我市外经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内外部环境。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重点是提高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对外贸易低价格、低层次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积极实施“科技兴贸”,重点推动具有较高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农副产品、新材料和工程机械等商品的出口。推进“品牌兴贸”,努力让“永州制造”产品提升为“中国制造”。二是继续扩大进出口经营主体。对有进出口权但没有实绩的企业要力争实现“零的突破”,帮助以外地公司名义出口的生产企业实现自营出口,实现国有、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外贸发展格局。三是指导企业做好贸易争端的申诉、应诉工作。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对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争端的申诉和应诉,把好“政策关”和“法律关”,维护我市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推广以网上贸易为主要形式的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利用现代贸易新方式,结识新客户,拓展新市场。五是鼓励动员有条件、有意向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境内外资源开发合作,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比较优势,提高境内外资源的利用能力,引导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六是实施“十百千”工程,继续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效益。充分利用我市三大全省劳务输出基地,加强技能培训,使我市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稳妥的推进我市劳务输出的快速增长。
3、实施扩大内需举措,大力推进现代流通
(1)加快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抓手,建立和完善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连锁流通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农村流通体制创新、流通方式创新、流通政策手段创新和流通管理体制创新。今年力争新增试点企业3家,新开设农家店200家。
(2)拓展现代流通方式。努力实现传统零售业向连锁经营为主的新业态转变、传统集贸市场向以中高级批发市场为主的新兴市场转变。重点是积极推动连锁经营、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的发展,推广特许加盟方式,引导小型零售企业进入大型连锁企业和经营网络,促进传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3)全面开展市场整规。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商业欺诈;深入推进“三绿工程”、“放心肉”、“放心酒”工程,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对涉及商务系统的定点屠宰、酒类等实行综合执法,通过完善执法体系,创建整规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典当、拍卖、成品油、生猪定点屠宰及肉食品、旧机动车鉴定机构等特殊行业的监管与规范。
(4)加强成品油供应和市场监管工作。一要依法行政。凡在永州市境内从事成品油批发、零售、仓储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二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组织油源,严格执行油价政策,确保全市成品油市场供应。三是要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对违法违规新建、迁建、改建、扩建加油站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心慈手软,决不姑息迁就。四是要认真按省、市的要求,抓好农村柴油零售点的规划实施工作。五是要认真做好每月成品油市场报表填报及市场供应分析材料的上报工作。六是要抓好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4、实施建设湘南物流中心方略,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
立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建立辐射全省乃至全国、连接国际市场的物流平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一是切实抓好重点商贸物流项目的建设,加大项目的资金投入,努力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重点项目的建设,使14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实现较大进展。二是以引进、挖掘相结合的方式开发、包装一批具备现代物流理念,提升产业质量和技术升级的项目,开发物流项目备选库,以项目支撑物流基地建设。三是加大商贸物流招商引资步伐,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组织好商贸物流企业外出考察的同时,着力引进管理先进、技术领先的企业落户永州。四是指导推进物流行业协会的建立,指导企业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及流程再造,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化进程,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五是积极支持和帮助中石化、中石油在道县、双牌兴建油库,今年要做好规划,完成立项,争取开工。
5、大力加强机关建设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的互动联系日益加深,内外贸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商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国计民生,商务部门已从过去的专业涉外经贸或专营商业的经济部门转变为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综合性经济部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不懈地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机关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事业在人,人在素质。要加强学习,按照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四学习、四提高”的要求,紧密结合商务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和贸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经济知识的学习;要加强培训,结合“人才强商”工程的实施,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商务系统开展业务培训。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继续实施办实事工程、开展政策宣讲、组织重大活动、选派干部挂职、加强交流轮岗、开展商务英语培训等形式,不断增长干部的实际才干。通过学习、培训、实践锻炼等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既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又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不断增强学习创新能力、调研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统筹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真正做到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二是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是商务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加强机关建设的内在要求。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快打造透明快捷、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继续深入开展普法学习,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加强商务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是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执行力,是加强机关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大兴调查之风,眼观世界,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围绕关系国民经济和商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结合商务中心工作和开放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研究和专题研究,增强商务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要在全面推进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的基础上,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试点,逐步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要加快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充分发挥信息在商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同志们,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商务各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要从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高度,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从贯彻扩大消费、启动内需、促进发展的方针着眼,进一步增强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扎实工作,为永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