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兰通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他说信息化发展是世界的大势所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上,信息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发展思路。陈兰通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了信息化规划的论证工作。
陈兰通特别强调,要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是经济社会基本的经济实体单元。他认为企业信息化至关重要。他说企业信息化关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推进企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企业信息化是进行信息化的落脚点,企业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一系列要注意的问题,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的风险来自于信息,企业要根据信息的汇集和分析做出决策,因此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提高信息化水平。
陈兰通说,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注意很多问题,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企业信息化需要复合型人才,另外还要在信息化过程中注意信息安全。
信息产业和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他认为,一是要在起点上,采用先进技术。通过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生产所需的技术。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他说,北京的交通这么拥堵,如果信息化做好了,这个问题就会有所缓解。
另外,信息产业要围绕社会经济部门实际所需开发适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社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只有符合实际所需的产品和技术才更有生命力,发展更快。信息产业的技术和产品贴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开发,就能找到更多机遇。
现在,有些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他说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都离不开信息化工作。一些生产经营管理比较好的企业,比如宝钢,在对生产工艺的控制方面,都大量采用信息技术,用以传送信息,做出决策判断。
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人的因素最为关键。信息产业和企业的持久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人才。企业家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国民经济的发展很关键的是有一批企业家的健康成长,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同时,要靠自主创新。靠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创新,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久。企业家成长的关键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具有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懂得用人之道,有为人之道,有企业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但企业家的培养不易,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他说,好的企业家应该“四不”:不给社会添灾难,不给用户添麻烦,不要忘记职工的合法权利,不要忘记社会公益事业。